中小学国学课程亟需落地
2018-01-25李统兴
李统兴
国学课程是最具素质教育内涵的课程之一,它可以落实核心素养的全部要点。推广国学,并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核心素养的落实。那么,如何让国学课程落地呢?
一、制定课程计划
进行课程研发,首先需要制定课程计划。国学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范围广泛。主要应做到两点:一是文献经典教育,即学习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古代经典文献;二是“六艺”经典教育,孔子提倡的“六艺”即为“礼乐射御书数”,礼仪、射箭、吟诵、书法等。所以经典文献和“六艺”教育是我们开发国学课程需要考虑的内容。国学课程如果加入“六艺”,那么国学经典就活了,孩子们读起来就有味道了。
(一)国学课程类型
1.校本课。应该把国学经典校本化,让每一个孩子都来学习,在一到六年级全面推广。
2.活动课。以大课间、实践活动的形式推广。目前北京、上海很多学校都把太极、武术、吟诵、诵读等融合在一起,创意大课间。
3.兴趣课。以社团的形式推广国学,如茶艺、剪纸、书法、太极拳等。
4.融入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把国学融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等常规课程。
(二)课程方案建议
低年级,以蒙学为主。方案一:《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上、下)《古诗词》(每学期20首)等。把新教材要求的135首古诗词分散到每学期推进,这就需要老师对古诗词内容进行整合。养成教育是低年级的必修课,《弟子规》适合做养成教育的课程;《百家姓》的节奏清晰明快,孩子很喜欢学,适合做国学启蒙课程;《三字经》则是古代国学教育的必修课。方案二:《百家姓》《三字经》(上、下)《古诗词》(每学期20首)。方案三:《古诗词》(每学期20首)。三个方案,可以任选其一。
中年级,强化语言音韵。方案一:《千字文》《二十四节气》《声律启蒙》《古诗词》(每学期20首)。我们认为,《千字文》不适合从低年级开始,因为《千字文》有一定难度,每一个字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中年级更为合适。《二十四节气》的课程可以让孩子了解、感知大自然的律动。方案二:《千字文》《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每学期20首)。《声律启蒙》声韵性强,语言很美,孩子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语言之雅。方案三:《千字文》《古诗词》(每学期20首),如果师资不够,可以先开设这两个课程。
高年级,走进“四书五经”。方案一:《诗经》选读、《论语》选读、《小古文读写》《古诗词》(每学期20首)。方案二:《论语》选读、《小古文读写》《古诗词》(每学期20首)。方案三:《论语》选读、《小古文读写》《古诗词》(每学期20首)。我们认为,高年級的孩子要开始学习《论语》,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会经历一个特殊的心理时期,很多孩子甚至会提前进入叛逆期,心性不定;让孩子提前学习《论语》,以静其心、定其性。《诗经》是中华文化的起源,诗教是古代最典型的教育方式之一。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所以推广国学也要渗透诗教。
二、校本教材研发
校本教材怎么研发?很多学校都对此感到困惑。但教材只是一块料,怎么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主张,教材研发应注重系统性、适用性和趣味性。一到六年级都应该系统地开设国学课程。要有适用性,要适用于我们的孩子,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能太难,否则会影响他们学国学的兴趣,所以教育要循序渐进。另外,要有趣味性,孩子才会喜欢。
针对教材,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不能依靠个人,还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
三、落实课程时间
有了课程,开发了教材,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实课程了。课程需要时间去落实。有的学校做得比较好,全校一周至少两节国学课,还有二十分钟或半小时晨读、课前五分钟诵读、午读、吟诵出校门、回家诵读等。回家诵读方面,有的学校也做了很多措施,如中年级以上诵读之后要交读书笔记。要求孩子写读书笔记,这个措施值得提倡,这是在培养孩子学国学的良好习惯———遇到不知道的东西就去查,查完以后做笔记,做标注,这样读完一个文本后,孩子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抄诵结合,抄一遍,排除生字,然后反思,如《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可以让孩子结合生活来写反思。国学经典本来就是引导人们向内反省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反思的都是自己如何成为君子。
四、建构国学课堂
中小学国学课怎么上?我们提出“唱读激趣,微言大义”的建议。怎样把我们的国学课上得和语文课不一样,更有国学味、文化味呢?如《诗经·国风·凯风》。《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我们教《诗经》应该回归文本,即回到《诗经》教《诗经》。《诗经》是先民的民歌,音乐性在前,文学性在后。民歌都是唱出来的,所以应该用吟诵的方式来感知,再讲述它的文学性。因此,这样的课在小学课程里应该先把握好它的音乐性。首先,把难字注音,然后诵读与吟诵,最后体会情感。让孩子懂得这首诗的内涵是什么,以及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此即为“畅读激趣”。“微言大义”就是把它大致的意思分析出来,不必去解释太多细致的东西。因为诗歌讲究意境。
怎样设计好一堂课?一要有国学味、文化味。怎么做?要回归文本,回归现场,回归文化。以《独坐敬亭山》为例。回归文本,就是细读文本,探寻文本中的奥秘。这首诗的诗眼是“独”,意象有“众鸟”“孤云”“敬亭山”和“我”。用四个意象来表示孤独,然而诗中并没有说“我很孤独”。从文本中我们要找到,李白的“独”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而不能平铺直述地讲解诗歌每一句的意义。
回归现场。教国学经典,不回归现场,就会停留在教读音、教意思的阶段。要想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老师自己应该去探寻作者“此在”的情感。比如《独坐敬亭山》,李白此刻的孤独是怎样的?此时应该要回到现场去感知李白的心情。通过平长仄短的吟诵去体会诗人的感情,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endprint
回归文化,就是要进入这个时代,探寻文本深层的意蕴。我们来探寻《独坐敬亭山》背后的意蕴。敬亭山在安徽宣城,李白先后七次到此地。前几次,因为李白表弟在此为官,所以每次都有很多人陪着他。但是这一次李白为什么会“独”坐敬亭山呢?因为李白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坐牢、流放。人生宛如一个名利场,不得意的时候就没有人理他。所以李白感受到了这种“独”———“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但是李白的孤独又和别人的孤独不一样,柳宗元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全是用的入声韵,是一种绝望的孤独。而李白的孤独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孤独,“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还有山与他相看不厌。而陈子昂的孤独又不同,他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没有韵,长短不齐,情感非常激烈。而李白的诗歌非常平整,说明诗人的内心在孤独之后又回归平静。
所以要回归文本、回归现场、回归文化去设计课堂。如《论语》中,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就和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觉得父亲偷羊,儿子作证是正确的,而孔子这里为什么说儿子会隐瞒呢?就应该要回归到儒家文化中去理解。
孔子为什么提倡回归到周朝的礼仪?我们回归到现场去理解,就知道,是因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秩序难以维护,所以孔子提倡回归周礼,希望社会可以变得像西周时期一样有秩序。
所以,一堂好的国学课,应该是有文化味的。
五、保障师资队伍
推广国学,需要校长重视,更需校长在办学中有定力。办学不能跟风,不能跟着时髦走,更不能功利化。国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成果,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有益。我们倡导每次参加外面的国学培训,教师回校应该有匯报,学校要对他们有评估。学校应该开展国学专项培训和学习;应组织本校的团队,每周定期学习。另外,经费要有保障,学校应为培训国学教师提供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培训。
当然,课程落实还需要学校多开展活动,活动也是课程。国学活动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全校性活动,包括国学节、书香节、经典诵读等;二是开放活动,如国学开放周;三是班级活动,如古诗词诵读比赛、千字文诵读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