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生死观对比
2018-01-25彭思漪
彭思漪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我们一定都听过这样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在我看来,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不管怎么变,其中都蕴藏着同一个共性,即生与死。无论你从哪里来,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是生;无论你去向何方,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生与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课题,它是人类意识中最早出现的问题,也是思考最久、最多的问题。自古以来,中西方就在各种领域展开了对生死的思考与讨论,由于不可避免的文化差异,中西方对待生死的态度和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中国传统生死观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说一个人的躯体、生命都是父母赐予的,你本人没有权利去改变它。所以在中国人心中,人的生命归属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父母、家族和君王。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他人而活。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从未停止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但人们在潜意识里仍然认为生命属于父母。子女在父母的眼中,是一种私有物。我给予了你生命,我便有义务去为你的生命尽责,但同时,我也理所当然地想要主宰你的命运。反之,子女对于父母也要恪守孝道,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赡养妻儿、保家卫国是生而为人必须要尽到的责任和义务,是每个人的天职。中国社会之所以容易形成小集团,是因为存在一根牢固的链条,它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把家庭这个小单位里的人紧紧地连在一起。每个人作为群体生命中的一环,所处的位置和所做的事情似乎都会关系到这个链条上的其他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即使到现在社会,一个人只要到了七大姑八大姨认为的适婚年龄还未婚未生子,周围所有的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关心”你。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权也不独属于自己。所以总的来说,中国人认为“生”是一种义务、责任,他以生命作为一种手段,用一生去达到某种目的,比如在佛教观念影响下的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在道教观念影响下的追求得道升天、或是每个人最基础的作为家庭环节中的一员,延续整个家族的任务,会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死”在中国人看来,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与终止,一死百了,万事皆休。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说“未知生,焉知死?”中国人向来忌谈死亡,回避死亡。在民间俗语中,也有很多对死亡说法的讳饰。华夏民族又是一个重视群体利益的民族,只有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有集体,个体生命才能保存。孔子讲究“杀身成仁”;孟子也说过“舍生取义”。在传统儒家学派的理念中,生命的道德价值比生命本身更为重要。当面临个体生命与群体利益之间的抉择时,毫无疑问要牺牲个体“小我”的生命,维护社会“大我”的尊严,为正义事业而献身被看成是牺牲者人格升华的过程,认为死能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志向,是个人的荣耀,它使精神永垂不朽。
二、西方生死观
人们常说,西方文化是悲剧文化。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生”与“死”这两个看似相对的概念总是紧密相连。相比中国认为“生”是一种义务,西方人更认同“生”是一种权利,生活本身就是目的。死亡是生命的目的,是每个人都不可逃避的终点,生的过程即是走向死亡的过程。每个人的旅途只有一次,所以更应该加倍珍惜这个历程中的每一天,享受好每一天。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人生的价值,自主地承担和履行权利和义务。西方文化更认同,人生是充满变数的,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而唯一不变的是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近代西方认为,死就是生,生就在死中,死亡每时每刻都可能来临。而现代西方文化也认为,死亡是根本的,死亡是生活的动力,不知道死,就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例如波伏娃的《人都是要死的》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看法。西方文化对死的看法,是鼓励人们有勇气去正视死亡,促使人们以死来反思生的价值、生的意义。这种生的价值、生的意义体现在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就没有了中国式的“大家族”概念,而是更注重个体独立、个人权利与个人发展。
三、中西方生死观共同点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文化中各自的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这两者之间必然具有共同点。比如我们都认为,正因为有死,才更应该珍惜当下的生;都重视今世的价值与幸福;都愿意为了理想及普遍真理献出自己的生命。虽然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有所不同,但都是出于对生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四、反思
处于这个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既保留着骨血里流淌着的华夏传统基因,又不断被各种外来文化冲刷打磨。想起小学时候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未选择的路》,当时并不能理解的含义,现在才切身体会到得到的同时也必然会失去。了解中西方生死观,让我知道生命的完整意义不仅存在于生存、生活、发展之中,还包括在生命终结的过程、生命的繁衍过程中。每过一天,就会距离死亡更近一天,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真正热爱与珍惜自己的生命,大概就是活在当下,珍惜现在还能拥有的每一天,不让未来的自己后悔吧。
[1]孙烨,陈可培.中西方古代生死观之比较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阮氏清河.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对比研究——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辽宁经济,2015(4).
[3]王艳艳.中西文化比较之生老病死.科学时代月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