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18-01-25刘娜黄英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3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满意度

刘娜 黄英竹

自发性气胸属于临床常见的胸部急病之一,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抢救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或造成患者死亡[1]。目前对于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外科手术为常用手段,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整体性护理模式,优化了传统护理工作的弊端,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患者临床诊治的应用价值,给予患者围术期开展该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大影响[2]。此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满意程度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中,选取68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模式开展围术期护理工作,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54±1.51)岁;单侧发病19例,双侧发病1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9.45±1.58)岁;单侧发病23例,双侧发病11例。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首次诊断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未合并严重呼吸疾病及循环系统疾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感染、意识障碍、沟通障碍及传染性疾病患者。两组参与研究患者临床资料方面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包括入院须知、术前准备、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等护理。

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步骤如下:(1)入院第1 d。入院后需要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的资历等,帮助其消除陌生感,增加信任程度。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告知患者本次治疗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检查等。(2)入院第2 d至术前。加强患者的术前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术前给予吸氧、抗感染治疗,密切关注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的食物,确保术前营养供给。术前进行常规的备皮、过敏试验、备血等工作,手术当天早晨叮嘱患者禁食禁水。(3)手术当天至出院前1 d。做好患者的心电监护工作及持续低流量吸氧工作,加强病情检查及一般护理,做好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工作,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及量,同时确保患者呼吸畅通。术后6 h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加强肺功能训练,在患者病情许可下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及自主排痰。(4)出院当天。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出院手术的办理流程,做好出院指导工作。上述护理工作均制成临床护理路径表,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护理项目,护理内容每完成一项,则在相应栏中画“√”,未完成的画“×”,并标注未完成的原因,以便于找出解决方法。护士长、责任护士及主管护师需要每天进行查房,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及给出有效的整改方法。

1.3 观察指标[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根据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分,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并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满意度,内容主要有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健康教育、关爱患者及心理支持等方面,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校正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出现呼吸困难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出现呼吸困难3例,胸痛1例,刺激性干咳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1,P=0.046)。

2.2 两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属于临床高发的一种肺部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突发性胸痛、胸闷及发绀等,主要是因肺大疱破裂及多种因素造成粘连带撕裂肺组织漏气引发的,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外科治疗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内容,并且做好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面也有积极作用[4-5]。本次研究就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中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由于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整体性、连续性良好的护理模式,属于现阶段临床广泛推广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护士长及主管护师等人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及理论知识为该类疾病患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入院指导、检查、相关诊疗、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及出院指导等项目,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避免医护人员出现盲目性、随意性及重复的护理工作,减少了资源浪费情况,确保了诊疗工作及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5-8]。另外,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在整体护理及循证医学为前提下形成的标准化护理模式,减少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必要工作内容,提高了护理工作流程的合理化,临床护理路径表将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清晰的反映出来,护理工作人员可通过路径表内容清楚的了解患者诊疗及护理进展情况,护理工作的目的是将优质的、完整的护理服务呈现给患者,提高工作效率,所以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加强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联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帮助患者提升认知水平,消除不良心理情绪,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缓解医患矛盾,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9-10]。

表1 两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观察组 34 8.05±1.05 92.11±1.35 98.58±0.54对照组 34 10.82±1.43 83.82±1.41 92.67±1.43 t值 - 9.104 24.763 11.101 P值 -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围术期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其认知水平,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从而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

[1]徐涑坤.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134,135.

[2]李季鸥,钮敏红,龚喜雪,等.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中使用膨肺机的护理配合[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5):19-21.

[3]杨蕾,王晓明,高玉珍.心理干预对大学生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4):423-424.

[4]吴芳玉.临床护理路径对微创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1):146-147.

[5]唐晓明,钟启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15-16.

[6]刘红莲,罗艳琛,黄芬.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中青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5):109-110.

[7]马晓媛.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6,38(18):2865-2867.

[8]李林倩,王玉英,陈春雅.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7,25(1):141-142.

[9]陈仁华,李芳,何燕.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9):143-144.

[10]杨娜.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重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30(6):875-878.

猜你喜欢

自发性气胸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