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25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30~48岁为发病率最高的阶段,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1]。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2],可满足女性对于术后恢复的高要求,切口小,不会造成痕迹,也不会对术后的生理、妊娠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当前临床妇科医师和患者的广泛选择。舒适护理可对每位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干预,给予患者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指导,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加快疾病的康复速度。因此,本文选取了接受治疗的9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采取分组对照的方式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效果观察,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良性子宫肌瘤;(2)肌瘤直径2.5~10.0 cm且数量≤10个;(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术前无盆腔手术史,无手术禁忌;(2)精神不正常及语言沟通障碍;(3)子宫恶性肿瘤;(4)其他合并重症。观察组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4.5±6.7)岁,瘤体直径(5.24±1.15)cm;对照组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35.2±6.8)岁,瘤体直径(5.28±1.21)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教育、解答疑问、术前准备、术后切口护理、体位护理等。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术前舒适护理:多与患者沟通,打消其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介绍手术流程及成功案例,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有负担,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保证患者没有任何顾虑,认真掌握每位患者的病情资料,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尿常妇科B超以及宫腔镜检查,保证各项生理指标都正常。若患者体质比较差,为提升术后恢复效果,可为其输注营养物质,从而有效增强患者的体质。
(2)术中舒适护理:巡回护士在上肢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全麻,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手术体位,头低足高15°~30°,上肢外展不能超过90°。在手术台麻醉之前,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出现心理压力,打消患者的顾虑,在手术过程中建立人工气腹时,要注意缓慢注入,避免形成静脉气栓,此外,巡回护士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
(3)术后舒适护理:患者麻醉复苏期间,要小心刺激患者的耳垂、手背等位置,患者恢复肌力后,再拔出气管导管,送回病房;术后若患者疼痛加重,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杜冷丁或者止痛栓等减轻患者疼痛;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在讲话和走路时动作要轻,在换药期间要用窗帘进行遮挡,尽量减少噪音、药物对患者的刺激;在术后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进行活动,及时排空膀胱,尽量减少泌尿系发生感染,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了避免患者发生反射性肩部疼痛,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肩部进行按摩,并指导患者经常活动上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术后3天,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感受疼痛的程度,0分为无痛,满分10分为最痛,得分越高表明越疼痛。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3]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4]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其中HAMA包括14个项目,HAMD包括17个项目,每项分为5个等级,用0~4分表示,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术后情况
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术后VAS、HAMA、HAMD
表1 比较两组术后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术后情况(±s)
观察组(n=47) 18.85±3.58 24.98±2.88 6.89±1.02对照组(n=47) 26.52±4.85 32.02±3.45 8.23±1.89 t值 8.723 10.739 4.277 P值 <0.01 <0.01 <0.01
观察组VAS、HAMA、HAMD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3 讨论
子宫肌瘤(子宫纤维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育龄期女性的20%左右[5],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临床症状依旧明显,因此多采用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越来越娴熟,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效率较高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应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舒适护理的核心是强调人性化,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身体和心理状态最佳,顺利渡过手术治疗阶段。同时,舒适护理也是一种要求严格的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给予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指导,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舒适护理应用在临床护理中,与患者沟通时更加人性化,患者不同病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和关怀,从心理上、生理上、个人需求等方面使患者觉得舒服、满足,提高了舒适度,同时减少患者的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减少,该结果与刘晓娜[6]等人的报道结果一致。表明舒适护理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积极促进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HAMA、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该结果与蔡静[7]研究结果相同,说明舒适护理通过术前改善患者身体、心理对手术的耐受性,术中的体位护理、术后的疼痛护理等,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受,使患者身体、心理达到舒适的状态,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有研究[8]表明,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呕吐、尿潴留等,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明显减少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1]陆建华. 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妇科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7): 2069-2070.
[2]韩晓霞,肖艳林. 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效果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8): 2779-2781.
[3]赖国玲.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J]. 蛇志,2015,27(4): 409-410.
[4]伞金玲. 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治疗术后舒适护理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225-226.
[5]夏芸芳,庄飞行,崔静.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9): 1210-1212.
[6]刘晓娜,郗艳. 自我效能感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焦虑及手术配合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 978-979.
[7]蔡静,刘琴. 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3): 113.
[8]马文杰,谷景旭. 36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