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学科教学“硬”起来
2018-01-25泊头市教师发展中心李凤英
泊头市教师发展中心 李凤英
作为一名品德学科教研员,我时时感到肩上的责任。近几年,我们的品德课教学工作有了不小进步,但现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品德课教学还相当“软”,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德育工作者一起去努力。
首先,对品德学科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不可否认,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安全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上,品德课程被视为小学科、次要学科、可有可无的学科,甚至是让路学科,上了课程表却有名无实。我们的教育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下一代,而应该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公民。“综合素质”首先就是具有道德修养,从这一点上来说,品德这一“小学科”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是极其重大的。目前,由于缺乏对学生品德及行为规范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教育难题,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些问题日益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积极有效地搞好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并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会如何做人。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恰当。
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发现,很多老师还是以照本宣科式的讲授为主,老师讲教材,学生看教材,乃至把课上成看图说话课、看图读文课。另外,也有少数老师的课堂教学就像漫天撒网,把教材放在一边或随意处理教材,教学无目标、无计划,使品德课的质量难以保障。要想上好品德课,教师首先要学会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在悉心研究的基础上,吃透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要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而是要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回归儿童生活,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效果。
第三,教师对品德学科的特点不能准确把握。
现在很多学校的品德教学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通过深入课堂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正确把握品德学科的特点,把品德课上成了语文课、阅读材料分析课。上好品德课,教师就要对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然于胸,了解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知道它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明白它的课程内容、教学空间和课程评价是开放的,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本身。只有掌握好课标这把尺子,教师才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正确把握品德学科的特点,找到努力的方向。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
第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在教学评估检查时发现,品德学科的师资力量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市区学校的情况相对来说还要好一些,基本能做到有专职教师上课,但大部分学校的品德教师是年龄接近退休、身体状况不佳,或是能力不足、不能胜任主要学科教学的教师,所呈现出的课堂教学也并不容乐观。而农村学校师资尤为紧张,一人身兼多个学科,常常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品德学科的教学,使得课程形同虚设。针对于此,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市教研室把工作重点放在对薄弱学科的检查和帮扶上,一方面督促学校加大对品德学科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克服困难开足开全课程,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研活动中培养品德学科教学的新生及骨干力量。举行全市教学观摩活动,为老师们提供相互学习、研讨的平台,促进全体品德教师的共同成长;在全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评比活动,通过活动,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品德学科的重要性,也力求在现有的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品德兼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