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2018-01-25韩银廷
韩银廷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一、中国近现代史刚要教学现状
我国目前的教育受到应试教育影响较严重,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由于招生方式和招生范围的变化,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亦是如此,有些学生由于兴趣爱好等原因,对该门学科有基本的了解,基础较好,而有些学生在学习之前并没有了解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相关教学内容,基础较差。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进行调查发现,课本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需要背诵的知识内容占大部分。近现代史纲要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学习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尤其是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从而失去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虽然大部分的学生表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大,但由于该门学科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分值,教师和家长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学生依然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的知识点,并且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背诵。但由于学生缺少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学习中属于强迫性学习,导致学习效率很难提高。由于家长和教师的过度关注,学生需要长时间地反复学习同一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也比较多,这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部分教师反映,由于各省市的区域问题,导致个别省份的教材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在不同年级时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存在重复的部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兴趣,这也是该门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近现代史刚要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课程定位选择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各大高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存在误解,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的是历史知识,实际上并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学科并不单单讲的是历史学科的知识,还包含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内容,学生在学习中既需要掌握相关的历史学科知识,同时要与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比如在学习历史相关知识时,其中包含了中国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学习历史事件时,学生需要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份,历史事件的主要人物和地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所讲述的大部分历史事件都是关于中国的屈辱史和奋斗史,涉及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学生不只要学习中国的历史事件相关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历史事件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会造成什么样的思想启发,在中国屈辱史和奋斗史的背景下,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行为和怎样的思想去实践,这也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真实情况的了解,我们可以了解到现代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发展的,学习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以及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今后的行为和思想形成正确的引导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还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作用,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以来的基本思想和信念,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思想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课程的定位选择上,需要了解该门学科的基本内容以及选题方向,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刚要学科时,仅仅掌握历史相关知识是不够的,在历史事件的学习中,掌握历史事件对现代的影响,领悟学习该门学科的基本思想,是课程定位的基本要求。
(二)在教学方案上进行调整
通过对各大高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的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并且还有许多
知识点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对学生来说具有直接影响,教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优化教学,不同的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也都不相同,所以教师在讲到不同的知识点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案。课程讲解之前,可以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其中包含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以及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基础,在了解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一来,教师在讲解到具体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出教学调整方案。比如,在讲到具体的章节内容时,提前对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也可以进行总结性的调查,讲课前先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调查。然后进行登记,以便日后讲课时,可以对教学方案做出具体的调整。
(三)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提出,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更要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这也就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引导。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作为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融合。在核心素养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鼓励和指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十分复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在学习中缺少对该门学科的兴趣,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过去历史重大事件的学习,可以更加地珍惜现有的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从而以正确的思想去引导今后的行为,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小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设计的知识点内容比较复杂,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的定位选择,以及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提升,处理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