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2018-01-25苗现华
苗现华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这几年扩大招生,得以快速的发展。如今,我国的互联网也在飞速的发展中,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借助这一新技术。例如,现在出现的精品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知识,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到知识,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就需要结合新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加大改革的力度,实现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一、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进行课程改革
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高职学校的改革也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相应的改革工作。高职院校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创新出符合自身的教学改革模式。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各个高职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这一技术。传统的教学发展模式,较为刻板,不适合现今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学校要认识到“互联网+”的优势,将其新颖性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提升他们的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方便教学的开展。
(二)能够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
很多人说,我国的学校教学较为传统,创新思想没有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其实,我国创新教学思想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是较早的。我国古人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都强调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如今,我国互联网发展较为迅速,高职院校也要看到其的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和锻炼,形成创新精神,这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够更好地就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三)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创新素养及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其最大的受惠方是学生。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教师创新素养能力的培养,形成教师队伍。教师利用互联网,采用新媒体教学的模式,以便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兴趣。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采取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落后,不适应现今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相应的教学,不仅对自身的能力有所提升,对于更加高效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改革效果的举措
(一)因地制宜
高职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特定的规律、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需要因地制宜,按照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每一个地区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每个地区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学校在课程涉及等方面,就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进行一定的调整。这就给我国的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区域、当地发展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并将这些教学实践不断地深化。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改革工作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不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课堂更加轻松,师生之间能够有更多的互动,这样的课堂才是人们真正喜欢的课堂。在这种环境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教学改革能够保持高度的适应性以及创新性。
(三)扩大高职教育影响力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显得异常被动,在这种教育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该提升自身的教育影响力,创新教学内容,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抓住这种契机,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打造自身的高职品牌,转变高职院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得人们的认可。
三、结语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被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结合在一起,便于知识的传播,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改革的契机,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教育信息,也使得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教育内容得到了创新。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用最新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以便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成为符合市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