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武术教学中散打的开展与有效实施探讨
2018-01-25陆林
陆 林
(中国公安大学警体训部,北京 100000)
武术散打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文化之一,散打,具有竞技性、体育性、对抗性、和民族性的优势以及百折不挠的无德修养,深受学生的青睐,从而使这一体育项目不断在大学中得到广泛的开展与实践,在武术散打教学上,不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同时培养学生坚韧的个性与坚持不懈的思想品德,在教育上弘扬知识分子的武术精神,并发扬我国的体育文化。但是通过在目前大学武术散打教学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武术散打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一、大学散打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
在大学武术散打教学中,很多学生并没有体育武术方面的认识,从而没有相应的兴趣去学习,同时还有很多学生对武术散打的学习,主要基于获得技能,争强好胜的目的,便形成一种急于求成的思想,并没有感受武术散打的教学过程,从而错失很多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不能正确传播武术散打精神,还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并且在大多数高校武术散打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武术基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散打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师专业方面
大学的武术散打课程属于选修课程,学校课设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并没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大学武术散打教学的教师水平及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很多散打教学人员均进行着其他体育教学项目,是学生学习散打的质量不能的到良好的保障,因此,在进行散打教学中如果不对散打项目和教学过程引起总是,那么对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很难有效的实施教学。
(三)体育设施方面
想要培养学生武术散打能力,那么学校一定要保证基本的体育物质条件,专业的体育场地、器材以及防护设施都是必不可少的保障,设施齐全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和训练的激情,还会增加教学效果和身体能量。但是根据很多大学实际散打教学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缺乏专业的场地,器材不足,对学生的防护措施也不齐全,很多教师以现有的教学器材难以满足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也不能带动学生的散打兴趣。
二、大学武术散打教学开展的注意问题
(一)注重普通散打与竞技散打之间的差异
学校在对学生开展武术散打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分类培养,在普通散打与竞技散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两者之间的问题。[1]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武术散打活动也有竞技比赛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不适合对学生平时健康能力的培养,学校所开展的武术散打教学,所提倡的是锻炼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娱乐体育活动等,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散打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差异性。同时,在开展散打的教学中,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学上主要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为主,传递具有正能量、团结力量的体育精神。
(二)设置合理的武术散打教学模式
在开展大学武术散打教学中,[2]学校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教学内容,要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通过武术散打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素质,保证学生学习模式是符合学生武术散打培养的。合理的设置武术散打教学方式,使学生正确的领悟体育精神,并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制定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
学校在开展大学武术散打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还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武术散打教学效果。[3]在武术散打教学中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保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在武术散打评价体系中,学校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考核,而教师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学生散打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发挥自我的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要适当的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通过积极的评分方式激发学生对武术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武术散打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展示自己的体育精神。与此同时,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体育武术精神,学校就要开展相应的武术散打活动,运用相应的评价和激励制度,更好的发展大学武术散打教学。
三、结语
总之,大学开展武术散打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同时还传承着中国叔叔文化。因此,一定要重视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加强武术散打的教学质量,在进行武术散打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秉着为学生负责的教学理念,通过武术散打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中核素质,并加大武术散打教学的师资力量,加强散打硬件设施的建设,更好的促进大学武术散打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