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2018-01-25毛莹李静
毛 莹 李 静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位于领导地位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有目的的对人们施以意识形态的影响,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被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1]它不仅要将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解释清楚,还必须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问题解释清楚。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的作用,一方面是把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观念、原则灌输到教育对象的头脑中,亦即把这些观念原则由社会传递给个人,由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人意识,成为个人内心的需要,内心的立法。另一方面,是展开与对立或异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原则的斗争,抵制其影响,以占领思想阵地。”[2]因此,对于个人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再造过程,它规范着人的精神面貌,引导人的政治方向,在整个社会教育中居主导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是:着力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4]在我国,就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是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核心。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坚持以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始终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培养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主旋律。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人物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培育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在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它既具有政治、道德、社会认知、自我认知的导向作用,有可以把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的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健全的心理、锤炼坚强的意志,锻炼健康的体魄,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培育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三、加强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造就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的潜移默化的重要性。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无处不在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既包括风景优美、人为氛围浓厚的建筑设施、绿化场所、活动场地等物质方面的环境,也包含与教学紧紧挂钩的学术报告、多彩多姿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充满谦让、和谐、仁爱的人际氛围等精神文化方面的环境。优美的物质环境具有直观的渗透性教育,无处不在的影响着学生的形象思维;良好的精神及人文文化环境影响着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使学生从直观到理性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加强自我教育养成,提升自我的思想品德素养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起主体作用。只有受教育者自己发自内心的要求进步、愿意奋发学习、渴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才会学有所得,提升道德素养,从而不断地改变自我,完善自己。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工过程中,要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逐步提高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教育能力,运用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来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完成教育的双向互动,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升。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扫除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障碍
经研究发现,健康的状态下的个体心理才最易于适应社会,才可能与社会保持一致,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品质。目前,社会现实问题中不可避免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已出现。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育优良的心理品质,努力使他们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正确的认识社会、客观的评价自己,有正确的善恶观;有耐挫性和积极适应环境力,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很好地成立各种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社会道德品质,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