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2018-01-25澈力木格

山西青年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产业化弘扬少数民族

澈力木格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民族文化越来越被重视,2017年12月第七届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专家的关注,将民族文化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作为学科研究已经编入教材,尤其是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与经济,民族文化与产业发展》一书,系统地阐述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加强民族文化的发展,促使其形成产业化经营,为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本文主要探究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方向,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现状以及民族文化产业化的重要文化和经济意义。

一、民族文化产业化现状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措施

(一)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发展迎来机遇,也迎来了挑战。地域性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观念趋同化的影响下,显示处被消弱和淡化的趋势,甚至有的已经濒危或者灭亡,很多民族工艺,民族语言和民族景观已经退出人们的视野,永久的消失了,这对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产业化带来巨大的影响。形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主流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本身发展的必然,学校寄宿制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主流文化的冲击方面,使得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特殊性淡化,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被主流文化所趋同甚至取代,使得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民族文化的淡化和趋同对民族文化的品牌化和产业化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保护民族文化实现产业化的措施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的不断融合,民族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会给民族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带来巨大的影响,政府针对民族文化表现出的不足,提出保护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相关策略,具体策略如下:

制定法律法规保护民族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明确指出了保护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相关规定,提出了保护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政府拨款,建立专项的民族文化保护基金,专款专用,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这是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实现产业化的根本,政府必须担负起主导责任,除了拨款,政府或者少数地区的文化保护组织可以建立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弘扬,促使全民学习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促使民族文化实现产业化。

注重人才培养,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实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提供人才保证。文化的发展或经济的发展,最终都是人才的发展,优秀的人才更能带动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民族自治区和民族院校是培养民族人才的摇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民族文化表演队伍,可以将优秀的文化表扬者推介到上海和北京等地,将民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色民族文化,这为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

组建保护民族文化的机构,保证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得到认可,传承和弘扬。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针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通过电视广播或者多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弘扬,专门的职能机构通过上述渠道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促使更多的人关注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品牌化和产业化。建立民族语言的翻译,整理和归纳民族文化的精髓,出版民族文化的书籍等等对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发现民族文化的闪光点,使其实现产业化。

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还是需要民族自身进行学习和弘扬的。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文化因其独特性形成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各民族人民是民族文化的直接代表者,引导本民族关注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引导民族人民利用民族文化的特色,推广民族文化,比如旅游,医药等等。

(三)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意义

文化产业是新兴的产业,随着传统产业的逐步没落,各个地区都在开发和挖掘新兴产业,从地区的整体性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无非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开发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成为各个地区不断研究的主题。比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针对其本身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特色,形成特色旅游,特色经济,特色文化。部分专家指出,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比如四川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

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政治战略意义。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文化霸权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方面,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文化的精髓,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特色发展。

二、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创新与发展

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族文化并不是都能够保留下来,只有那些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得到传承,特别是传统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部分。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框架和根基,在继承的过程中求变求新,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形成产业化的前提。

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除了吸收本国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外还应该怀有世界精神,以宽广的胸怀,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融合的部分,促使民族文化自我更新,自我创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整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新认识,对外来文化在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选取,寻求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共性部分,改造外来文化优质部分,促进自身发展,丰富世界文化体系。

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整合。首先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奉献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体系,其次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抵制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消除民族文化发展中不公平、不平等等因素,积极维系民族文化。再次在民族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将民族文化中不适应全球化和时代发展的部分摒弃。我国的民族文化大都处于边缘和过程中,会有对全球化和现代化不适应的部分,理性的吸收文化的现代化,批判地审视西方文化。最后民族文化的全球化还应该以语言为根基,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下达成文化的和谐发展。

民族文化向数字文化的转变。数字化带来新技术和新经济,更能带来新文化。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发达国家文化和发展中国家文化在数字化进程中参差不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民族文化必须向数字化时代转换。民族数字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范式,首先是民族网络语言方面,民族网络语言是民族数字化的根基,其次民族网络是民族数字化的发展依据。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为各民族文化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民族数字文化为各民族提供新的文化载体,民族数字文化促进文化的全球化。

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只有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整合外来文化,适应文化的全球化,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和数字化推进,宽广的胸怀,兼容的心态,探求真理的精神,创新的方式方法建立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使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西部民族文化的产业化路线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特色浓郁,自然和人文合一,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宝贵的民族文化,易形成规模和品牌,这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西部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开发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西部民族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知识有限,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融资渠道较小,缺乏创新设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的产业化进程。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将民族文化转化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针对西部民族文化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以下解决途径,以此促进文化产业化,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从战略角度提高重视。政府加强财税支持力度,发挥政府财政的杠杆作用,招商引资,减税免息,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土壤。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在地区除了政府主导发展民族文化的政府部门在,大多数民族文化的产业者都是这些中小企业,家庭作坊,政府对这些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创新营销方式,运用艺人效应和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发展特色民族文化。区域整合,发挥区域优势,将区域内的民族文化以优带差,良性互补,以文化旅游为开端,探索工艺,演出和展览等方式,形成产业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健康和谐发展,最终实现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长足发展。

四、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探索道路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汉族为主,多种少数民族并存,少数民族地区因历史,地理,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差别,形成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名族文化,促使其形成产业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有益于国家的安定和团结。利用少数名族的服饰,饰品,习俗,饮食,文艺等方面,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展开特色旅游,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就业,发展经济,最终实现品牌化和产业化。

少数名族地区的职能部门加大对特色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利用现代网络渠道和多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挖掘特色匠人,估计广大青年志愿者学习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民族文化的发展,增加社会机构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投资,从多元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经济优势,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促进民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存在着差异化,利用差异化形成特色的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品牌化和产业化,提升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针对市场,形成产业和品牌,这对民族文化本身的弘扬和发展是有着积极的意思,并且对地区的发展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时代变迁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猜你喜欢

产业化弘扬少数民族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少数民族的服装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