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笛卡尔论灵魂和身体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21期
关键词:怪味笛卡尔感官

刘 磊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一、笛卡尔论证灵魂和身体的实在区别的前提

笛卡尔有关灵魂与身体的区别的观念继承自古代西方哲学,柏拉图认为灵魂和身体是相分离的,阿奎那和奥古斯丁也持同样的观念。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优于现实的世界,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永恒的、完美的,人的灵魂和身体是分开的。自古希腊以来的这种否认身体的真实性的观念,影响深远。但是,古代的哲学和宗教学说有很多观念不能自圆其说,当时的人们又过于相信身体的感觉,而身体的感觉有很多不可靠的地方,在不可靠的身体感觉与认识上,不能够建立理性的认识,因此笛卡尔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分开,来确立真实可靠的知识的标准。

为什么笛卡尔要区分身心关系?其《哲学原理》中有相关的说明:“自从幼年时期,我就把精神和身体领会为一个东西,进而把许多东西合成为一个,这基本上是所有不完满的认识都应该有的弊病。这就是为什么我会不厌其烦地把他们分开,而且通过更切实的检查,把他们更确切地分开的原因”。[1]

因为身体的感官和感觉都有可能是骗人的,人经常会产生幻觉而不自知,如同处在梦境中时以为一切感受都是真实的,被截掉下肢的病人会感受到并不存在的下肢的疼痛,所以笛卡尔要把灵魂和身体分开,依靠理性的灵魂来确定更清楚的标准。根据笛卡尔的方法论原则和普遍怀疑的原则,凡是在一方面受骗的,就不能再完全的信任了。因为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但最不可怀疑的就是我在思考这件事,所以要区分出来不可靠的身体,用理性的灵魂来获得对这个世界的确定的认识。

笛卡尔指出他写沉思集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到确定性知识的标准,考察思维或者灵魂的问题,通过普遍的怀疑,找到一个不可怀疑的原则,从而依靠该原则获取确切的知识,从而为全部的科学大厦奠基①。

二、灵魂和身体区别

什么是实在的区分?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对第一组反驳中有关于“区分”的论述:“实在的分别”指我们能够完全脱离一个实体而清楚明白地理解另一个实体。当两种实体之中的一种可以不依靠另外一种而存在时,这两种实体就是实在的不同。②并且认为如果在物体和精神之间没有一种实在的分别,这是绝对做不到的。

在《哲学原理》中,笛卡尔提出了更加细致的差别。第一类差别“实在的差别”存在于实体之间的区分;“实在的差别是在两个或者较多实体中存在着的”;“身心属于实在的差别”③,虽然在我们看来,人的身体和灵魂比世间的任何事物都要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是,身体和灵魂仍然是有差别的,因为无论上帝把他们如何紧密的联系起来,上帝都有能力划分开他们。

人们的日常经验会把灵魂和身体看做一体,但在笛卡尔看来,灵魂和身体属于不同的实体,两者仅仅是比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是不能说两者是相同的实体。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第六个沉思用两个思路来论证人的灵魂和身体的区别。

作为川菜中特有的经典复合味型,怪味集酸、甜、麻、辣、咸、鲜、香七味于一体[1],却互不压制,其感觉难以用人类现有的味觉感知阐述[2],故称为怪味。除了广泛应用于川菜凉菜中的怪味调味酱外[3,4],怪味食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如怪味胡豆、怪味核桃、怪味萝卜、怪味梅童鱼等[5-8]。目前,评分法是评价怪味食品感官品质常用的方法[9],但是评分法主观随意性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很难把握一个合理的评价尺度[10]。因此,有必要针对怪味食品建立一套准确、客观的感官分析方法。

笛卡尔论灵魂和身体区别的第一个证明:“除了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外,我又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东西必然属于我的本性或属于我的本质,所以我确实有把握断言我的本质就在于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或者就在于我是一个实体,这实体的全部本性就是思维。而且,虽然我有一个身体,我和它非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不过,因为一方面我对自己有一个清楚分明的观念,即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而没有广延,而另一方面,我对于身体有一个分明的观念,即它只是一个有广延的东西而不能思维,所以肯定的是:这个我,也就是我的灵魂,也就是说我之所以为我的那个东西,是完全、真正的跟我的身体是有分别的,灵魂可以没有身体而存在。”[2]

在这里笛卡尔的论证可以分几个步骤:1、我可以清楚分明的领会一些东西;2、我的全部本质在于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3、我有关于思维和身体的清楚分明的观念,即思维没有广延,身体有广延而不能思维;4、上帝的全能能够保证事物的真实性和分离性;4、结论:精神和身体是有分别的。

他对精神有一个清楚分明的观念,即精神只在思维没有广延,而身体只是有广延而不能思考。所以肯定的是“我的精神或我的灵魂,即我之为我的那个东西,是完全、真正跟我的身体有分别的,它可以没有身体而存在。”④

笛卡尔关于灵魂和身体的区别的第二个证明:从精神和身体的性质上讲,心灵不可分,物质可分。精神仅仅能被领会成一个单一、完整的东西,而身体却能够被截去,例如一只手、一只脚,但此时精神并不会缺少什么。“凡是物体性的、有广延的东西,没有一个是我不能很容易用我的思维分成很多部分的,从而没有一个是我认为不可分的。如果我还没有从别处知道,那么这一点就足够告诉我人的精神或灵魂是和身体完全不同的。”⑤

因此,笛卡尔认为精神和身体是完全不同的实体,所以两者是可分的。并且,人的精神并不直接受到各部分的感染,精神与身体之间是通过“共同感官”联系的。

伽桑狄质疑如果精神和身体有别,那么这两者如何结合在一起?没有广延的心灵如何作用于只有广延的身体?笛卡尔回答精神和身体之间通过“共同感官”联系在一起。并且,笛卡尔认为,“尽管心灵具有运动物体的能力,但心灵自身不必是一个物体”。另外的质疑是,灵魂如果和身体不一样,身体死亡之后,精神存在在哪里?而尽管笛卡尔认为灵魂不朽,但是如何能证明这一点,笛卡尔说我们不能以有限的思维思考到这一点。

三、作为灵魂和身体统一的人

笛卡尔灵魂和身体的区别导致了二元论,质疑的声音是,对于现实中的存在的人,精神是如何影响身体的,身体又是如何影响灵魂的。为回答这一个问题,笛卡尔分别论证了上帝的存在,物质的存在以及我思故我在。

由普遍怀疑推出上帝的存在,并为物质的存在奠定了理由,所以物质存在是可信的,同样因为上帝全能的保证,人是由精神和身体的统一也是可信的。笛卡尔把思维和物质性作为存在的观念提出的同时,也把灵魂和身体结合的人当做是不可怀疑的事情。

虽然灵魂和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实体,但是却不能说两者不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不单单是身体或者灵魂这样的单一的存在:“我们不能光说理性灵魂驻扎在人的身体里面,就像舵手住在船上一样,否则就不能使身体肢体运动,那是不够的,灵魂必须更加紧密的与身体统一到一起,才能在运动以外还有同我们一样的感情和欲望,这才构成一个真正的人”[3]

此外,灵魂不能像和其它事物分开那样和身体分开,并且灵魂是在身体上而不是在别的地方感受到一切饮食之欲和情感,感受到愉快和痛苦。但是,这两种不同的实体是如何产生关联的?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有三个方面:感觉、激情、意愿。

首先从感觉说起,感觉的产生是由于外物刺激人的感官,然后感官产生某种神经的运动,把信息传到松果体,并产生观念,影响身体的功能。笛卡尔认为人的身体传递感觉像是绳子之间的运动,牵动一方面就会影响到其他的方面。身体内部的神经运动也类似这种方式,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了刺激,这种感觉就会随着神经传递到大脑,而身体通过“共同感官”即大脑中松果腺可以把关于外物的不同的印象统一成为一个印象,从而视觉、听觉、味觉得以产生。

一个人有关于外物的外感觉,也有关于内在感受的内感觉,如喜悦、悲伤、恐惧、悲伤与爱等;胃中的抽搐告诉我们去进食,喉咙的干渴要求我们去喝水;一个人能感受到外界的温度变化,被外物撞到会产生痛感等外感觉。身体的感觉和身体器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如悲伤的时候身体的部位也会不舒服,饮食营养无法满足身体需求的时候,人的精神状态也往往较差。

其次,精神和身体的作用还有激情。笛卡尔在《论灵魂的激情》中指出:“灵魂的激情通常就是身体的活动。”总结“从我之前所述中,我得到了对所有这些激情的解释,即我们的灵魂与身体是这样联结在一起的,一旦我们把某种身体的活动与某种思想联系在一起,没有另一个的发生,这一个也不会发生。”[4]意思是说心灵和身体的统一也建立了一种内在的一一对应的联系,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分。

联结精神和身体的意愿。笛卡尔认为,即使我们称之为“意愿”的活动的产生,都主要是身体器官的倾向的结果。身体为灵魂的意向性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尽管灵魂决定了这些活动,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必不可少的器官的倾向,那么,这些活动是不会产生的,不论我们多么愿意它们发生。

笛卡尔认为,当心灵中有某种意愿能够直接作用于大脑中的松果体,通过松果体借由神经和动物精气传递到身体的各个地方,并引起某种运动,最终这些运动使人产生相应的符合心灵的意愿的行动。因此人在意愿活动中,精神和心灵的联系是自然的,上帝给予心灵与身体的结构,保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对灵魂和身体的区分与统一,笛卡尔认为灵魂和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实体,但是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验到灵魂和身体的统一;但是,笛卡尔强调身体和灵魂属于不同的实体,区分身体和灵魂的目的是,用理性的灵魂和普遍的怀疑找到一个无可怀疑的原则,为全部的科学大厦奠基。

注 释:

①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2016.16.

②同上,167页.

③《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第一部分的第60-62节24页.

④《沉思》,141.

⑤同上,94页.

猜你喜欢

怪味笛卡尔感官
笛卡尔的解释
笛卡尔浮沉子
数学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从广义笛卡尔积解关系代数除法
奇趣怪味豆
怪味美食家
怪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