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析与实践*

2018-01-25陈路曦刘君杰

山西青年 2018年21期
关键词:系统化支部高校学生

陈路曦 刘君杰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强调“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面对如今浪潮澎湃且不可逆转的碎片化阅读之况,能否迎接时代的新挑战,引领好我党事业最年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碎片化阅读内涵概述

(一)碎片化阅读概念

何谓碎片化阅读?其是指通过手机、电子书及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获取片段化的信息内容,同时展开断续性阅读的行为模式。碎片化阅读内容多为长篇幅文章拆散或提炼所成,其呈现出零散化、简短化、浅层化等特征,且以图像、音频、视频等丰富形式被各类读者所青睐。因碎片化阅读对零碎时间的灵活利用,也被称为“见缝插针”式阅读。

(二)兴起缘由及其优缺点简述

这样的阅读方式的盛行源自于不断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共享观念对其碎片化信息传播的推动。而锁定到当今时代高校学生,碎片化阅读更是与他们所钟爱的便捷、丰富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契合。

二、学生党支部应对碎片化阅读的创新举措

各高校学生党支部关于新型阅读时代中对青年党员同志的重视与举措,不仅是其对党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职责的体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我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将其落入实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正视时代变化,树立阅读新理念

在青年学生群体面对新的时代潮流冲击时,有引领人助其建立正确且坚定的观念是非常关键的,而高效学生党支部就是青年同志校园生活的重要一环。

在展开工作中,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的特殊性原理——每一个矛盾在其各方面皆有其各自的特点;当每一个具体的矛盾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即需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群体本身区分于其他群体横向特殊性和在新的时代环境该群体所具有的纵向特殊性。所以,针对这一同各阅读媒介有且需高接触率的特殊群体,了解且正确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的变化是首要任务,进而才能客观全面地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其关键点有二:第一是应辨证看待碎片化阅读模式,纠正片面化阅读观点;第二是新型的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的系统化阅读并不相冲突,学会汲取两者的优点,尽可能抵制两者的缺点,采用两种阅读方法相结合的形式,相互弥补,提升个人阅读能力,拓宽、拓深阅读内容。

(二)提倡“碎”“整”相辅,展开丰富支部活动

“碎”指当前流行的碎片化阅读,“整”指与之相对应的较完整的系统化阅读,其意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帮助支部成员寻找到碎片化阅读与系统化阅读的结合点,并在本支部或联合其他支部共同举行关于倡导阅读新风向、新方式的相关活动,以使具有科学性、实际性的指导理念深入人心,也应用于实践。人类发展历程中每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实践,都无法同其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所割离,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更是不例外。所以,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且重视新时代的历史特征,对工作开展提出新方案新举措,其不是片面支持传统系统化阅读,也并非鼓励仅采用新潮的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提供阅读方法相关指南,消除学生无知、迷茫状态。

2.组建支部阅读沙龙,提倡思考和探索精神。

3.借助支部成员力量,鼓励更多学生整理读书笔记,定期开展书评比赛与佳作展览。

(三)发挥大学生主力军作用,建设新型健康阅读环境

十九大中就再次强调,“党支部成员肩负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因此,更应通过支部党员对院校其他学生同志的带动,聚集更多年轻的活跃力量,层层传播,最终达到影响更广大普通群众的目的。而与此同时,也只有大多数群众都受到了正确阅读理念的影响,才有望营造一个长期存在的顺应时代发展的积极、健康的阅读新环境。

三、结语

碎片化阅读为现时代大学生群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继而其也是影响大学生理解世界、树立人生观念的关键渠道,其与学生的政治思想、校园的风尚氛围也紧密相联。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要紧随时代变化,力图在指导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开拓都有突破性进展,发挥出其对青年同志的思想方针与实践行动独一无二的感染力及助推力,为成就我国伟大事业输送可靠、强大的助手与后备军。

猜你喜欢

系统化支部高校学生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支部联建润“甘泉”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