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架梯寻幽趣 考点细分度金针
——例谈散文阅读专题的选点突破
2018-01-25湖北
湖北
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的专题复习时,结合自己对近三年考情的分析研判,从文本的运用入手,架梯搭桥,使学生的复习有序推进,再细化考点,拟题练题结合,把解题思维巧妙地转换为拟题思维,再印证到理性思维中,对破解散文阅读这一教学难点,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下面,笔者将以三个运用实例来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并阐述个人的教学反思,以供切磋之用。
一、示范引导,考点题型多知晓
启动散文阅读这一专题复习后,笔者一改小说专题复习“解读考纲—真题测评—技法传授—模拟训练”的套路,有意淡化专题复习的说教口吻,把文本阅读作为切入点,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文本初步“激趣”,再顺理成章地引出考题,以相对温情的面目,稀释学生面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紧张感,还原阅读的诗意特质。
在文本选择上,笔者从可读性和适考性两个角度考虑,起初想选用学生的优秀散文,因其有说服力和亲和力,但由于平时学生的散文写作训练缺乏体系,他们的散文不太符合拟题需要。不过未来笔者将继续就以学生散文为文本进行训练这一方向做出进一步的探索。退而求其次,笔者不揣浅陋,以自己的散文为文本,开展了散文专题复习。
笔者以自己一篇原创的游记为文本,以示范指导为教学目标命制了相应的模拟考题,要求学生结合考题,对文本进行理解性阅读。
呈现如下:
君子之山谓君山
与其他名山大川相比,君山是算不得山的。事实上,它只是一座岛,岛上风物多为池沼土丘、亭台楼阁,仅此而已。放眼整个洞庭,“乾坤日夜浮”,君山方显出它的气势。君山居于一隅,有恬淡的君子之风,我这样展开自己的遐想。
终于还是去了君山。
通往君山岛的公路,据说每逢涨水时节就会被淹没。那时,君山岛遗世独立,仿佛一块璞玉,镶嵌在如明镜般的洞庭湖中。眼下,这里早已进入漫长的枯水期,沃野处处垒着苇垛子,与长江故道的天鹅洲倒有几分神似,同游者不免生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感叹。
湘妃祠、二妃墓是紧邻着的。在湘江流域,身为尧之二女、舜之二妃的娥皇、女英早已被敬为神祇。“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湘妃的精魂已经与洞庭湖融为一体。二妃溺湘的凄恻传说,让我怅然远望,流水潺湲,九嶷却在何方?
尧天舜日,上古明君之德山高水长。作为尧、舜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娥皇和女英在爱女、贤妻的角色转换中,完成了由承欢膝下向母仪天下的华丽蜕变。妻贤夫兴旺,舜帝的德政如日中天了。这时候,舜帝巡幸四方,娥皇、女英姐妹随行。他们风餐露宿,访贫问苦,所到之处,政治清平。行至洞庭湖畔,安顿二妃留驻之后,舜帝不辞辛劳,继续跋山涉水前往苍梧。二妃贤淑,百姓深为感戴,谓之湘妃。某晚,舜帝现身湘妃梦境,谈及四海一家、民风大化、天命有常、九嶷归位等语。二妃从梦中惊醒,知良人已逝,她们悲泣不已。
西晋张华的《博物志》里这样写道: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湘妃和她们的斑竹,就这样进入后人的视野,被反复咏叹。乐师李凭弹奏箜篌之时,李贺直呼“江娥啼竹素女愁”;黛玉在潇湘馆垂泪之际,“窗前亦有千竿竹”。那泪痕斑斑的竹子,竹斑成形,彤管扬名,成一代之教化,著万古之贤声。时至今日,依然叫我悲凄满怀。
我想君山之得名,也继承了这样的君子遗风吧!掬一捧柳毅井的清流,我的思绪就飘忽到了洞庭。受龙女重托的柳毅,千里迢迢,传书到此。“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柳毅于是三敲橘树,得见洞庭龙君。橘树这种江南处处皆是的植物,成了仙凡相接的灵株。蓦地想起行廉志洁的屈子,也在《橘颂》篇中盛赞橘树“秉德无私”,以之为高行大德的象征。那么,柳毅敲开了这扇道德之门,其济困守诺的君子德义也天地可鉴了!
后来我登上朗吟亭,四面湖山尽收眼底。有缘桥上人来人往,同心湖面舟楫相接,月老宫前乞巧许愿,红男绿女正热烈地散发生命的活力。唯有这一方废亭,人迹罕至,确也有了吟诵的氛围。“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我眼前分明出现了一个踽踽独行的身影,他回过身来,是一位落魄的诗人,纵酒放歌;他再回过身来,却是一位失意的迁客,把酒临风;他又回过身来,竟是一位旷达的渔父,醉酒长啸……
独立君山之巅,我也顿生慨叹。人生在世,坦荡待物,是谓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而无愧地生于天地之间呢?
读后请回答:
1.第一段写君山无法与其他名山大川相比,后面又写君山的气势,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写?
2.文中引用湘妃和柳毅的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在该段中有什么含意?
4.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君子德义的理解。
这四道试题,分别从厘清结构思路、分析句段作用、探究艺术技巧、赏析重点词句、挖掘主旨意蕴等考点设题,有单独考点,有综合考查,学生循着拟题思维,应该能对文本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笔者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没有设计“四选一”客观题,采用的是纯主观考查模式,如此一来在一轮复习的初始阶段,能够规避题障、引导正确的复习思路。
上述阅读文本中,地域文化是显性的,人文情感则相对含蓄。复习中,笔者从这一点入手,引导学生据此展开梳理:一是文本中引用和化用了哪些文学典故;二是体现了哪些散文艺术技巧;三是散文的形与神在本文中表现为什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后,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初读时的艰涩难懂,被理性的文化之美取代了。分享交流时,各小组畅所欲言,《橘颂》《博物志》、杜甫、苏轼这类文化名词,频频显现于学生的话语里;对比、象征、比喻、排比、虚实描写、托物言志等技巧术语,被解读得津津有味;文章结构上的先抑后扬,同一事物的多义性联想,由地名展开的文化解读等生成了学生的代入思考。
二、抛砖引玉,角色互换多意趣
在第一阶段的阅读运用过程中,学生一度对文章作者是谁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猜测为某生文风,由此看来学生还是有代入情结的。基于前文所述的缘由,笔者依然没有选取学生的散文作品来进行更进一层的文本分析。多年试题原创的经历,赋予了笔者独特的思考角度。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是由于文本内容与他们有关联。倘若试题为他们所拟制,变“考考我”为“考考你”,对散文阅读的畏难心理将可能被挑战心理取代,思路变了,复习教学的方式也相应发生了转变。
笔者依然选用了自己的一篇散文,没有出示模拟考题,而是冠以“散文专题复习之拟题实验”的课题,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这一堂课是在第一层级的原创命题讲练基础上,在散文专题考点串讲之后进行的。如果文本在此课中只是一块“砖”,那笔者的教学目的便是引出运用考点之“玉”。考点是抽象的,学生对它的理解似是而非,让他们主动思考,把考点转换为试题,考点就会生动可感了。
呈现如下:
丽江古,柳色新
我终于展开了一段去丽江的旅程。
虽然早就在心里惦记着丽江了,但是俗事扰攘,久未如愿。这一次,我把日子丢进了行囊。“丽江,我来了。”我这样回应自己的心事。
古城在望,我突然生了怯情,于是等到晚间,在一片流光溢彩之中,我得以抚触古城的每一寸筋骨。
遥见几架木制的圆轮水车,缓缓摇动着,溪水随之扬起了水花。近身探看,便被如丝如雾的水汽包围,和着这温柔的夜,颇有飘然出尘的况味。偌多的游人或坐或站,逢取景处,便巧笑倩兮,单看各式生动的脸,就是一轴鲜明的芸芸众生卷。
向晚,彳亍于人流如织的街道,随游众摩肩接踵地前移,却并不失淡定。长亭里一溜儿的尽是许愿木牌,在风中脆响。小桥流水,垂柳依依,夹溪处处是木屋,红红的灯笼映衬着客栈,光洁的青石板泛出柔和的微光。酒吧一条街的乐声引路,让云游众生恍如走马观花,掠过一爿爿的商铺,满耳都是歌声;弥望尽数舞影,身着民族盛装的酒吧女招待们,三三两两地,踏歌起舞,招徕过客。恍然有些古意,“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当垆卖酒的古装美女,袅娜地坐在柜后,扬起纤纤素手,顾盼的眼神流出芙蓉泣露般的神色……
“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多么唯美的店名呵!据说此处享有盛誉,是全国知名的酒吧。我倒宁愿为它编织一个故事:薄暮时分,一个征尘未洗的汉子,牵一匹瘦马,投店怅饮,酒我两忘。次日破晓,汉子于杯盏狼藉间醒来,但见院落中洒下一片阳光,汉子忽然心里一动,百炼钢顿时化作绕指柔。
柳条刚吐出新绿,借着微风,正殷切地挽留每一位过客。不必折柳,我已把自己挽留千遍。溪流之上,几盏游客放漂的水灯,牵系着一个个心愿,不知泊向何处。在这斑斓幻彩的夜里,我不饮而醉,忘情在这歌舞升平的欢景里了。
夜色下的古城神秘热闹,白日里的老街又别有一番风韵。在列如棋盘的直街横巷里,我寻寻觅觅地走着,走过肃穆的木府,走过热闹的四方街,又拾级而上,登临送目,一览这宋末大研古镇的全景。
许是得了木姓的福荫,丽江城里植有柳树,居有木屋。木屋已旧,柳色常新,于是整个古城风生水起,历久弥新。走在青色彩花条石上,心里总会涌起一些别样的情愫。一阵原生的调子荡漾,广场上出现了十来个纳西族老太太,她们手挽着手,团团起舞。
在繁响的古乐声里,我放眼全城,忽然领悟到了它的魅力,不但是那建构旷远的自然景观,更是那古韵悠长的人文福地。人在城中游,世事了于心,会想到各人像一个个腾挪闪移的棋卒吗?
在这一阶段,笔者依然要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探究,不同的是前一次是结合考题展开的,这一次是为了印证考点而进行。目标不一样,思考的层次、方向也就不一样。也正是有了先前的架梯搭桥,学生此时也不至于无的放矢。在进行小组讨论环节之前,笔者明确界定了拟题的形式——主观问答题。只要涵盖了必要的考点,从拟主观题到拟客观题的转换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学生通过观点的碰撞,将命题方向汇总为划分层次、鉴赏景物、探讨情感、概括主旨四个层面,师生通过优化,拟定了以下试题:
1.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
2.联系全文,指出“柳”的含义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3.文中为何提及丽江土司的传说?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4.“各人像一个个腾挪闪移的棋卒”呼应了前文的什么内容?有什么深刻含意?
水泥的矿物成分、飞散度、初凝和终凝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稳定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工程施工一般选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以相对增加水泥的用量,减少基层收缩裂缝的产生[2]。本文采用水泥为陕西省生产的秦岭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具体技术指标如表2所示。
把这样一套题解答下来,对该散文文本的理解就上了一个台阶。细读文本之后,学生对散文文体特征的把握、基于命题思维的阅读能力、跳出文本解决问题的本领将会得到有效锻炼,为加强散文文本阅读必备的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跨越预期,破茧成蝶多羽衣
在阅读专题复习中,规范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散文阅读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变得亲近可感。但此时,学生对老师的文风已经熟悉,一旦更换文本风格,学生还能去陌生化,向着谙熟的考点分解之路行进吗?
为此,笔者意识到在文本选择上须再搭扶梯,再上层楼;在命题角度上则要更加规范,达到形神兼备、难易恰当的妙境;亟须再一次细化考点,落实考纲最新要求,在散文阅读这一复习目标上,达成提升预期、选点突破的终极目的。
通过研究高考真题,我们可以看出散文阅读中的“四选一”客观题,涉及内容理解、思路分析、文章主旨、艺术表现等角度的综合考查。由此,拟题和解题都可坚持“三步走”策略:一是框选考查角度;二是回扣文本依据;三是提取干扰因子。而分析词句含意题,则是对散文语言的选点考查,需要领会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意,譬如2017年的全国新课标卷Ⅱ,是对有特殊指代的词语“窗子”进行解读,全国新课标卷Ⅲ的主观题则侧重对“含蓄句”的考查,倘若能举一反三,从句外、句内远近观照,内容结构都能帮助考生理解考点。而探究题显然是为了响应“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的新考纲要求,意蕴式、标题式、体验式探究各有妙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下面请看第三阶段选用的标准化文本及原创试题:
瓦片之上
乡下的老宅,屋顶上铺着的是瓦片,层层叠叠。
素洁的瓦,罩得住土墙,也配得上高远的天空。刚出窑的瓦片,晴空一般的蓝,一片挨一片,一桁接一桁,密密麻麻地铺在新盖的屋子顶上,与千古一碧的天空遥相呼应。那是一种怎样的美丽啊,天蓝的瓦片,单纯而宁静;瓦蓝的天空,干净而澄澈;天蓝,瓦蓝,心也童话般地明蓝了。最喜悦的当数房主,头顶上终于有“几片瓦”了,冬暖夏凉,风雨不侵,自有人生的安慰和生命的依偎。这时的瓦片,分明是家的代名词。
人一旦入住,瓦房便开始弥漫浓厚的生活气息,就连小小的瓦檐,都氤氲成一个丰富幽深的世界。瓦檐上,总有洁凉的月光铺洒下来;瓦檐下,总有温暖的灯光散出去。瓦檐内,总有远行的叮咛;瓦檐外,总有回归的脚步。而晨光夕月里,瓦檐下出入往来的,总是乡亲们勤俭的身影。偶尔,暴雨突降,毫无防备、没伞缺笠的路人缩在瓦檐下躲雨。瓦檐,遂成乡亲们的舞台之一,虽土气狭小,却也温暖可亲,方言版的生活剧,就这样昼夜上演,精彩鲜活。
曾经简单地以为,瓦只不过是晴天遮阳,雨天淌水罢了。直到一个月色薄凉的夜晚,有风呼呼地吹,我敏感而安静的心,听见了瓦片在我无眠的头顶纵情歌唱,心暖眼热的一刹那,唯有轻轻地说,原来你也未曾入睡,陪着我。自此,处处留心,且听瓦吟。冬日煦暖的阳光敲打在瓦片上,如小提琴缓缓推拉,若有若无,旋律平和;秋天飒飒的风在瓦面跑过,时缓时疾,声如短笛,悠扬跳跃;春夜的细雨,潇潇洒落,二胡般如泣如诉,惹人轻愁;夏季的暴雨,疏狂不羁,自是钟鼓铙钹急管繁弦的交响乐,即便停了,余音不散。这不,瓦沟上的雨滴,如断线的珠子,一颗一颗,啪嗒啪嗒,滴到天明,那是繁华散尽,落寞的红颜无休无止的叹息。
小小的瓦,还有另一种风情可读可赏。偶尔,碰到一两个理着“瓦片头”的小男孩,倍觉温驯伶俐。有时,也会遇上压着一块瓦片似的厚重刘海的妙龄少女,有着民国女子的遗韵,就无端猜度她小时候是否把玩过瓦片。尽管明白,古人生女虽称弄瓦,这里的“瓦”却绝不是泥瓦,而是纺锤。但我想,倘若尘土有幸被制瓦匠巧手抟制成别致的瓦,又经某个如花女子的纤手细细把玩,那摩出的也是玲珑妙曲,一如粲然的心事和等待的青春。
踮足仰望屋顶的瓦片,也曾是我年少的闲情。方正的瓦片,一如书页,一页压着一页,倾吐着浓浓淡淡的文化气息。这瓦片,一路从西周走来,从祖先的双手中走来,从泥土中走来,从火窑中走来,已然穿梭了数千年,遮蔽了无数的霜风雪雨。这时,总想起母亲的形象。松软的土坯变成坚硬的瓦片,再变成家园的守望,其间历经了多少苦难,敲击、揉搓、踩踏、烧铸、风吹、日晒、雨淋、露打、霜欺、雪冻……承当了多少,获取又几何?原来,时光背后,瓦片一直在苦难和奉献的路上默默行进,它的价值,只有“母亲”这个词堪以度量。
然而,现代城市文明遗弃了瓦片。推土机轰隆隆地推倒了老房子,墙倒了、塌了,瓦坠了、碎了,簌簌有声,那是生命的绝唱,不尽的悲凉;钢筋水泥的华屋大厦也在明目张胆地排斥纯朴的瓦片,让它没有新的肩膀可靠。就这样,瓦片——具有硬度和温度的瓦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瓦片,具有母性色彩的瓦片,立足之地越来越少,渐被逼得淡出人们的视线。
故乡的瓦房仍安静地立在田畴之上,但也苍老了。漂泊在外的我,想在瓦房里坐一会儿,住一宿,闻闻那久违的气息,摸摸它岁月的刻痕,也不太容易了。况且,总有一天,它也会像时光一样,流逝不返。可江南的雨,终究要来的,没有瓦片的遮蔽,何处去躲开那一身的潮湿?那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啊!
(文/简福海,原载《读者》,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瓦片既与千古一碧的天空呼应,又是安慰人生、依托生命的家的代名词。开篇即用饱含哲理的语句,写出了瓦片这一事物的象征意义。
B.第四段“冬日……秋天……春夜……夏季……”这一组句子兼用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铺陈了瓦片于四季中所蕴含的价值。
C.第五段运用同义联想,介绍弄瓦的典故。由少女的刘海想到把玩瓦片,进而提及“弄瓦”,串联了如花女子与别致瓦片展现出的文化意蕴。
D.全文在乡下老宅与现代城市的外在张力下,蕴含着对个人漂泊的无尽感慨,也寄寓着对深藏于心的浓郁乡愁、消失殆尽的传统文明的珍重。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3.文题为“瓦片之上”,联系全文,概括瓦片所承载的多重寓意。
在对这一散文文本的处理上,命题人既有对局部的选点考查,也有对全篇提纲挈领的关注,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且侧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也更趋向于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学生从浅易文本向深邃文本过渡的进程中,对散文阅读的预期也在逐步提升,这正是一轮复习的最佳境界。
“鸳鸯绣罢从君看,还把金针度与人”,在散文专题复习中,笔者独辟蹊径,通过文本的架梯过渡,结合命题与答题角色的两相观照,细化的考点就形象地得到了高效落实。开展这样的散文阅读训练,自然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之窥得考查的门径,从而创设出别开生面的专题复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