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结合,提高多文本阅读教学效率
2018-01-25王兵
◇王兵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像这样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可见,若能将精读、略读有效地运用到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增加阅读量,还可以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例如,在围绕“借物喻人”这个议题开展的多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借多文本容量,紧扣议题,恰当运用精读与略读,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让学生在多种阅读情境与实践中,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教学之初,可以由精读课文《桃花心木》的片段导入教学,引导学生回顾精读借物喻人类文章之法。然后,给学生出示三篇新文章——《高原红柳》《荷花》《苦瓜》,让学生运用略读之法快速阅读这三篇文章,想想每篇文章分别是借什么物来喻什么人,在文中圈出来。因为有时间上的限制,学生要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必须采用浏览或跳读的方式去读书。接下来,以《高原红柳》一文为例,引导学生抓住两组表现二者相似之处的重点句子,进行精读。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受到高原红柳和孔繁森的精神竟如此相似:一样的坚强不屈,一样的乐于奉献,所以作者才会借高原红柳来喻孔繁森。这样,学生就通过这种高质量的品读准确地把握住了整组文章的主题,明白了物和人之间只有具备了相似之处,才能运用这种表达方式。
在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师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更容易深化学生思维,让学生的阅读从被动转为主动,认知从单一提升为多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通过阅读记录表引导学生再次精读,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和讨论交流,发现三篇文章虽然都是借物喻人,但不同的物只能喻不同的人,而且在揭示物与人的相似点时,每篇文章的表达方法也各不相同。通过这种横向比较,学生对借物喻人这种表达方式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