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设计
2018-01-25杨晓迪
杨晓迪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浙江杭州310011)
一、设计意图
《春望》是杜甫五言律诗中的经典之作,入选过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诗歌地位很高。这次又作为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中的第二首入选统编教材。在《春望》一诗中,杜甫通过描写长安城在安史之乱中的荒凉破败,表达了内心为家国忧思的情怀,充分展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并感知安史之乱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内心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感,从而真正去读懂、读透、读厚《春望》,是教学的重点。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笔者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抓住“望”字来贯穿课堂阅读的始终。同时,以“横向拓展、以点带面”组诗联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全面了解“安史之乱”这一写作背景,让《春望》一诗的阅读在真实的历史坐标中更加贴近学生,从而使之更好地体会杜甫内心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此外,笔者还通过炼字和推敲诗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去感知杜诗“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了解感知五言律诗的基本特点。
2.推敲关键词,理解诗歌内涵,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
3.通过“横向拓展、以点带面”组诗联读,了解安史之乱这一写作背景,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深沉的家国情怀,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教学过程
(一)想象导入,形成鲜明对比
1.学生读诗题“春望”,想象长安城春日之景。
【引导】同学们,读诗题“春望”,请想象一下,在盛唐都城长安城的春天里你会望到哪些景物?
2.出示PPT,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再读描写长安春天的诗句。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丽人行》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
——张元宗《望终南山》
【明确】学生通过想象和拓展阅读,加深对盛唐太平时期长安城春天繁华美丽的画面感,为后面读出《春望》中长安城的破败,埋下鲜明对比的伏笔。
(二)初读诗歌,感知律诗特点
【引导】(板块过渡)然而,公元757年的春天,诗人杜甫眼中的长安城中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繁华美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杜甫的《春望》,走进公元757年的长安城。
1.学生第一遍自由朗读,正音正字。
2.学生第二遍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五言律诗在结构、节奏方面的基本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律诗的一些基本知识。
①五言律诗共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②五言律诗在朗读节奏上可以是“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国破/山河/在”,“家书/抵/万金”。
③五言律诗中间的两联讲求对仗,即颔联、颈联的上下两句,每个字的平仄、词性、意义都是相对的。
3.学生齐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明确】学生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能够正确书写“烽”“搔”“簪”等字的字形,读准“搔”和“簪”的读音。学生在自由朗读中,通过自己的发现和归纳,体会五言律诗在结构、节奏方面的基本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律诗的基本知识,使之对五言律诗有初步的了解,帮助其能更好地诵读该诗。
(三)诗眼贯穿,横向拓展联读
1.“望”眼前之景,感受长安之衰败。
(1)读诗歌首联。
【引导】诗人杜甫望到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学生找到“国”“山河”“城”“草木”这些景象,品读关键词“破”和“深”,通过感受“破”和“深”二字之妙,来体会春天的长安城因为战乱而呈现一派衰败之景——都城依然,草木却茂盛杂乱。同时,学生要读出一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画面意境。
(2)读诗歌颔联。
【引导】“花”“鸟”在古诗中多为明快的意象,为何诗人会“溅泪”与“惊心”?
【明确】学生回忆已学的一些古诗词中关于“花”“鸟”的意象,引导感受颔联中诗人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体会蕴含其中的深深的悲伤之情。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溅”“惊”两个动词,用“流”“伤”进行调换比较阅读,感受诗人伤心之至的痛楚。
2.“望”故乡之人,体会诗人之心痛。
(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除了望见眼前国破城败之景,还仿佛望见了什么?
横向拓展联读课后杜甫另一首诗作《月夜》,体会颔联“家书抵万金”中对于故乡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出示PPT,横向拓展阅读杜甫“三吏”“三别”中的重点诗句,学生全面了解“安史之乱”及其对唐代的影响。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新安吏》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新婚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垂老别》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无家别》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763)由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历时9年,使黄河流域萧条冷落,人烟断绝,兽游鬼哭。中国人口从900万户锐减至200万户,四分之三惨死。残存者以纸为衣。公元755年全国人口有5292万,到760年只有1699万,损失率达68%。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明确】读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学生读懂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不难,但要去体会那种深深的思念之苦却不易。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注释中诗人被困长安的写作背景,并且与课后《月夜》一诗进行联读,将这种无形的思念之苦化作有形的画面感:诗人在长安城中等待家书的期盼,故乡妻子儿女望月思人的悲苦。二者叠加在一起,学生再去体会感受“家书抵万金”这一诗句中无比沉重的分离相思之苦就容易不少。同时,学生横向联读“三吏”“三别”中的重点诗句,在全面立体地了解“安史之乱”的写作背景后,就会对《春望》所描写的景象有更深的感触。而且这不仅仅是杜甫个人的遭遇,更是当时平民百姓的真实写照。
3.“望”诗人之心,理解家国之情怀。
(1)引导学生思考:读完“三吏三别”的诗句和“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读出了诗人有怎样的内心?
【明确】抓住对诗歌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更短”“不胜”这些关键词的品读,想象诗人形象:在45岁写这首诗的时候,已是满头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无法插住。学生从中读出杜甫忧国忧民,希望战乱早日结束的心情。
(2)回忆小学时所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杜甫平生第一快诗,感受诗中诗人内心喜极欲狂的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9年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明确】通过《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律诗情感“悲”“喜”的对比联读,学生感受诗人心情前后悲喜的变化,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3)学生带着悲伤、忧国忧民的情感,语速慢缓,语调低沉,反复自由朗读诗歌。
(四)课堂小结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就是诗圣杜甫。
出示PPT:
他的怜悯是无边的:上达君王,下至街夫,他深怜无辜的牺牲者,他广泛的热情使他加倍地厌恶社会的不平和人类的残忍。
——吴经熊《唐诗四季·夏之烈焰》
2.配乐齐读《春望》,结束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