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课三研:“我会排排队”活动案例

2018-01-25山西省介休市第一幼儿园郭筱霞张海峰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9期
关键词:排队研讨规则

山西省介休市第一幼儿园 郭筱霞 张海峰

本学期我园教研组结合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会分解目标这一困惑,组织开展了以社会领域目标“知道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的规则,了解其意义”的“一课三研”活动。

一、第一次研讨

㈠聚焦问题

目标确定之后,教研组张老师组织教师们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研讨:

1.看到这个目标,你是如何理解的?如何分解此目标?

2.环节设计主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

㈡活动建议

围绕这两个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研讨,通过研讨梳理出以下建议:

1.孩子们在生活、学习、游戏中有许多需要遵守的规则,因此,此目标属于一个大目标,它不是一个教育活动可以完成的,需要分解此目标。那么如何分解?本活动该如何定位?执教老师提出:对于中班孩子来说,一日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是最重要的,而一日生活中排队、轮流等是最基本的规则,可以从这方面来考虑分解定位目标。

2.环节设计中,要尽量突破传统社会领域的说教模式,尽量选取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亲身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根据教研组老师的研讨,执教教师设计了第一次活动:

中班社会活动:排排队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排队的意义,知道集体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

2.愿意自觉排队。

活动准备:PPT、四张桌子。

活动过程:

1.游戏入场,体验排队的重要性。

⑴幼儿分成两组,每组10人,用桌子摆成较窄的马路,请幼儿当司机,过路口。比一比哪组幼儿先到达座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⑵讨论出现的问题,引出排队。

师:我们刚刚遇到了什么问题(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小结:小朋友们都想快点通过,但路口窄,这时候就需要排队。

2.观看图片和视频,解决问题,加深理解排队的意义。

⑴情景一:滑滑梯;情景二:坐公交车。

⑵谈话:你平时排队吗?什么时候还需要排队?(打水、上厕所、做操、超市结账等)

3.游戏体验:了解生活、游戏及学习中的规则。

引导幼儿进行游戏:一起说密码“守规则,我最棒”打开一个“棒”后,根据内容完成游戏。

4.小结提升:遵守规则很重要!我们要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你。

二、第二次研讨

㈠问题聚焦

1.目标的适宜性

目标的定位指引着活动的方向,因此活动结束后,大家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目标的适应性上,“排队”这个规则对于幼儿来说,在小班已经初步养成了习惯,有了这个基本规则,幼儿懂得在幼儿园什么时候应该排队,所以感觉此目标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比较浅显,没有提升。

2.活动环节的适宜性及层次性

第一个环节的游戏体验,孩子们游戏时出于兴奋而导致达不到体验的效果;而后面的环节缺乏层次性。

㈡活动建议

1.建议把目标再往深层次挖掘,从情绪、情感方面着眼,让幼儿将“排队”这一规则由“教师提醒”或“老师让排队”这一行为内化为自身行为,真正理解排队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排队,并且能用自身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

2.建议把此环节用“拉小球”游戏代替,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通过等待、轮流、协商,更能体验到排队的重要性。后面的环节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原则,先解决幼儿园内部的排队问题,再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所,让幼儿理解排队的重要性。

根据教研组的研讨,执教老师设计了第二次活动:

中班社会活动:鲸口脱险

活动目标:

1.理解排队的意义;

2.知道生活中很多时候应该排队,做到相互礼让不插队;

3.愿意自觉排队。

活动准备:PPT;自制鲸鱼8个,自制小鱼红黄蓝各8条;1~7的数字卡3套(贴在幼儿椅子上);量杯、幼儿水杯。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讲故事《鲸口脱险》,讲至“终于,大鲸鱼张开了嘴巴……”提问:小鱼们能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2.游戏体验,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进行游戏体验,发现小鱼全部安全逃出的方法。

小结:像刚才的小鱼一样,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走就不会拥挤了,排队很重要。

3.结合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讨论,知道生活中很多时候应该排队,进一步懂得排队的重要性。

师:我们在幼儿园做什么事情需要排队?不排队会出现什么问题?

师:除了在幼儿园需要排队,我们在外面做什么事情还要排队?

排队能让很多人都想做的一件事情又快又好地完成,排队是件重要的事情。

4.小结:排队很重要!我们要提醒身边的人一起学会排队,这样就会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是一个文明的人。

三、第三次研讨

㈠问题聚焦

1.目标的适宜性及达成度

首先大家对排队的意义提出了质疑——何为排队的意义?通过此活动能让一个中班的孩子理解排队的意义吗?幼儿也不可能通过一个活动便做到排队时相互礼让,作为教师只能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懂得排队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好处,从而变被动排队为主动排队。

2.环节设计的适宜性

排队作为幼儿园当中最基本的一项行为规范,幼儿通过一年的时间已经初步养成,因此在中班再次设计此活动,建议更深层次地围绕幼儿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排队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幼儿愿意自觉排队、愉快排队。

执教者进行了第三次活动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我会排排队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很多时候应该排队,懂得排队的重要性。

2.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解决排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重点:知道生活中很多时候应该排队,懂得排队的重要性;难点:学习解决排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PPT;视频;图片;自制鲸鱼1个,自制小鱼4条。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讲故事《鲸口脱险》,提问:小鱼们能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2.游戏体验,初步了解排队的重要性。

师:你们的小鱼全部逃出来了吗?怎么逃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方法。

小结:像刚才的小鱼一样,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走就不会拥挤了,排队很重要。

3.结合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讨论,知道生活中很多时候应该排队,进一步懂得排队的重要性。

师:我们在幼儿园做什么事情需要排队?不排队会出现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我们在幼儿园玩滑梯、上下楼梯、户外活动、喝水……的时候要排队,排队会避免一些危险的事情发生,排队很重要。

师:除了在幼儿园需要排队,我们在外面做什么事情还要排队?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去超市结账、去人多的游乐场玩、人多的时候上公交车……都需要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排队,排队能让很多人都想做的一件事情又快又好地完成,排队是件重要的事情。

4.结合图片、视频,拓展经验,帮助幼儿解决排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师:(观看视频排队拥挤现象)这样好吗?为什么?

小结并出示图示:排队的时候不能拥挤,要和前面的人保持一点距离。全体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体验有间距地排队,感受这样排队带给我们的好处。

师:(观看视频插队现象)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别人插队怎么办?

小结并出示图片:排队时候不能插队,若遇到特别着急的情况,这时应该有礼貌地和别人商量。

师:(观看视频消极等待)你发现了什么?排队等的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可以干什么?

小结并出示图示:若排队时间比较长,这时可以一边排队,一边做一些不打扰别人的事情,比如数数、想想高兴的事情……这样,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5.游戏活动:判断对错,进行巩固、提升。

幼儿进行游戏,看图判断对错。

小结提升:排队是件重要的事情!我们要提醒身边的人一起学会排队,成为一个遵守规则的人。(请幼儿把黑板上的图片带回活动室,粘贴在合适的地方,随时提醒自己做一个守规则的人)

三次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通过认真研讨,大家一致认为:

1.此活动切入点非常准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应“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要让幼儿遵守社会中的规则,必须要在幼儿理解、认知的基础上去引导幼儿,这与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相吻合,即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而此活动选取排队这一幼儿生活中常参与的活动为切入点,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活动环节设计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活动中及与家长一起参与的社会活动中无不存在需排队或按秩序行走的地方,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有一些问题出现,如:拥挤、插队、排队时消极等待……结合这些现象,此活动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引导幼儿知道生活中很多时候应该排队,懂得排队的重要性;学习解决排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活动中执教者通过“激趣、操作、探讨、提升”等环节进行引导,让幼儿在“游戏引规则—生活找规则—实践用规则—宣传守规则”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得到发展。

本次“一课三研”教学研讨活动,使教师们对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了解,让教师们懂得任何领域的任何一条目标都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深入剖析,才能设计出适宜的教育活动。此活动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们研究的兴趣,提高了教师开发园本课程的能力,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引发了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排队研讨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怎样排队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巧排队列
三角龙排队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