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及现代借鉴*

2018-01-25李占焕

山西青年 2018年5期
关键词:克己复礼理想信念人格

李占焕 张 敏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教化,根据《辞海》解释为“政教风化,也指教育感化”,通过外在教化和内在修身,完成对受教育者理想信念的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一)外在教化

第一,身教示范。儒家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不仅要“学而不厌”还要对学生“诲人不倦”,以负责任、言行一致、博学与谦恭治学态度感化学生。

第二,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是孔子教学中一个典型方法,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施教的目的。《论语·子罕》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已文,约以礼,欲罢不能。”《礼记·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生通过学习而知道自己的不足,反省然后更加努力;教师通过教学知道自己尚不明了的地方,然后自强不息,增益知识。因而教与学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

第三,因材施教。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欲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施教者只从旁诱导,让学生自我启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在回答子路和冉有“闻斯行诸”时,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有说“闻斯行之。”旁人不解,问其故,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可谓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二)内在修身

修身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发挥内因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把修身与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人们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理想信念。

第一,认知修养。博学慎思,是自我认知领域层面的要求。儒家认为要成为“君子”、“圣人”,首先必须要好学,孔子强调“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认为知识和道德是后天学习获得的。首先,了解道德规范,学习“仁、义、礼、智、信”等伦理纲常,培养德行。其次,学习诗、书、礼、乐等知识。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再次,学习他人的优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他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板。

第二,思维修养。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省”即自省、内省,它重在要求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自律。儒家设想出“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等方法,用以反思自身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孟子也把自我反省当作教育方法使用的。“三省”的目的是改过,在认识到问题或不当之处要改,如果有错误而不改,则失去了自省的意义。

第三,行为修养。克己复礼,非礼勿动,“克己”即以“礼”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及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知道了修身养性需要克己复礼,那么如何坐到克己复礼呢?孔子给了进一步的回答:“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礼”驾驭情感。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的现代借鉴

中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只有被现代理想信念教育继承、借鉴和创新,并运用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时,才有现实的价值。

第一、社会理想与人格修养相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教化对象自身水平不同,设置的目标和要求自然也不同,如圣人、贤人、君子、仁人、大丈夫、成人等,即使一时达不到最高理想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找到符合自身的理想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教育,既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大同世界”,也有对人格修养“圣人”、“君子”等孜孜追求,把人格修养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密不可分,因而古人说“不学礼,则无以立”。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社会理想,也包含着人格修养中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的道德水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离不开个人的人格修养,只有培养具有理想的新人,才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鉴于此,我们可以加强对大学生人格修养方面的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理想。

第二、内化与外化相统一。中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强调知行统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要躬行”,把“躬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孔子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训练,强调“敏于事而慎于言”,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仅灌输给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仍坚守着阵地,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引领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论语·述而》.

[2]《论语·里仁》.

[3]《论语·颜渊》.

猜你喜欢

克己复礼理想信念人格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传统催生力量 德育润化心灵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