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8-01-25孙凌霄
孙凌霄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1)
一、电子问卷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是以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的,是以江苏省78所高等院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采取分层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推动,首先依照分层标准,实现高等院校的抽取,接着在实际抽取的高等院校中,从性别、学科、学历、年纪等角度入手首先抽样,在此基础上以多段抽样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本次电子问卷拟调查发放量为1230份,实际回收数量为1225份,计算实际问卷有效率为99.59%,会按照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大学、省属一本大学、省属二本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不同的占比来进行名额划分,在获取到实际数据之后使用SPSS22.0来进行数据处理。
二、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维度
(一)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本次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选择了中外古代很多人文知识的题目,其代表性都是比较明显,目的就是在于了解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如下为实际的问题以及实际的统计结果:
1.你听说过下面的神话故事吗?请说出故事梗概。(“大禹治水”“宝莲灯”“天仙配”“白蛇传”“八仙过海”)
实际回答数据统计结果:能够对于此问题实现准确回答的比重为83.07%。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依照回答情况实现数据统计:能够对于这样的问题实现准确回答的,比重数值为40.63%。
3.你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出自于谁?这体现了怎样的统治思想?
本问题的回答情况为:能够准确做出回答,并且说出这是民本思想的学生占比达到69.85%。
4.请问如下的表述是正确的吗?《梦幻》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舒曼的作品,其主张与社会庸俗实现对抗。
结合实际数据进行统计:能够准确做出回答的学生比重为44.76%。
5.我国第一部电影叫什么?
实际统计结果为:能够准确回答对应问题的学生占比为21.34%。
6.请问下面有几部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人间喜剧》)
实际统计结果为:准确回答的有11.06%,能够回答出两个的有43.34%,能够回答出一个的有35.67%,根本回答不出的有9.93%。
(二)大学生人文知识调查分析
从实际调查数据来看,可以发现:其一,大学生对于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对于对应领域的问题实现回答。但是回答正确率比较高的都是文学和历史领域的,一旦牵涉到哲学和艺术方面,实际的问题回答效果就会出现比较差的情况,这是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的基本特点之一;其二,大学生对于外国哲学家,思想家的相关信息不是很感兴趣,并且也没有参与到实际作品阅读中去,尤其在回答西方哲学相关思想问题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都反馈自己根本不知道对应的情况,这是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的重要特点,同样外国艺术和这些领域的知识也是大学生的短板。
三、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的策略
结合当前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的情况来看,其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必须要采取对应措施去改善和调整,否则就可能影响到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对此,应该坚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制定和推出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机制,引导大学生更好的去掌握和运用人文知识,对此,笔者认为结合实际调查应该积极做好如下工作:
(一)实现大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调整
结合当前大学生人文知识掌握的情况,解决其“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实现知识结构的调整,为此应该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实现人文知识课程体系的重塑,融入古今中外相关的人文知识,安排好不同版块的占比,不能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使得在实际课程上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各个方面的人文知识。在此环节中,不仅仅要处理好中国古代人文和外国古代人文之间的占比关系,还需要处理好历史文化知识与哲学艺术知识的占比关系,保证做到不偏不倚,引导大学生全面的掌握人文知识;其二,注重人文知识教育教学手段的调整,在实现对应知识内容教育教学的时候,可以实现古代与近代,中国与国外之间的对比,可以站在时间维度的角度来进行,同时也可以站在空间维度的角度来进行,由此使得不同的人文知识之间相互融合起来,继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其三,倡导人文教育的老师朝着专职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鼓励各个专业的老师不断学习人文知识,实现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之间的融合,由此使得实际的人文知识架构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知识活动
人文知识掌握环境的塑造,需要开展大量的多样化人文知识活动。在此笔者认为需要关注如下节点:其一,积极开展人文知识比赛活动,比如以特定人文知识为主题,开展相关的辩论赛、演讲赛,鼓励各个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比赛中去,由此使得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去;其二,设立掌握人文知识的社团或者组织,使得其成为学校各种人文活动开展的行为主体,以此实现人文环境的塑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当前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存在严重缺陷和不足的,其集中体现在“营养不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人文知识结构优化和各种人文活动开展的方式来解决,相信可以引导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对应的人文知识,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1]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0):83-84+90.
[2]何锋兵.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0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