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教学中公众演讲能力的培养*
2018-01-25任佳
任 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5)
学者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曾说过:良好的口译表达形式具有增强听众信心的作用,能提高听众对译员的信任度。[1]培养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对于实践性强的口译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一、公众演讲能力与口译教学
演讲和口译都是在一定时空限制内,以声音为媒介,将语言使用者脑海里的信息有效传递给听众的一种活动,工作性质的类似决定了其能力要求上的互通。[2]
这也就说明了公众演讲能力的培养与口译教学质量的提升二者之间可以是正相关的,也就是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越强,学生的口译水平越高,口译教学质量也得到提升。面对受众群体,为了使得口译的过程更准确生动,口译员应该具备优秀的演讲素质,更好地理解发言人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并理解发言人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适时地调整和加工信息。[3]
二、公众演讲能力在口译教学中的培养
口译教学可以从声音运用和体态语言两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从而改善学生的口译表达形式,提升口译质量。[4]
(一)声音运用
一项面向19位媒体同声传译用户的调查表明,口译用户对“令人愉快的嗓音、地道的口音、流利的目标语发布”等口译质量标准格外重视。[5]口译教学可以此为标准,从声音质量、语音和语言流畅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译质量。
(二)体态语言
在演讲的过程中,体态语言也很重要。优秀的译员和演讲者除了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充分利用体态语言,这样能使想呈现的内容更加生动地表达出来。因此口译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对演讲者着装、姿态、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的训练和掌握情况。
三、结束语
公众演讲能力是职业口译员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是口译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在真实的口译实战中,译员如果具备良好的公众演讲能力,口译的表达形式将得到很好的实现。口译教学中如果能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声音运用与体态语言,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在提升其口译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口译教学质量。
[1]Daniel Gile.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House,2011.
[2]陈慧华.口译教学培训中的公共演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
[3]耿为为.演讲和口译的共性和差异对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启发[J].读与写杂志,2016.
[4]钱灵杰,操萍.会议口译教学中公众演讲能力的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5]波赫哈克.口译研究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