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山东民间音乐在网络空间道德风尚建设中的潜在功能*

2018-01-25

黄河之声 2018年24期
关键词:院系网络时代民歌

方 冰 梁 筱 妹 李 宇

(泰山学院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在当前时代,网络已成为道德风尚建设的一块重要阵地。而民间音乐,则有望凭借其“寓教于乐”的本质属性,帮助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者更为有效地进入并占领这块“主阵地”的制高点,进而在网络空间中高扬主旋律旗帜,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因此,本文拟从分析网络时代山东民间音乐的生存境遇和接受状况入手,深入探讨通过改良、优化、创新山东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促进其网络传播,进而将其打造成为“道德风尚建设网络尖兵”的思路与措施:

一、网络时代山东民间音乐的生存境遇和接受状况

山东民间音乐,在广义上包括流传于山东省境内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地方戏曲和曲艺等各类艺术形式。由于诞生在农耕时代,进入网络信息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之后,无论是从歌词(戏文)内容还是从艺术表现形式(如旋律、节奏等)方面来看,山东民间音乐似乎都已变得和时代审美格格不入,以至于难以受到青年一代观众的关注,濒临于传承的危机境遇。似乎网络时代的来临,彻底改变了山东民间音乐的命运,使其变得注定难以逃脱走向消亡的厄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进入2018年以来,有两首原创的山东新民歌不仅登上了手机网络并获得了爆红的传播效应——2018年5月,德州市禹城县民歌手“言寺”原创并演唱的民谣歌曲《纸短情长》一举登上网络热歌榜。虽然这是一首通俗歌曲,但在具体的旋律和节奏形态方面,也隐含着德州地方民歌的一些形式元素,因而可以说是在山东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环境中破土而出的一首新民谣。到了2018年9月,又一首以山东方言为素材的说唱神曲《拉拉呱》在微信朋友圈迅速走红,并迅速涌向其它移动网络门户站点、平台,成为了山东本土网络新民歌爆红网络的新标杆。上述走红于网络的歌曲,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山东民歌。但它们脱胎于山东民间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或显或隐地受到了山东民间音乐文化环境的影响,因而也向当前的学界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山东民间音乐在网络时代并未完全丧失其艺术生命力,如果能够根据青年一代观众的审美趣向和网络传播的特点,对山东民间音乐加以针对性的创新改良,则有可能使其顺利地融入移动网络世界,并收获意想不到的传播效应。因而,对于网络时代山东民间音乐的生存境遇,不应持过于悲观的态度,而应考察新时代、新受众的需求,尝试对山东民歌展开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改良和创新发展,使其契合于新时代的艺术精神,而在网络世界中获得行而能远的传播与接受。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上述的《拉拉呱》等获得网络红曲称号的作品思想内容多元复杂,也亟需得到规正而纳入到思想道德风尚建设的轨道中来。故而,鉴于山东民间音乐在网络化传播环境中尚保有相当的生命力,本文将网络传播选作推动山东民歌融入当前道德风尚建设的一个突破点,来论证相应的思路与运作机制。

二、依托高校艺术院系实践教学展开山东民歌创新与传播的思路

在上文中,笔者援引《纸短情长》和《拉拉呱》这两例与山东民间音乐相关的最新网红歌曲现象,初步论证了山东民间音乐在网络时代所保有的艺术活力以及据此为基础实现深度网络传播与接受的可能性。而在本部分,则将依托山东省内高校的音乐实践教学,来探讨尝试构建山东民歌网络化创新与传播机制的思路和方法。

之所以选择山东省内高校音乐院系的实践教学,就是因为音乐专业的莘莘学子同校园外现实生活中的青年观众处于同一年龄区段,他们对于音乐具有相近的审美情趣,因而有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感受到并提炼出山东民间音乐中所包含的那些与当前青年一代观众审美趣味相近、相适应的一些内容或形式因素,找到对山东民间音乐展开面向网络传播的改良与创新、包装的合理切入点,从而为改良化的山东民间音乐作品在网络中实现成功的传播与接受积累更多的正面因素。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高校艺术院系的学生本身又具有普遍高于社会青年观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艺术素养。所以,以他们为核心力量来展开山东民间音乐的创新与改良活动,则有望保障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品味,防止民间音乐在创新、包装过程中变形,从而保障此类改良、创新活动顺应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的要求而发挥出客观的功效。

由此可见,选择山东省内高校音乐院系的实践教学作为创新、改良山东民间音乐并推动其网络传播的切入点,就是因为关注到了音乐专业学生这一同青年观众群体处于同一年龄水平且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优质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一优质教学资源的创造力,来为山东民间音乐的创新与改良提供富有新意的思路和创意,以便保障这一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

三、以道德风尚建设为导向推动山东民间音乐网络化创新传播的运作机制

如前文所述,以山东省内高校音乐院系的实践教学为依托,紧紧抓住并围绕系学生这一优质资源来展开对于山东民间音乐的改良与创新发展工作,不仅有望保障作品成果想内涵方面的严肃性和正确性,而且还有可能促进此类作品成果在移动网络世界中深入的传播与接受,在本省的道德风尚建设中发挥出网络尖兵的功能。所以,依托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来开展对山东民间音乐的改良与网络化传播工作,是一条可行的思路。为了保障这一思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得到深入贯彻,在本文的结束部分,笔者还将提出相关的具体措施,以便构建完善的工作展开运作机制:

首先,对于山东民间音乐的改良和创新、包装,离不开故事情节的支持。所以,高校音乐院系可以邀请同校的文学院等单位师生参与到文学底本的创作中来,发挥其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为改良化的山东民间音乐作品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接地气儿且能正面反映时代精神及道德风尚建设要求的故事情节与作品内容。

其次,待文学底本创作完成后,具体到音乐院系的师生,则可以作品故事情节为导向,依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自主地展开对于山东民间音乐、歌舞唱、奏表演的改良与创新活动。而且教师需要督促学生把改良创新之后的表演形式实时地发布到微信、快手、抖音等移动网络社交平台上,观察受众“粉丝”的感受与评论,来检验改良、创新实验的接受效果,并为展开对于山东民间音乐的进一步改良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乃至指导。这样,问计于网络青年受众,就有望引导音乐院系师生对山东民间音乐的改良、创新活动日益趋近于、契合于当代受众的审美趣味,最终发展出为当代青年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山东民间音乐改良、创新作品成果。

最后,待山东民间音乐的改良和创新作品基本定型后,还需要配以可视画面的支撑。所以,音乐院系还可以邀请同校的影视学院等单位师生参与到对于山东民间音乐改良、创新作品的后期制作过程当中来,制作与作品故事情节高度契合的微电影视频、微动漫,以期优化此类改良型山东民间音乐作品的传播亲和力与接受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按照本文第三部分所阐述的运作机制,就有望促使对于山东民间音乐的网络化创新与改良发展工作,融汇“符合道德风尚建设导向、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生活风貌之故事情节”、“契合于当前青年受众的音乐歌舞作品”以及“亲切生动的可视画面视频”于一身,在融媒体的导向下,帮助山东民间音乐的创新、改良作品整合多种视听媒介资源,赢得青年一代网络受众的欢迎,在移动网络与社交媒体上获得长足的传播与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出价值观念引领等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从而演化为助力本省道德风尚建设进程的“网络尖兵”,在网络空间的思想道德建设领域发挥出更加深远的作用。

猜你喜欢

院系网络时代民歌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网络时代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将互联网+理念引入高校院系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