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胡作品《葡萄熟了》所蕴含的维族风情
2018-01-25方诺彤
方诺彤
(龙岩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周维所创作的作品涉猎的范围多与政治有关,有为中国加拿大建交30周年创作的《红枫叶随想》以及为六国会谈创作的《锦绣江山》等,除此外,于20世纪80年代采用维族元素写成的《葡萄熟了》是其所有作品中风格独一无二的二胡作品,可见作者对维族的特有情感,是其代表作。
一、利用拨奏的手法模仿达卜的音色
达卜,是维族特色鼓类乐器的代表。达卜的音色清脆响亮,演奏技巧丰富多变,在各类乐曲中经常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该作品第143小节-第150小节拨弦的演奏方式可谓是整首作品的点睛之笔,左手的拨弦弹奏对维族特色手鼓“达卜”声音形象模仿,加上拉弦重音的处理,钢琴伴奏双声部采用反向进行平稳的分解八度,为极具特色的维族风格增添了一笔浓浓的节奏色彩。这个部分对演奏者双手配合默契度要求很高。
二、运用装饰音模拟赛乃姆中“三步一抬”“翻腕”等舞蹈动作
赛乃姆是维族歌舞的代表,上身有揉腕、翻腕等动作,下肢以“三步一抬”为特点。赛乃姆音乐节奏以不稳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与平稳的十六分音符相结合为主。该曲52-55小节环绕式的旋律使用了两次上滑音和下滑音,其韵律与赛乃姆舞蹈韵律相符,像是一群共舞少年们灵活的舞步。滑音的处理同时加强了旋律的连贯性且同时作渐慢处理给人意犹未尽之感。钢琴伴奏与其形成的模仿关系并于弱拍位置给柱式和弦作为伴奏,弱拍处给以强奏的艺术处理,突出了舞蹈的风韵和民族色彩。在演奏这个部分的时候,演奏者还需注意第二遍与第一遍形成对比,把维族少年的天真表现出来。
三、采用均分与非均分相结合的节奏烘托诺鲁孜节的喜庆场面
诺鲁孜节是在维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迎新年的节日,同时它也是艺术、体育的节日,是新疆地区唯一一个小到各户都会举行集体活动庆祝的节日。由于维族的语言类似于“四声”字调,所以维族的民歌、乐曲节拍节奏大多比较方整。整个乐曲节奏没有明显的节拍变化,主要在2/4拍上进行,该首乐曲第一部分主要以不稳定的附点节奏和平稳的十六分音符节奏相配合,为整首乐曲增添了愉悦的因素,加上多次使用滑音的技巧,将别树一帜的异域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伴奏织体主要也是典型的新疆舞曲风格节奏型。旋律与伴奏相互映衬,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在诺鲁孜节当天,男女老少其乐融融的画面。
四、引用半音阶式旋律诠释维族传说故事
新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吐鲁番国王为了生一位王子,要将四王妃生下的公主从火焰山“推下去”。王妃买通了行刑官将女儿救下,而自己跳下悬崖。女孩被民间艺人达瓦捡到了并取名康巴尔罕,长大后的她能歌善舞,有所名气。在吐鲁番城里,宰相请来达坂城的戏班为国王演出,国王从康巴尔罕的身上看到了当年四王妃的影子。宰相借此机会,派兵抓住达瓦,并贴出告示:达坂城姑娘如不来自首,达瓦就要被处死。为救义父,康巴尔罕毅然到王宫投案。当国王得知要处死的人是自己女儿时,下达了停止用刑命令。在维族的民间音乐中调式音阶丰富多样,有五声、六声调式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音阶调式,有的显欢乐则有的显得忧伤,由此构成绚丽多彩的维族音乐。在该作品中,第一段就多次呈现增二度、小三度的音程关系,而且整首乐曲多次转调,更是为维族神秘色彩蒙上了一层面纱。
五、结语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同时不断进步,形成别树一帜的文化传统与艺术风格。该作品的创作在保留新疆维族特色民歌素材的基础上,同时配合西方的创作手法,由此形成风格独特的二胡曲。个人认为,由于《葡萄熟了》的演奏技巧丰富,首先必须拥有较为娴熟的二胡演奏技巧,然后还需要对该曲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正确把握该曲浓郁的地域特色,同时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较好完成该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了解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