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运用应结合实际
2018-01-25贾苹梅
贾苹梅
身处信息时代,学生的思维更易被激活,知识面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广。一些教师认为查资料总有好处,便让学生频繁地查资料,但有很多学生并不太善于查资料。我们布置学生查资料时要结合实际,既要考虑教材的实际、课堂的实际,也要顾及学生的实际,使材料真正发挥作用。我觉得应关注如下的问题:
一、查有价值的资料
“查”是为“用”服务的。有用的资料才查,用处不大的资料要少查,甚至不查。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用大量的篇幅写它昔日的辉煌,最后一个自然段才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教学的重点。因为介绍的景观在现实中已不复存在,教师应让学生通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对圆明园有更深入、更形象的了解。辉煌与灰烬,强烈的对比,自然激起学生对外国侵略者的痛恨。像这样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的资料要查。
有些资料尽管有价值,但学生查找起来却有困难。多数教师都拥有两三本备课资料,里面的“资料链接”内容详尽,教师可以直接介绍给学生阅读,好处之一便是节约时间。查阅资料时一定要看所查的资料是否有价值,查的难易程度如何。查的内容要给学生讲清楚,是查作者的生平事迹还是作者写过的哪一篇文章,尽量缩小范围、目的明确,不要只简单笼统地用“查资料”三个字布置作业,让学生不明方向,到处乱撞。否则既缺乏学习的针对性,又浪费了学生的精力。
二、开发利用好资料
查到的资料不能只是了解一下就束之高阁。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对所查的资料做深入加工。例如,学完《圆明园的毁灭》后,让学生写读后感,学生把查到的资料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写下了独特的情感体验。有的学生把好的图片资料剪贴到自己的本子上,建议重修圆明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弘扬中华文明。有的学生唱反调,把已成废墟的圆明园图片资料作为背景,写下自己的感想,认为让毁灭的圆明园永远成为历史的灰烬,更能激起中华儿女切肤的痛恨,不忘国耻。还有的学生把《辛丑条约》中的赔款数字统计出来进行说理,反衬外国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与课程密切相关的资料要么不查,查了就要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好,让所查的资料在学生的脑海中开花结果。
三、查能深化课文内容的资料
《秋天的怀念》被安排为略读课文,能让学生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如何能让学生受到很深的感染呢?伟大和平凡是辩证统一的,细水长流的平凡母爱才是真正的母爱,才是最伟大的。史铁生的母爱伴随着他同多舛命运抗争,直到母亲隐瞒病情早逝。毕竟课文内容有限,需要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来体会母爱。所以,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宋秋雁写的《走过苦难——记我无比敬慕的作家史铁生》,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史铁生为纪念母亲所写的文章《合欢树》。理解知识需要过程,需要时间,必须进行阅读的积累,才能加深理解。学生的年龄小、经验不足,搜集能力弱,为弥补短板,教师自己平时要勤于搜集、积累资料,以备在关键的时候给予补充,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查顾及到全体学生的资料
学生查到的资料不尽相同,有的善于查找图片资料,有的善于查找文字资料。现在有不适合学龄儿童看的网页,有些家长一听说上网查资料就反感,把学生拒于网络之外。教师经常布置查资料的作业,会让一部分学生觉得没有表现的机会,进而情绪低落。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区别对待,有时需要分类查资料。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查到的资料有些在课内能用到,课内没有用到的可作为课外读物去读,长此以往,他们会积累下不少知识。
查资料只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小环节,但关注起细节来也很复杂。要想利用好资料,教师要在“实际”二字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