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重点段教学设计
2018-04-10薛万久
薛万久
【教学目标】
1.听写巩固,引出重点段,有效积累文中感动自己的句子。
2.勾画相关句子,在整合中理解感悟英子的自卑心理。
3.自主读悟思考:第二次掌声与第一次掌声有何不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展示。
4.练笔升华,言意兼得。
一、听写句子,引出重点段
1.听写句子。
(1)师读三遍(提醒学生:注意老师读时中间的停顿,用好标点符号):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2)课件出示上面的句子,让学生对照自改。
2.课件出示:透过英子的来信,我们知道了英子以前忧郁的原因,那就是她得过_____,走路的姿势_____,她以为同学们会_____,所以她总是_____,总是_____。然而,当她发现大家的掌声的真正用意后,她开始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和同学们一起_____,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_____。(师相机板书:英子:自卑→自信 掌声)
3.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句子。结合板书交流: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有什么疑问吗?(预设:掌声对英子真是太重要了!这掌声居然让英子从自卑变得自信,真让人想不到。同学们的掌声怎么有如此大的力量呢?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相机导入下一个环节。比如,什么样的掌声对英子如此重要,老师也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那就让我们到第2、3两个自然段去寻找答案吧。)
实现数据统一存储,使智慧校园的存储架构化繁为简,存储资源更具灵活性,为实现大数据平台提供条件。分布式存储通过分布式技术和高速网络,把物理上分散的多台X86服务器本地磁盘介质组成一个大规模存储资源池,对虚拟机和上层的应用提供标准的SCSI和iSCSI接口。数据存储时被分片打散到多个节点上,分片数据支持分布在不同的存储节点、不同的机柜之间。同时,数据存储时采用多副本技术,每一个分片的不同副本也被分散保存到不同的存储节点上,从而保障数据安全。
【设计意图:课后练习题第3题“课文中有一些让我感动的句子,我要抄下来”的要求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的同时,师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再适时加以引导,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如此,不仅达到了让学生整体回顾全文和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的目的,还能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二、聚焦“自卑”,走进人物内心
1.自读第2、3两个自然段,用“——”画出英子自卑的句子。
2.汇报交流。
3.根据学生反馈,师相机出示:
(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是因为每个同学都知道_____,那一刻,他们都为英子_____,也都希望_____;“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此时,她(心里怎么想?)_____。
(2)课件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① 出示理解小提示:同学们,想象一下,“慢吞吞地站”是一种怎样的站?“眼圈红红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情?说明了什么?透过英子的动作、神情,你知道了什么?“英子犹豫了一会儿”,她为什么犹豫呢?
② 抓住“犹豫”“慢吞吞”“红红的”读出英子的矛盾心理。
4.学到现在,联系第1自然段,完整地说一说英子给你留下的自卑印象。(在学生自由言说基础上,师引导学生用上“平时”“一天”把第1~3自然段串联起来,整体感受英子的自卑心理。)
【设计意图:人的一举一动往往是内心情感的反映。抓住同学们及英子“此时此刻”的行为举止,进而走进人物的心灵,就为接下来感悟同学们的掌声及理解英子的变化做好了铺垫。另外,通过问题整合,学生对英子自卑的理解也更全面。】
三、聚焦“掌声”,感受爱的力量
1.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推选成员进行全班展示,其余小组适时补充,加以完善。
3.以写促读,感受爱的神奇。正是这充满友爱的“掌声”让英子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她发自内心的关心、呵护。她变了,变得阳光,逐渐开朗,也更加自信,并最终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件出示:
从那以后这掌声不时会在英子的心底里响起,每次一到教室,她不再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总是_____,下课后,也不再最后一个离开,总是_____。
从那以后这掌声不时会在英子的心底里响起,每次轮流上台讲故事时,她也不再低头,总是_____,不再犹豫,总是______。
从那以后这掌声不时会在英子的心底里响起,生活中,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她总是____,自己遇到到挫折,也总是_____。
(1)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完成填空,并交流。
(2)延伸“单元导语”,在小结中结束课堂学习。
① 延伸“单元导语”:同学们,如果说“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的话,那学过本文之后,你觉得爱还是什么?
②小结:《掌声》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掌声,是表达同学之间友爱的一种方式,当别人身处困境时,不要忘了把它献给对方;而当我们自己需要时,也要像英子那样接受它,珍惜它。请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设计意图: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深入阅读文本,于比较中思辨,进而明白同学们由鼓励到赞扬的掌声内涵,而这些又与英子当时的感受和认识相生相辅,共同编织了一曲关于人间真爱的和谐乐章。接下来的“以写促读”,既是从整体上再一次感知全文,也是想通过检测看学生是否真正感受到“掌声”背后同学们那充满关爱的神奇力量,做情感上的积淀,以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能适时释放。同时,“总是……总是……”的设计格式与文本高度契合,让学生得意的同时,也得言,得法,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