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个『引领』中实现以读促评
2018-01-25陆志慧
陆志慧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引领学生以“读”促“评”,让学生读有所获、评有所得。
一、引领学生自读促自评
自读促自评,通常在每篇课文新授前的预习时间内进行。自读促自评着眼于培养学生读的兴趣、评的情趣,变教师的“要我读、要我评”为学生的“我要读、我要评”。
自读是学生预习课文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石。常用的自读方法有:默读、轻声读、感情朗读、跟着录音读、随着视频读等。自读的基本任务通常是:顺畅地读通课文;扫除课文中遇到的障碍;了解课文的结构,知道课文作者的生平简况;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一定的印象。
自评是学生自读的延伸,也是学生自读的发展。自评的基本任务通常是:在课文内圈、点、批、注;记录预习的初步感受;做预习笔记。关于预习笔记,不外乎以下的一些内容:课文中难读的生字,容易写错的生字,重点词语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结构层次,存在的疑问,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等。
对待学生的自读自评,教师切不可撒手不管,如果总是有布置无检查,有指令无指导,学生就会浮光掠影,自读自评就会流于形式。教师应经常对学生的预习笔记进行评价和点赞,充分调动学生自读自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逐步养成心甘情愿自读、一丝不苟自评的良好习惯。
二、引领学生互读促互评
互读促互评,通常在课内进行。互读促互评一般分两个层次:学习小组内评点,全班展示时交流。
学习小组内评点时,可把前后两桌的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面对面而坐,每小组的学习组长(轮流担当)主持组内的评点。评点围绕预习笔记进行,主要内容就是预习笔记中的内容。在学习小组内的评点中,四人分别表述自己在自读自评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一人发言时,其他三人认真倾听,有什么需要更正或补充的,不必心急,等发言人把话讲完,一个一个来。如此,四人的思维互相碰撞,四人的理解互相启发,四人的灵感互相涌动。学习小组内的评点接近尾声时,确定一名代表(可以自告奋勇,可以组长指定,也可以一致推荐),在全班展示交流时发言,并全力以赴配合代表做相关的准备(诸如写交流时的发言卡片,在展示板上写本组最优的评点结果等)。在此期间,教师要巡回辅导,特别对后进生要“扶贫帮困”。
在学习小组内评点后,接着就是全班展示时的交流。全班展示时的交流形式大致有两种:汇报评改式、质疑咨询式。汇报评改式,就是各学习小组的代表汇报小组内评点的成果,代表重点发言,其他三人补充发言。质疑咨询式,就是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问、答、辩、评。在此期间,学生的角色就像是场上的运动员,教师的角色就像是场内的裁判员。如果在展示交流中出现了新问题,教师不要越俎代庖,最好的方法是把问题“抛给”全班讨论。学生实在是“山穷水尽”了,教师可“拨云见日”地给予适可而止的点拨。
如,对于《鸬鹚》一文,在质疑咨询式的展示交流中,有学生质疑咨询:“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轻轻一抹”里的“一抹”,抹出了什么?这一质疑咨询很有价值。然而,教室里却特别寂静,学生时而苦思冥想,时而相互期待,就是没人应答。对此,教师指点迷津:“请大家从水、鱼儿、渔人等不同的角度,讨论抹出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马上像炸开了锅,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全班交流时,有学生说:“这一抹,抹出了跳跃的浪花,抹出了粼粼的波纹。”有学生说:“这一抹,抹出了鲜美可口的鱼儿,抹出了经济收入。”还有学生说:“这一抹,抹出了吃的、穿的和用的,抹出了渔人全家的幸福和快乐。”显而易见,此番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全班交流,既是让学生对“一抹”抹出了什么的解读,又是让学生对“一抹”所包含的情和意的感悟,更让学生流露了真情、体验了美感。
三、引领学生精读促精评
精读促精评,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把握课文的层次关系和重点内容,精读重点句子和重点段落,领悟表达课文效果的美词、佳句和好段,领会表现课文内容思想的美轮美奂。这是因为学生虽然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但是不能代表“船到了码头车到了站”,课文的教学并没有结束,教师还需努力调动学生的知觉、感受、情感、表象和联想,让学生多角度地品味课文中文字的情趣,全方位地感悟课文中语言的意义。
如,对于《月光曲》中“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一个段落,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后,又反复评此段该怎样读。通过反复读、反复评,学生的整个身心融入了意境,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脑海里充满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读到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洒满银光时,语调轻柔抒情;读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时,语调稍高,语速稍快;读到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打破时,语调激昂慷慨,震颤心灵。
在组织学生精读精评时,对教师的要求一般有:深入钻研教材,搜集读评信息,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调动学生精读精评的积极性,对学生的独到见解,只要沾上边,只要言之有理,均给予肯定、鼓励和点赞;对每一次的精读和精评,都要引领学生先听后评,读读评评。
评价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是否成功,不能只看教师的课前预设多么巧妙,课上讲得多么精彩,还要看学生的探索是否积极主动,思维是否活跃,读评是否到位。总之,我们对课堂教学要深入研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