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粪尿耳病狂犬病

(天津市宝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1800)

猪蓝耳病是一种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各日龄猪呼吸系统疾病为特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毒不仅可以感染肺脏的巨噬细胞,同时还可感染卵泡的巨噬细胞,从而使母猪早产、流产或产弱仔等。近年来,随着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猪蓝耳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常与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2016年8月宝坻区某猪场饲养母猪80头,育肥猪700多头。有10头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其他母猪产出的哺乳仔猪2~10日龄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精神沉郁,昏睡,腹式呼吸,高热(41.5℃)。病猪眼睑和颈部皮下水肿,腹部有粟粒大小紫色斑点,有的全身呈紫色,病初站立不稳或步行蹒跚,进一步发展为四肢麻痹,完全不能站立,头向后仰,四肢划动。随后几天发病数量逐渐增加,其发病率高达40%、死亡率达20%,累计死亡生猪51头。

1 诊断要点

1.1 临床症状

病仔猪表现高热41℃以上、沉郁、厌食、喘咳,腹泻排淡黄水便;双耳背面、腹侧蓝紫色,并见蓝紫血斑;出现神经运动障碍,眼球震颤、角弓反张、运动失调、四肢游泳状划动、直视、尖叫、颤抖、痉挛、抽搐、盲行、转圈。

1.2 解剖病变

肺肿大,间质性或出血性肺炎、肺组织白色、气肿,部分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肺门淋巴结肿大,有出血;肝脏肿大,颜色变浅、呈土黄色,变性坏死;颌下淋巴结和肠系膜明显充血肿大;胸腔大量透明积液。

1.3 实验室检验

无菌操作取病死猪肝、脾、淋巴结等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观察到细菌,另无菌操作取病猪血液涂片镜检,未观察到任何虫体。取病猪血清采用ELlSA方法分别检测猪蓝耳病抗体、猪伪狂犬病gE(野毒)抗体,结果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未达到免疫要求,猪伪狂犬病gE(野毒)抗体存在阳性。

综合该场猪发病情况、临床检查、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该场生猪为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

2 预防措施

(1)应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封闭式饲养管理制,同一猪舍内的进猪先后控制在一周之内,并有与邻舍分割的独立的粪尿排出系统;强化饲料营养,特别注意繁殖母猪和仔猪的养护,细化各类猪群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猪群的影响。

(2)引种购猪应严格把关,不从疫区、疫场引猪。新引进猪到场后应隔离观察饲养30~45d,坚持测温和临床检查,及时补注相关疫苗,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

(3)根据本地、本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进行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等疫苗免疫,以免发生猪蓝耳病与其他猪病混合感染。

(4)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和防疫措施,场外人员、车辆应禁止入场,如需进入要加强消毒,场内应坚持空栏清洗和定期消毒,注意病死猪、粪尿、污水、污染物、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3 控制和扑灭措施

(1)养猪场发生猪蓝耳病与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后,立即封锁,将病猪挑出,病猪、健猪分群饲养严格消毒,淘汰重病猪。检出阳性母猪和仔猪不做种用,隔离单养,可淘汰育肥,进行抢救性治疗。

(2)对病死猪、流产胎儿、胎衣、环境污染物、剩料、粪尿、垃圾、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

(3)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后,应及时进行疫病诊断和实验室检验,力争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抢救。对假定健康猪进行强化免疫和必要的药物保健。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应用药敏试验选出高敏药、高免血清、自家疫苗进行猪病防治与抢救。

(4)混合感染的治疗用药原则:①中西抗病毒药:高免血清、复方抗病毒中西药、金丝桃素。②高效广谱抗菌药:抗生素、磺胺类药、氟喹诺酮类药、复方抗菌中药。③免疫因子:干扰素、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④免疫增强剂:复方多糖、核糖核酸、活性多肽、左旋咪唑、西咪替丁等。

(5)加强饲养管理。在全群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如维AD、维B1、维B6、维B12、维E、维B2。母猪分娩前要清洗和治疗寄生虫,限制交叉哺乳,如果确实需要也应限至在分娩后24h之内。改善猪舍空气品质,做好温度控制和调整。

经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该场生猪的发病、死亡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无继续出现猪只死亡现象。

猜你喜欢

粪尿耳病狂犬病
陕西省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耕地负荷分析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打败狂犬病
养殖场粪尿处理与综合利用探讨
异位发酵床猪粪尿处理技术综述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