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养猪场猪瘟流行特征、原因分析及疫苗研究进展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养猪场免疫力规模化

(高密市畜牧局,山东潍坊 261500)

由猪瘟病毒诱发的猪瘟传染病是目前危及我国乃至世界猪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我国每年因猪瘟流行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虽然我国于1956年就提出全面消灭猪瘟的口号,但是猪瘟流行却呈上升趋势,即使加大疫苗用量,更换疫苗种类,也经常会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不能很好地控制猪瘟流行,最主要原因在于猪瘟病毒的高度分子变异性,对疫苗产生抗药性。集约化、规模化是我国当前也是未来养猪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一旦发生猪瘟,对规模化养猪场来说是致命性的。因此,有必要分析规模化猪场猪瘟流行特征、形成原因,并对当前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对规模化养猪业中的猪瘟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1 我国规模化养猪场猪瘟流行形式与特征

1.1 流行范围广、发病幼龄化,以散发为主、呈温和态

当前猪瘟病毒的流行范围波及全世界,在我国流行的猪瘟病毒,在欧洲、亚洲、非洲均有发生。由于多年的预防性免疫接种,发病形式亦由频繁发生转变为3~4年一周期的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性和散发性流行,发病概率和疫点显著降低。但是由于猪瘟流行不限地域,发病无季节性,且随着生猪或猪肉制品在国内外频繁的运输和交易,导致猪瘟流行有所上升,且发病年龄降低,多见于90日龄以内,尤其是断奶前后和出生 10 日龄以内的仔猪。这种感染虽然没有临床症状,却是猪瘟病毒传染源携带者,危害也较大。

1.2 潜伏感染,且具有免疫耐受性

潜伏感染亦称持续性感染,该传染方式的猪瘟病毒寄主为繁殖母猪。通常感染了野毒或低毒力毒株的母猪具有较强的免疫抵抗力,不呈现猪瘟临床症状,但是可以通过体外排毒或胎盘将猪瘟病毒传递给胎儿,若遇到母源抗体水平降低、饲养管理不善等情况,可激发猪瘟发生并流行。

1.3 存在免疫力低下、混合感染现象

虽然规模化养猪场对猪瘟的预防非常重视,80%以上的养猪场都会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但是不同的猪场免疫剂量和免疫程序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猪场的猪免疫力差异性,免疫力低下普遍存在;同时,由于缺乏猪群抗体监测设备,无法准确判断猪群的免疫力水平,从而导致免疫失败的情况。直接原因是疫苗剂量无法抵抗猪瘟病毒感染,间接原因则包括潜伏感染和先天感染导致猪群免疫耐受。而感染仔猪和猪群则由于免疫力低下,会导致猪瘟、猪呼吸综合征、猪链球菌等的混合感染,致使病情复杂而无法精确诊断和防治。

2 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瘟持续存在的原因分析

2.1 不规范地引种和猪瘟病毒毒株的高度变异性

我国许多猪场在建设前期未有进行科学论证,建设周期短不说,为急于扩大养殖规模而从不同地方的多个猪场进行到处种猪引进,由于不同猪场的种猪免疫力不同,甚至带有不同疾病病原体,且缺乏有效的检疫而无法发现病原体携带者,导致猪瘟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另外,猪瘟病毒在与各种免疫疫苗的对抗过程中不断进化,形成多种变异的免疫耐受株。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研究发现,猪瘟病毒流行株之间的同源性逐渐降为78.9%~84.3%。

2.2 免疫接种程序和疫苗选择失当

由于缺乏对猪瘟病毒的精确检测和诊断技术,无法针对特异病毒选择相应药效的疫苗;此外,购买生产不合格的疫苗,没有按照相应要求运输和保存疫苗,甚至为节省成本,使用即将或者已经过期的疫苗。另一方面,疫苗使用技术存在较大问题:一是缺乏母源抗体水平监测设备,无法了解其衰减动态,若在母源抗体具备高免疫力的情况下进行疫苗接种,可能导致免疫耐受性;二是操作过程不规范,没有对疫苗注射器消毒,或者消毒药品选择和使用不当,疫苗注射部位不准确,疫苗注射剂量不当,免疫时期不当等。

3 猪瘟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3.1 常规疫苗

目前应用的常规疫苗主要包括中国兔化弱毒疫苗、日本GPE疫苗和法国的Thiverval 疫苗,是由野生型猪瘟病毒经人工驯化而得到的弱毒疫苗,可以有效应对不同猪瘟病毒的突变株,对于控制猪瘟的流行具有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弱毒疫苗对保存和运输温度、免疫程序和时机具有较高要求,同时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且诱导产生的抗体与野生毒株诱导产生的抗体因极其相似而无法区别,需要研制新型猪瘟病毒疫苗。

3.2 基因工程疫苗

目前常用的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活载体重组疫苗、DNA疫苗等。从猪瘟病毒中提取一种或几种抗原物质,或者通过保护性抗原体外表达或者抗原物质支撑的亚单位疫苗不具有感染性,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强和无须灭活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利用基因克隆重组技术获得的活载体重组疫苗,以及通过重组质粒导入动物体的核酸(DNA)疫苗,改变了传统的弱毒疫苗研究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防治猪瘟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疫苗,而猪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与临床症状的非典型性致使猪瘟防治的困难加大。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基因工程猪瘟疫苗的研究师当前研究的热点,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创新肯定能够为猪瘟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1]朱良全,彭隽,王栋.猪瘟疫苗研究进展及我国传统疫苗的研究现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5,39(4):33-37.

[2]阎晓红.猪瘟临床新特征及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80.

猜你喜欢

养猪场免疫力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规模养猪场必备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分析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