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棘球蚴病的防治措施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囊尾蚴终末绦虫

(重庆市巫山县畜牧兽医局,重庆 404700)

近年来,山羊产业发展迅速,规模羊场增多,引种频繁,山羊疾病也越趋复杂,其中螨、肝片吸虫、绦虫等寄生虫病的危害也不可小视。本文拟对绦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和防治措施做些简要介绍,供从业人员参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动物体内时均形成囊泡,故称囊尾蚴病。羊的囊尾蚴病分三种:多头蚴病、棘球蚴病和细颈囊尾蚴病。多头蚴病又称脑棘球蚴病,棘球蚴病又称棘球蚴病,细颈囊尾蚴病又称“水铃铛”“水铃子”。由于细颈囊尾蚴病见于屠宰动物,临床无明显症状,本文不作介绍。

1 多头蚴病(脑棘球蚴病)

俗称“羊转头疯”,是由多头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是多头绦虫的中间宿主,因吃下含多头绦虫卵的饲草饲料而受到感染,虫卵在羊体内发育为蚴虫,蚴虫移行至脑部,发育为囊状虫体(乳白色半透明囊泡,小至豌豆,大到鸡蛋),压迫脑组织,使病羊出现神经症状甚至死亡,表现沉郁、转圈、歪头、头抵障碍物等现象。

【临床症状】由于脑包虫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症状。在大脑某半球有寄生虫的病羊表现为向同侧作转圈运动,对侧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大脑正前部有寄生虫的病羊表现羊头下垂向前做直线运动,遇到障碍物时顶住不动;大脑后部有寄生虫时,表现为头高举或做后退运动,甚至倒地不起,常伴强直性痉挛;小脑有寄生虫的病羊表现为病羊站立或运动常失去平衡,共济失调,易跌倒,对外界干扰和音响易惊恐;寄生在脊髓时,表现步伐不稳,后肢麻痹等症状,当膀胱括约肌发生麻痹时,则出现尿失禁。虫体越大,症状越明显。

此外,病羊还表现食欲减退,甚至消失,体重渐轻,显著消瘦、衰弱,常在数次发病后或陷于恶病质而死亡。急性死亡的羊常有脑膜炎和脑炎病变。

【防治】(1)加强兽医卫生检验,对有病的羊头或脏器一律深埋或烧毁,严禁用来喂犬和随便丢弃,防止野犬等终末宿主食入后传播此病,定期给狗等肉食动物驱虫,驱虫后,对狗等肉食动物粪便集中处理;饲草、饮水防止被犬粪污染;禁止羊、犬混养;(2)按照免疫程序注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亚单位疫苗(重庆奥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3)早期病例可用吡喹酮治疗,按50mg/kg/d内服,连用5d可杀死脑包虫。晚期病例宜手术摘除,也可直接用注射针头刺入囊内抽出囊液,然后注入75%酒精1ml。

2 棘球蚴病(棘球蚴病)

由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牛、马、猪、骆驼及人的肝脏、肺脏等脏器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成虫以肉食兽为终末宿主,寄生于犬、狼等动物的小肠内。

【临床症状】 棘球蚴病轻度和感染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的羊被毛逆立,时常脱毛,营养不良,消瘦,因患病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不一,肺部感染时有明显的咳嗽、呼吸困难症状,病羊往往卧地,不愿起立。剖检病变主要见于虫体经常寄生的肝脏和肺脏,表面凹凸不平,重量增大,有数量不等的棘球蚴囊泡凸起,肝脏、肺脏实质中存在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棘球蚴包囊,囊内含有大量液体,除不育囊外,囊液沉淀后,即可见大量的包囊砂。有时棘球蚴发生钙化和化脓。此外,在脾脏、肾脏、脑、脊椎管、肌肉及皮下,偶可见有棘球蚴寄生。

【防治】 预防同脑棘球蚴病。治疗用吡喹酮,按25~30mg/kg/d内服,连用5d;或阿苯达唑,按每天90mg/kg体重内服,连用2d。

猜你喜欢

囊尾蚴终末绦虫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的预测价值
牛囊尾蚴病的卫生检疫研究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猪囊尾蚴病的防治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