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布氏杆菌病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牛群传染氏杆菌

(莒县畜牧兽医局龙山畜牧兽医站,山东莒县 276519)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疾病,在牛饲养的过程中,如果牛群中出现该疾病,一定要及时隔离病牛,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避免疾病的大范围暴发。否则,该疾病不仅会出现在牛群之中,还会传染养殖人员,严重时也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可见,布氏杆菌病的出现不仅仅会造成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损失,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所以,养殖人员要做好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对牛的健康情况多加注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进而将危害控制在最低。

1 牛布氏杆菌病概述

牛、羊、猪都易感染布氏杆菌病,患病后,母畜会出现传染性流产现象。如果人类食用带菌食物或病畜肉也有可能感染该疾病。我国曾经暴发过这类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这种疾病会率先感染家畜,不同年龄的家畜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母牛感染后会出现流产、死胎等症状,流产后排除的分泌物和羊水中会包含大量布氏杆菌,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消毒工作,造成该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会很大。此外,母牛的皮毛、粪便、母乳中也会混有病菌,如果饲养人员与其接触,很有可能会吸入空气中的病菌,进而造成感染。暴发该疾病的人群普遍在三十岁以上。人类出现该疾病后,皮肤、消化系统均有可能受到损伤。首先,吞噬细胞会进入淋巴结,而后进行繁殖和生长,大约三周,该病菌可能进入血液,进而引发菌血症。不仅如此,布氏杆菌也很容易引起人体过敏,进而导致各类疾病的出现。一部分人会出现关节病变,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关节炎。可见,布氏杆菌病的流行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损害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养殖场要加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 牛布氏杆菌病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

2.1 流行特点

该病菌的传播渠道广泛,主要传染源有两种,一种是病牛传染,另一种是带菌牛传染。如果公牛患有该疾病,其排泄物、分泌物中均有可能出现该病菌,患病母牛的羊水、胎盘等会含有该病菌。在排泄的过程中,该病菌会漂浮到空气中,通过空气流动等方式进行传播,污染周边环境,最终使该处成为疫病发源地。该病菌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如果使用污染的饲料、水源等就会有可能感染该疾病。此外,皮肤、呼吸道等器官也会感染该疾病,进而造成过敏等问题的出现。除了直接接触病牛和带病菌的食物、空气之外,该病菌也有可能进行间接性的传染。如携带病菌的蚊虫也会传播该疾病,进而造成牛群的大量传染。

从传播季节角度来看,该疾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其普遍出现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如果牛棚消毒和清扫不及时且牛群有营养不良的问题,该疾病就很有可能出现。通常犊牛和老年很少感染该疾病,成年牛和母牛感染该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怀孕母牛患病后会出现流产等现象,但多次流产后,母牛的流产率会下降。有些患病牛能够在不治疗的条件下自然康复,但它的体内仍旧会残留病菌,并且伴随着它的排泄物,病菌会出现在外界,最终传染其他牛。

2.2 临床症状

该疾病的潜伏期比能不明确,普遍在15~180d之间。患有该疾病的母牛会在怀孕5个月左右出现流产或生产死胎的现象,即使犊牛顺利生产,其身体也会比较虚弱。这种情况通常指出现在母牛患病后的首胎,第二胎基本不会出现流产等问题。出现流产状况之前的3d,母牛会有明显的分娩预兆,其阴唇和引导黏膜会出现红肿现象,阴道内有浅褐色的黏液流出,排除的液体会伴随腥臭气味。也有一部分母牛会出现子宫内膜炎、软巢囊肿等问题,最终造成母牛的不孕不育。如果是公牛患有该疾病,其会引发睾丸炎、睾丸肿大等问题。由于睾丸上缩疼痛,公牛的行走会产生困难,长期呈拱背的姿态,其食欲会日渐消减,严重时公牛会失去配种能力。其外,关节炎、支气管炎也是常见的由该疾病引发的疾病。

3 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

3.1 细菌学诊断

该诊断方法主要通过观察流产胎儿、分泌物、乳汁中的细菌进行判断,具体诊断方式如下:首先,牛患有该疾病并出现流产问题时,其胎盘绒毛膜附近会存在大量布氏杆菌,水肿区边缘数量尤为明显。获取胎盘组织制作涂片,采用染色法进行镜检,如果在皮细胞上发现病菌,则说明该牛患有疾病。有时在细胞外部也有可能发现病菌;其次,初步诊断完成之后,还要对流产胎儿的胃液、分泌物进行检查,采用直接培养的方式进行病菌分离。举例说明,检验胎儿胃液时,可以在马丁琼脂斜面上进行材料的接种。如果对牛奶或分泌物进行检验,可以采用培养基的方式检验,选用放线菌酮100mg、杆菌肽2500万IU、乙种多粘菌素600万IU放入马丁琼脂中。培养基制作完成后,要立刻进行平皿的倾注。通常,牛奶中所含病菌会伴随着牛奶上浮,所以可以采用分离培养的方式进行奶皮的检验,这种方式成功率较大。此外,接种豚鼠也是一种常见的检验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杂菌污染病理材料。可以用胎儿组织或牛奶作为接种材料,注射方式为皮下注射。在接种完成后的5周内,根据豚鼠的接种情况剖杀豚鼠,去淋巴结培养。如果豚鼠出现变态反应即为感染。

3.2 血清学诊断

目前,我国有两种诊断该疾病的方法,一种是凝聚反应,另一种是变态反应。比较常见的方法是试管凝集试验,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其凝集抗原完全符合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要求,能够进行布氏杆菌病的有效诊断。然而,凝集试验也存在缺陷,如果某地区牛群没有出现该疾病,则很有可能感染其他疾病,进而出现特异反应。为了消除试验中的问题,可以采用加热抑制试验、酸性布氏杆菌抗原试验、利凡诺尔试验等方法。

4 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该疾病并没有效果明显的治疗药物,所以目前主要以预防检疫为主。其预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做好牛棚的消毒工作,可以选用石灰乳进行消毒,消毒要全面彻底。及时处理患病牛的排泄物,避免病菌的传播;其次,定期进行牛群检疫,如果发现患病牛,要即使进行隔离或扑杀,从根源上消除传染的可能性,尽可能避免引种行为,如果需要引种,一定要对引入种牛进行隔离观察和健康检疫,确保种牛没有携带任何病菌后才可以将其放入牛群。通常,隔离时间在两个月左右,可以采取血凝集的方式进行检疫;最后,注重免疫接种,疫苗的接种要定期进行,常见的注射疫苗有布氏杆菌病猪型2号菌苗、羊型5号菌苗、S19号菌苗,其保护器分别是2年和1年。注射方式普遍为皮下注射。该疾病治疗成本相对较高,如果是一般牛类感染,可以选择淘汰病牛。如果患病牛价值较高,要及时隔离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治疗方式和用药剂量要听取专业兽医的意见,饲养人员不得擅自用药。

5 结语

综上所述,牛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该病菌的传播渠道广泛,且没有效果明显的治疗药物,该病流行不仅损害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发现牛群中出现该疾病,一定要及时隔离病牛,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避免疾病的大范围暴发。

[1]单连晓.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7,38(1):32-33.

[2]郭伟勇.牛布氏杆菌病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5,(10):102-103.

[3]林洁.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与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3):88-89.

猜你喜欢

牛群传染氏杆菌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传染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