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主流媒体的整装出发
——写在中国电视六十年
2018-01-25时统宇
时统宇
国运昌,则电视兴。
对于已经风雨兼程了六十年的中国电视来说,“花甲”之年的标志性事件莫过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诞生。由此,中国电视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正如一切创造都是从不满足现状开始,一切创造也都是历史的延续。中国电视六十年的发展变化所经历的一切,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六十年来的磨难与新生、忧伤与欢乐、希冀与失望、光荣与梦想。“流年花甲延岁月,永葆初心步印痕。”中国电视六十年那些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都是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事业中获得的,都是我们十分宝贵的财富。
因此,当我们站在中国电视六十年这个重大历史节点上,一种巨大的历史感不禁油然而生——国运昌,则电视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这是中国电视发展与繁荣的根本保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广播电视台,首先应当担当起建立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新模式、引领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方向的重任。国家广播电视台的视野应当开阔而非狭隘,事业应当开放而非封闭,目标应当长远而非短浅,节目应当高精丰富而非低俗单一,管理应当有序而非混乱。一句话,国家广播电视台应当对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有较大贡献。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成立,正是为做出这种贡献提供了顶层设计和体制保证。
对中国电视六十年的最好纪念,就是要坚持新闻立台的原则不动摇,确保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时代最强音。站在国家媒体的高度上,将习总书记的思想放在时代的背景下进行浓墨重彩的“大特写式”的勾画,精心打造了“头条工程”和“央视快评”。特别是围绕领袖报道量身定做推出时政评论产品“央视快评”,以“两微一端”作为第一落脚点发声,从文字形式出发,让文字评论成为融媒体时代央视新闻宣传的新品种。“央视快评”重视出手的速度、观察的锐度、立论的高度、言语的精度,在互联网时代时政评论追求“快精准”,被誉为时政评论的“轻骑兵”。“央视快评”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创新为要的一个代表性新闻产品,也是推进融媒体战略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对中国电视六十年的最好纪念,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打造总台精品节目集群,彰显中国电视的文化自信。近年来,在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异军突起中,中央电视台成为此类节目最大的出品方和集散地,这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而且对有效遏止电视的过度娱乐化倾向,提升电视文化的发展质量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朗读者》《经典咏流传》《挑战不可能》《等着我》《记住乡愁》等优秀节目,《感恩中国》《信·中国》等一大批创新类节目,《不朽的马克思》等纪录片,“寻找最美”“感动中国人物”“法治人物”“科技创新人物”“体坛风云人物”“中华之光年度人物”等评选,以及春晚、六一晚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系列、《东方主战场》“心连心”慰问演出等贯穿中国梦和核心价值观的节目和活动,引发社会强烈共鸣。
对中国电视六十年的最好纪念,就是要加快融合传播的步伐,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平台,着力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中央提出的“一体两翼”要求,中央电视台坚持“电视主打、移动优先、融合传播”,建成启用融媒中心,融合传播迈出重要步伐。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中央三大台基础上组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处于中国广播电视第一方阵的这支国家队已经整装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电视必将开启又一个全新的六十年。
时统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新闻事业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