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牦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去势氏杆菌牦牛

(海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海南州 813000)

1 引种

不从疫区引进牦牛,引进牛只产地均与本合作社签订引进协议。引进牦牛,从具有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牦牛场引进,并第一时间进行检疫。引进的犊牛,隔离观察至少30~45天,经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确定为健康合格后,入群生产使用。

2 饲养管理

牦牛养殖方式以自然放牧和补饲为主。

2.1 组群

生产母牛、小牛和非生产牛(幼年牛、当年未孕母牛)分别组群。生产母牛每群以30~50头为一组;非生产牛以60~80头为一组;小牛一般20~30头为一组。

2.2 畜群结构

适龄母牦牛占50%,幼龄牛(1~2.5岁)约占40%左右,成年公牛占10%。

2.3 犊牛去势

公犊牛去势时间一般在1岁左右,即第二年吃上青草后进行,夏季不宜去势,因蚊蝇多易生蛆。去势聘请兽医站具有职业兽医师资格负责,去势方法有刀切法和去势钳法。刀切法:切口部位用5%的碘酒消毒后,用锋利小刀,在阴囊上做切口,切口大小以睾丸自然逸出为宜,摘除睾丸后,在伤口上涂上碘酒,并撒上消炎粉。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阴囊上部用力紧夹,将精索夹断,睾丸逐渐萎缩。此法不切伤口,不流血,无感染危险。

2.4 剪毛

牦牛抓绒剪毛多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一般生产母牛不剪毛,牦犍牛抓绒剪毛同时进行。

2.5 补饲

对一些营养差的育成小牛、妊娠母牛和犊牛在过冬时补一些青干草,使它们安全过冬。补饲时间从2月份开始,到4月底止。牦犊牛越冬时有棚舍。

2.6 牛的配种

每年6月中下旬牦牛开始发情,7~8月份为发情旺季,及时准备好配种工作。选择优良的公牛,淘汰年老质量差的公牛。公母牛比例按1:20~1:30分开。

2.7 接育犊牛

牦牛3~4月份开始产犊,将犊牛放在棚舍内,对初产牛和难产牛进行助产,犊牛出生后让其吃足奶。头胎母牛不挤奶,经产母牛未吃饱青草,产奶不多时也不挤奶,青草吃饱后可日挤奶一次。产后不挤奶,对提高牦牛质量,提高繁活率大有好处。犊牛学会吃草后,留在圈棚附近的围栏草场放牧。

2.8 犊牛的管理

犊牛半月龄起即可采食牧草,在放牧中,除分配好牧场放牧外,采用全哺乳方式哺育犊牛,使哺乳母牛尽快恢复体质,对达到6月龄哺乳期犊牛全部断奶,断奶后对体质较弱者应放牧和补饲相结合。

3 兽药的使用管理

兽药的使用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需要使用治疗用药时,要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购买,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严格遵从《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所列的和其他禁用药物或人用药物,不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作为兽药使用的药物。

4 饲料使用管理

饲料均为草山无农药施肥草料,收购青稞、干草均留有卖方签字收据单。饲草料库房通风干燥,对购进的饲料清仓后放在原先饲料的下面,禁止后面购进的饲料压在原先饲料的上面;自己调制的青干草按要求进行堆放,防止发生霉烂和变质,禁止饲喂霉烂和变质的饲草料。严禁使用违禁的饲料添加剂和动物性饲料源。

5 疫病防治

牦牛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夏秋温暖多雨季节和地势低洼易于积水的沼泽地带发病多。发生疫情时,严格封锁,控制隔离病牛,专人管理,严格搞好排泄物的处理及消毒工作,病牛用抗炭疽血清四环素等药物治疗。

牦牛布氏杆菌病: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病。牦牛、绵羊、犬、马鹿、旱獭及灰尾兔等均可感染此病。能引起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种组织发炎、坏死。以流产、不育、睾丸炎为主要特征。母牦牛感染布病后除流产外,一般没有全身性的特异症状,流产多发生在妊娠5-7个月时;公牛患布病后出现睾丸炎或附睾炎;犊牛感染后一般无症状表现。牦牛饲牧人员要加强自身的防护,特别是牦牛发情、配种、产犊季节,要搞好消毒和防疫卫生工作。

牦牛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高温、肺炎、争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故又称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1岁以上牦牛发病率较高,分为急性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以水肿型为最多。病牛往往因窒息、虚脱而死亡。病程12-36小时。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早期发现该病除隔离、消毒和尸体深埋处理外,可用抗巴氏杆菌病血清或选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预防注射用牛出血性败血症疫苗,肌肉注射4~6ml,免疫期为9个月。早期发现该病除进行隔离、消毒和尸体深埋处理外,可用高免血清、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

6 无害化处理

需要淘汰、扑杀的可疑病牛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采取措施处理,主要以无害化池处理,传染病牛尸体按国家规定处理。严禁进行出售病牛、死牛的行为。

7 生产记录档案

建立一系列相关的生产档案,确保无公害牦牛品质的可追溯性。建立牦牛的免疫程序并保存免疫记录。建立并保存牦牛全部兽药的记录。建立并保存牦牛饲料饲养记录,包括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厂家、出厂批号、投料数量,含有药物添加剂的应特别注明药物的名称、含量及休药期。建立并保存牦牛的生产记录,包括采食量、育肥时间、出栏时间、检验报告、出场记录、销售地记录,并保存三年以上。

猜你喜欢

去势氏杆菌牦牛
去势方法及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探讨仔猪去势的替代方案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生精胶囊改善雄性去势大鼠勃起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