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存栏比重畜牧业

(江苏省苏州市畜牧兽医站,江苏苏州 215128)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畜牧养殖生产的肉、蛋、奶等产品丰富了群众日常生活;畜禽粪便更是优质的有机肥料,通过农牧结合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种养平衡生态循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畜牧业都很发达。除日本外,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为60%,英国为70%,北欧一些国家为80%~90%。2016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为28.3%[1](2016年江苏省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为18.4%,2016年苏州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为8.8%)。

随着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规模化趋势日益凸现。养殖户养殖规模扩大,其中养猪户数减少,生猪饲养资源逐步集中,中等规模生产场户在规模化养殖中的数量和产量比重不断上升,这是近几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也是未来发展的走向。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体来看,专业户和中等规模户是中国未来畜牧业的主力。

2016年,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56%[1],百姓消费的肉蛋奶大半都是规模养殖场生产出来。但规模养殖场在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确实也产生了相当规模的粪污。

1 全省畜牧规模养殖结构调整优化

1.1 全省畜牧规模化发展

全省畜牧规模化养殖调整迅速。从行业统计汇总数据看,到2017年底全省共有规模养殖场91116个。同比减少19747个,其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减少11882个,占减少总数60%,畜禽生产向大中型规模养殖场转变(规模场户标准:县级规模为:生猪出栏50~499头、肉禽出栏2000~19999只、蛋禽存栏500~1999只、奶牛存栏20-99头。市级规模为:生猪出栏500~1999头、肉禽出栏20000~49999只、蛋禽存栏2000~9999只、奶牛存栏100~299头。省级规模为:生猪出栏大于2000头、肉禽出栏大于50000只、蛋禽存栏大于10000只、奶牛存栏大于300头。)。

(1)生猪规模养殖情况,生猪规模场57693个,合计出栏3241万头(业务数据统计口径,下同),规模比重达91.5%,其中大中型规模比重为69%。

(2)肉禽规模养殖情况,肉禽规模场12952个,合计出栏63192万只,规模比重为89%,其中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80%。

(3)蛋禽规模养殖情况,蛋禽规模场20219个,合计存栏16175.51万只,规模比重为91%,其中大中型规模比重达89%。

(4)奶牛规模养殖情况,奶牛规模场252个,合计存栏16.5万头,规模比重为96%,其中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为95%。

1.2 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2017年全省同步开展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三项创建”,形成政府、部门、养殖场三方联动共创格局,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全省共创建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207个,累计2281个;创建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5个,累计171个;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3个,其中部级2个,省级1个。

2 苏州畜禽养殖规模调整现状

2.1 苏州畜牧规模化发展

畜禽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苏州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底全市共有规模养殖场1700个(其中省级规模场76个,市级规模场244个,县级规模场1381个)。同比减少1261个,减少总数42%,其中小规模户退出较多。

(1)生猪规模养殖情况,生猪规模场1357个,合计出栏62.4万头(业务数据统计口径,下同),规模比重达83.51%,其中大中型规模比重为62.29%。

(2)肉禽规模养殖情况,肉禽规模场129个,合计出栏906.27万只,规模比重为91.01%,其中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82.63%。

(3)蛋禽规模养殖情况,蛋禽规模场195个,合计存栏122.3万只,规模比重为88.93%,其中大中型规模比重达79%。

(4)奶牛规模养殖情况,奶牛规模场19个,合计存栏1.54万头,规模比重为100%,其中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为98.84%。

2.2 畜牧业绿色发展不断提升

2017年全市继续开展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由市农委、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养殖场三方联动共创,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全市累计创建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39个;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个。

3 苏州畜禽养殖治理

全市开展畜禽养殖治理以来,苏州行业统计从2015年到2017年全市累计关停各类规模养殖场户6600多个。仅2017年全市养殖污染治理县级财政投入资金3.2亿元,非禁养区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户1510个,关停面积52.65万m2,生猪养殖减少16.86万头,规模养殖场户数量大幅下降到210个左右。

4 苏州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生态环境保护与市场保供相矛盾,畜牧业发展仍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苏州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江苏省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定和要求,政府加大畜禽养殖粪污防治力度,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畜禽规模养殖大幅减少,畜牧业发展面临空前困难,暂入转型调整期。另一方面,苏州社会经济发达,人口近1062万,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巨大,随着地产畜禽产品产出减少,市场保供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4.2 禁限养区划定,用于养殖的区域及土地资源极少

苏州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大小湖泊300多个(指面积3.33hm2以上),河道2万多条,全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5%,土地稀缺。随着城市开发、农田保护、养殖污染环境治理等工作的开展,用于养殖空间受限。2016年全市畜禽禁养限养区划定方案全部完成并通过了省环保厅技术审核。依据此文件苏州市共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5303km2、限养区1823km2,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分别超过了六成和二成。

4.3 畜牧业规模生产比重较低

苏州市规模养殖场户大中型规模比重偏低,且规模养殖场户中标准化程度高的规模养殖场少,畜禽养殖中散、乱、脏现象依然存在,散户养殖治理难度较大,推进缓慢。

4.4 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

苏州养殖相对分散,部分大型养殖场粪便污水处理设施能处理排污问题,有的还配套适量土地进行消纳,但是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的粪便及污水不便集中处理,规模场户自身消纳难度相对较大,粪便资源化利用较低,自身处理工艺简单落后,甚至直接排放入河道造成河道面源污染。

4.5 养殖生产各要素配置不完善

土地、资金、环保以及技术服务是制约畜牧业发展主要因素。养殖用地矛盾突出,养殖用地乡镇没有规划预留,养户主要租赁村集体用地或农户自用地兴办养殖;养殖贷款难(没有土地证、房产证等),程序复杂(需要进行反担保),资金额度不能灵活使用(如不像公务员办理的白领通等业务,设定额度,随借随还)难以满足规模畜牧业发展需要。养殖污染治理资金缺乏,各别市区畜禽养殖关停赔偿矛盾显现。

4.6 畜禽产品安全仍存风险

畜禽规模场户饲养方式落后,生产监管难度大,违法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控制。

4.7 畜牧“三品”数量少

畜禽规模场户进行畜禽品牌“三品”认证数量很少,多数规模养殖场户自主品牌意识不强。部分是设施设备落后,硬件条件不足;部分是规模生产能力太小;还有的农户根本没有品牌意识,仅开展初级生产上市。

5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 规划预留养殖用地

要充分认识到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在禁养区外合理预留养殖用地,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用地保障。新建畜禽养殖企业要以农牧结合,种养平衡,以地定畜的原则设定养殖规模。

5.2 制定畜牧业扶持政策

发挥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畜牧业的扶持,增强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体系服务,出台更有效的政策,加快地方优质畜禽良种繁育推广,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促进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实施乡村镇兴、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5.3 发展绿色畜牧业

积极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业发展要以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为指导,走现代化绿色畜牧业发展之路,推广地方特色优质畜禽品种养殖,畜牧生产要坚持绿色、安全、优质。优质畜产品要开展品牌认证,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优质、品牌化的畜产品。

5.4 做好生态畜牧业示范推广

要依据苏州江南水网地区特点,资源情况,按照区域畜牧业发展规划,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合理布局,建设有一定特色、适度规模、一定效益的示范点,促进苏州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合编).中国畜牧业统计2016[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存栏比重畜牧业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映像畜牧业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