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江城县草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江城农牧民草地

(云南省江城县畜牧工作站,云南江城 665900)

1 江城县草地资源的现状

1.1 天然草地资源现状

据江城县1983年天然草地资源调查结果,江城县天然草原面积15.4万hm2,江城县草原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500m区间,共有10.12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72.1%,草原坡度主要集中在15°~25°和25°~35°两个区间,有10.35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73.8%;热性草丛草原12.19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86%;热性灌草丛草原1.72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12%;干热稀树灌草丛草原0.12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0.2%。

2004年草山调查结果:县境内天然草地只有8.49万hm2,减少了44.8%,其中:可利用的草地资源仅6.98万hm2,减少50.3%。2008年6月30日止,经畜牧部门再次调查其结果是:可利用的天然草山仅有1.54万hm2,均呈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区。2013年3月,据各乡镇统计,县境内现有可利用的草山面积为0.82万hm2。

1.2 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建设情况

江城县的人工草地及改良草地建设工作始于1991年,由政府划出1333.33hm2草场作为试点在勐烈镇大寨村实施,人工草地种植33.33hm2,改良草地133.33hm2;2007年《天然草原恢复建设项目》在江城县曲水乡坝伞村实施,人工草地建设33.33hm2,改良天然草原500hm2,但由于草地“三权”不确定、农民意识淡薄和产业竞争下未能全部保留下来。2008年至2015年通过《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肉牛产业项目》《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人工草地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等项目实施,建设了人工草地0.47万hm2,改良草地0.27万hm2。

1.3 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

秸秆畜牧业是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江城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作物秸秆种类多且数量巨大。仅以玉米、稻谷、蔗梢几种秸秆计算,全县年产量即达10~13万t,即可承载4.5万个羊单位以上。目前全县秸秆利用率低且利用方式原始,有待大力推广青贮、氨化、青贮包膜等秸秆科学利用技术。

2 江城草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的竞争下,造成草地面积逐步减少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林业、茶叶、橡胶、香蕉等大力发展,对83年划定的牧场可以随意开发利用,发放的“牧场使用证”更多没有发挥出其应拥有的法律效力。加之当地农民意识上淡薄,只看眼前经济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荒山租赁完了、开发完了,对牧场随意开垦或租赁,造成草原生态严重破坏,草地面积逐步减少。

2.2 自然因素下,使草山面积急剧退化

江城县的气候,适宜各种植物的迅速繁衍生长,但矮小的草本植物与高大的林木竞争下,逐步被树林、灌木所侵占,在没有人为的保护下,天然草地三至五年内便成林。同时,生命力极强的有毒有害植物的侵入,如飞机草、紫茎泽兰、白蒿、蕨类等,造成可食性牧草产量急剧下降,丧失牧用价值,使草山面积急剧退化。

2.3 天然草地超载过牧严重,草畜矛盾尖锐

据测算,江城县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5.4万个羊单位,而实际饲养量约为18.7万个羊单位,超载率高达21.43%,由于草地不堪重负,牲畜补饲水平只能满足正常需求的1/3。而当地农民对天然草地只利用不管理,靠天吃饭,有草放牧,无草减畜或改行,对青贮氨化推广利用认识不足或不利用,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现象仍未根本上得到解决,草畜矛盾依然尖锐。

3 江城县草地保护的建议

3.1 加强宣传,充分认识草山的作用与功能

(1)从保护生态环境上讲,草地与森林一样具有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物多样性等众多方面的功能。

(2)从生态平衡上讲,草地养育了许多珍稀的动物,促进了多种食物链,保持着生态的平衡。80年代末前,江城县主要野生动物有老虎、蟒蛇、熊、穿山甲等。到90年代后由于天然草地的严重退化,草地成林、人为的过度开发利用等,破坏了生态环境,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到越南、老挝等境外自然草地资源宽阔的地方,造成江城县草原生态平衡严重破坏。

(3)从循环经济上来讲,草→草食畜→畜粪→农作物、林地、经济作物、草等共同循环发展,低成本的草通过草食畜过腹后产生的畜粪(有机肥)来取代化肥,属再生资源,对环境没有污染,对经济、生态和社会所产生的效益由此可见。

(4)从旅游的角度上讲,人们喜欢停留在宽阔的草原上观看风景,而对于阴森恐怖的森林,望而止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林有草有动物是旅游的最佳理想之地。

3.2 着力转型升级生产方式,减轻草原承载能力

严格开展载畜量核定工作,以草定畜,贯彻“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畜牧业发展战略,建设高效益、高标准人多年生工草地和改良草地,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利用、饲草料加工精喂等技术。引导牧民转型升级生产方式,向舍饲、半舍饲方式转变,达到草畜平衡,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生态保护和谐发展。

3.3 政府主导,农牧民主体的原则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施策、保障投入、统筹协调组织。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增加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农牧民的主体作用,让农牧民群众自愿承担起草原主人翁作用,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猜你喜欢

江城农牧民草地
施江城 黔阳古城
草地上的事
江城
大型原创黄梅戏《江城飞絮》
Laughing song
草地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