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廖辅叔全集》首发式暨纪念音乐会
2018-01-25吴洁
2018年6月7日上午9点,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科研处、出版社承办的《廖辅叔全集》首发式暨纪念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演奏厅隆重举行。
廖辅叔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和诗词学家。他在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史、德文翻译、诗词学等众多领域都有不凡的造诣。《廖辅叔全集》共5卷8册,约360万字,280面乐谱,承载了廖先生一生不辍耕耘为音乐事业所做的贡献。
在首发式上,院党委书记赵旻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廖辅叔全集》编辑委员会主任王次炤教授,哈尔滨音乐学院副院长陶亚兵教授等七位嘉宾先后致辞。从不同角度对廖辅叔先生的人生历程、学术风范以及全集所彰显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予以高度的评价。本次活动由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主持。参加首发仪式的还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前所长苏木教授,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宋瑾教授、汤琼教授,作曲系王震亚教授,音乐学系陈自明教授,国际交流处处长刘红柱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岩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校史馆办公室主任肖阳副教授,廖辅叔家人,挚交陈田鹤、江定仙、喻宜萱等已故老音乐家的后人,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众多老教授们及其后代,共计百余人。
赵旻书记指出,《廖辅叔全集》的编辑出版不仅丰富了艺术理论研究成果,也为音乐学学科建设夯实了基础。这部具有实用价值、学术价值的重要文献将会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王次炤教授阐述了全集的出版初衷和过程,高度赞扬了廖辅叔先生的学识、为人、品格。作为廖辅叔先生第一位博士,陶亚兵教授讲述了他随廖先生学习的点滴,对其人生历程、学术风范、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廖辅叔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苏木教授亦在发言中高度赞扬了廖先生勤奋治学的态度和汗牛充栋的学术成果,以及他在音乐史学和诗词学领域的突破与创新,肯定了《廖辅叔全集》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肖阳主任的发言围绕廖辅叔先生在国立音专时期展开,她从档案文献中梳理、归纳了廖先生在当时参与和见证的工作,并引用陈聆群教授的评价:“廖辅叔先生对于上海音乐学院而言,既是初创艰难办学时期的创业者,也是上海音乐学院发展历程中的历史见证者。”李淑琴教授则认为廖先生是一位既有古代名士风范、又有新型知识分子修养的学者。廖辅叔先生的外孙女刘君华女士代表家人向中央音乐学院、编辑委员会以及参与出版的工作人员致以诚挚感谢。她表示《廖辅叔全集》是廖先生术业专攻的心血结晶,汇集了其一生的经历和所思所想。它的出版使廖先生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精神得以继续传承。
随后,贾国平所长对《廖辅叔全集》的编辑委员会和出版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编辑委员会的顾问为于润洋,主任为王次炤,编辑委员会由伊鸿书、苏木、钟子林、贾国平、陶亚兵、黄旭东、舒咏梧、廖崇向、戴嘉枋组成,责任编辑肖琳、欧阳韫。
在赠书仪式环节,赵旻书记和王次炤教授向廖辅叔先生的家属及学院图书馆赠书,一并出席的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邢媛媛副社长、图书馆馆长何荣教授等。
《廖辅叔全集》纪念音乐会由音乐学系蒲方教授主持。她对廖辅叔先生的词作及上演的八首合唱曲、八首独唱曲做了简要的介绍。
八首合唱曲是廖辅叔先生、江定仙先生、陈田鹤先生、黄自先生为了当时的儿童和音乐教育所编配的歌曲,分别为《怀古》《亲爱》《西风的话》《萤火虫》《毕业别》《棹歌》《八一三战歌》《北洋大学(校歌)——1935年10月为建校40周年而作》。担任本次合唱的是新成立不久的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这是一支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合唱团体,团员由国内外各高等音乐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组成。另外,担任合唱指挥的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陈冰副教授,钢琴伴奏为马蓉老师。
八首独唱曲均为廖辅叔先生作词或译配之作,分别为两首男中音独唱《当我的恋人举行婚礼的日子》《香港回归有日,感赋长句》、两首男高音独唱《静境》《野玫瑰》、两首男中音独唱《前途》《假如爱是为了美丽》、两首女高音独唱《摇篮曲》《可爱的森林》。这些歌曲由米家辉、宗铆喆、祝君灿、李金栩四位声乐歌剧系学生演唱,钢琴艺术指导为简奕老师。
廖辅叔的曾外孙也现场弹奏钢琴,以表达对亲人的缅怀之情及对全集出版的祝贺之意。
最后,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本次《廖辅叔全集》首发式暨纪念音乐会圆满落幕。这部文集倾注了廖辅叔先生一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从中可感知他的艺术修养和文化魅力,探寻其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它的出版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和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