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模式的乡村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探究

2018-01-24肖楠

绿色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国内外乡村建设美丽乡村

肖楠

摘要:指出了当今发展生态环境发展是全球建设的核心以及世界的焦点,也是我国面对急剧增长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剧减的有效手段。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理念,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也是响应世界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产物。对“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两种不同模式下形成的新乡村形式进行了探讨,以期给“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些可行性启示。

关键词:国内外;模式;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1-0168-03

1 引言

“美丽乡村”是建设生产发展与环境生态、生活方式与乡村风景和谐共生的美好乡村,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各大中小企业相互投资的一个项目,同时也是学界相互讨论的一个热议课题,民众积极响应的话题。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正在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急速增加阶段,中国城市化率从2003年的36%跨越至当前的约53%。数以万计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投入到城市化建设中,但与此同时带来了相应的现实问题,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尤其是青壮年的剧减。大量劳动力的锐减导致农村建设发展建设停滞不前。出现了空村,农田无人耕的现象,为了解决农村与城市间的不平衡问题,我国在党“十八大”提出建立“美丽中国”,其中“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将世界焦点从城市逐渐转向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将新型农村建设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一个最大潜力的点。

2 “自上而下”模式及案例

2.1 政府指导的“自上而下”模式

2.1.1 “自上而下”模式

乡村建设的基本是根据自身基底情况,对症下药,找到其最合适的路径、模式、道路。由政府机构,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建设设施完善,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乡村而制定的针对该乡村自身发展需求的政策以及方针,引导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改造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共建和谐美好乡村生活,而形成的从最上级一级一级往下引导式的乡村建设为“自上而下”模式。

2.1.2 “自上而下”模式意义

“自上而下”的模式由于主要的决策者以及引导者是国家、政府及相关机构,首先,在经济方面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保证资金周转的到位,同时保证了建设工程从考察到设计最后执行过程中资金链的完整以确保工程的完整性,不会出现“烂尾”工程。太仓市沙溪镇在2010年被列为江苏省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1]。在2013年沙溪镇在旧城改造项目中教育资金的投入约为2亿元,建设沙溪人民医院总投资就高达2.8亿元,拆迁户的安置以及赔偿资金约每户90万元。高昂的资金支出,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及帮助。

其次,在制度保障方面,各相关机构研究共同制定的方针为之后项目的推进提供了保障,是一个成功的乡村建设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也是一道权利的屏障。制度方针不仅确保了基础的稳健,同时其具有的法律效益也是居民的一剂强心剂。近年来,加拿大为促进本国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其中包括提倡跨部门支持农村发展的《加拿大农村协作伙伴计划》[2]。加拿大农协合作计划是各相关机构专家多次对乡村的调研,不断探究、评价、调整出的一系列措施,加紧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联系,也为农村建设铺设了一条光明大道。

最后,在执行方面,“自上而下”的模式为项目的推进起到一个递进的作用,层层推进,有计划有指导,尽量减少了失误事件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方向的提高村民的自主意識。1970年韩国的“新村运动”由政府提出的一系列的基础设施的改建到村民的自主意识的提高,其中经历了三大阶段,跨度十年,终于扭转了韩国是一个农业落后国的国际印象。

2.2 日本“造村运动”案例

2.2.1 背景及原因

日本的农业发展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与我国农业模式上发展相似。所以两国的农田会出现农田分布不均匀,收入不平衡等现象。日本为了维护松散的农业户的权益,提高农业户的经济收入以应对未来更大、更广的市场,而在20世纪50年代发起了“造村运动”。

“造村运动”其最初目的是振兴日本农业经济发展,倡导者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他提出将理论践行才是乡村建设的核心。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高速工业化时期,“造村运动”的核心组织——日本农协,一个政治产物,对于凝聚群众力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2.2 “造村运动”三阶段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分为三阶段对乡村地区进行建设。

第一阶段新农村的建设,是在政府的提倡以及推动下稳步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经济收入,维护农业户权益平衡与城市之间的差异。日本农协便是第一阶段的产物,农协作为一支具有政治力量的组织,通过政治手段不断提高对粮食(主要是大米)的收购价格,还促进了政府对农田基本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3],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新的基本农业设施加速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第二阶段,在政府带动和支持下,日本乡村的农业经济得到改善,为之后的改造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紧随其后,相关社会人士,包括政府相关的机构专家、各学界专家以及社会机构都参与到探寻乡村与乡村之间的差异性,挖掘乡村的特色产业,其中最为出名就是“一村一品”。

第三阶段,在政府的经济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取得一系列的丰硕果实的基础下,便将焦点关注于乡村村民的培育上,村民自发的投入乡村建设中,将本已失去的青年力量重新挽留回来,也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共建美好乡村的建设的事业中。

3 “自下而上”模式及案例

3.1 村民自主的“自下而上”模式

3.1.1 “自下而上”模式

相反,相对于“自上而下”模式的“自下而上”模式则是以该村庄的基本情况为基石,以村民的内心诉求为核心,村民自主自发进行家园改造,从而唤醒社会各界人士对于该地的重视,呼吁各领域人士一起共同加入到乡村建设中,这样由人民群众自发努力提倡,慢慢循序渐进向更广层面领域发展,后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共同促进社会发展的乡村建设模式为“自下而上”的模式。

3.1.2 “自下而上”模式的意义

“自上而下”模式是由政府直接的干预下发展乡村建设的,缺少农民的自主参与,易导致乡村建设出现建设与村民需求脱节的现象,缺乏主体性。“自下而上”模式的形成是将政府唯一干预变成村民主导,政府干预为辅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在建设中,村民对于自身生活的地方更加了解,了解当地的风俗,当地的人情,当地的特色,所以在挖掘乡村特色环节村民具有更加权威的发言权,将乡村的特色资源提炼,结合社会专业人士的再创作,形成当地特有的人文景观。“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不易出现各商业机构利益的相互连接,能更好的体现乡村的特色文化。

3.2 台湾农村社区的再造案例

3.2.1 案例背景及原因

作为海峡对岸台湾的乡村建设对大陆最具有启示意义。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中华文化,先后都在经历着工业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转型,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台湾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全球脚步,不断地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稳固农业在台湾地区的基础地位。1968~1986年后,台湾的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成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4]。此时,台湾出现了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依附经济发展的乡村建设。然而,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成果,反而加剧了城乡差异,出现农业负增长。农业生产占台湾生产净值的比率从1952年的35.9%至1964年降为28.22%,1972年降至14.21%,1982年降至8.7%[5]。随之而后的1990年初,台湾经济形态由工业为主导转变为由服务业为主导,在此期间,出现了以乡村为中心,农民为主体,从寻求目标与需求,整合乡村组织,挖掘乡村价值,培育在地人力等方面重构乡村建设秩序,“自下而上”地推动乡村建设的“三农政策”。

3.2.2 社区再造阶段——以台湾土沟村为例

台湾土沟村位于台南市后壁区的一个偏僻且经济落后的农村,全村共有430户,总人口约1700人,大多是留守的老人以及儿童,劳动力缺乏。为了跟上台湾整体的发展速度,土沟村响应了1994年台湾推动社区总体营造政策,走上实现复兴乡村的建设洪流中。

第一阶段,村民自发组织以文化为主导方向的文化营造协会。“土沟文化营造协会”的核心宗旨是,集合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力量,共同通过对土沟村文化的复兴,从而实现对土沟村整体的乡村改造。

第二阶段,提升土沟村民的自我复兴意识。“土沟文化营造协会”是村民与村民、村民与外界人士之间沟通的一架桥梁,也是土沟文化的载体。在土沟村的乡村建设中,村民之间相互沟通,挖掘共同的回忆,发觉本村的价值。村民凝聚各村民思想的过程中,将思想付诸行动,自发组织了:寻找老牛车、绿色隧道景观道路营造、中央公园营造等活动,大大提升了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将村民的记忆共同组织起来,唤醒自身对于村庄的热爱,让村庄的价值得以体现。

第三阶段,社会各界的重视。由于村民自身的意识提升,使土沟村的复兴得到很好的发展。于是,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目光。例如2004年台南大学艺术研究所一批对乡村建设感兴趣的大学生进入到土沟村深入调研并进行创作。通过创作手段,将土沟村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具象化,以土沟村最后一只水牛为载体,不断进行艺术空间的创作。不仅仅是年轻的大学生力量,一些艺术界的当代艺术家将土沟村作为他们创作灵感的发源地,将村民的房舍当作画廊,或者仓库改造成画室,再此进行文化与自然的创作之旅。

4 对“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启示

无论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外乡村建设的案例,还是以我国台湾为代表的案例,都体现了一个重点:无论处于乡村建设的哪一个阶段,人——村民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以村民价值为导向的乡村建设可以以下3个方面阐述。

(1)政府与村民之间,应当建设基础设施,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是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段,但由于现阶段我国乡村建设过于追求高、大、上将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市政府机关以及进行商业经营的场所,而忽略了建设提高村民自我意识的基础设施。要将错误的表面功夫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将建设资金合理分配,建设有利于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村民基础设施,如增加村民知识储备,培养村民技术的学校;培养村民之间文化羁绊的公共场所;提高村民身体素质的体育设施。由此,才可从根本上为乡村建设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引进高质量的技术,发挥高水平的能力。当村民从只会埋头苦干种地的庄稼人通过学习以及政府培养,成为一个新型农民时,便会出现自主创业的人群、多元化的组织,村庄的经济效益便会提高。

(2)村民与村民之间,应当保护地方文化,凝聚村民回忆。村民是乡村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乡村建设的被服务者。所以,在乡村建设中不可忽视村民之间的联系。只有使村民自我意识提高,才能真正地建立起一个美好的乡村环境。在学习教育过程中,一步步激发村民的回忆,引导村民挖掘对于家园的记忆,从而自发组织起一股保护家园文化的协会。在建设中,村民与村民之间可以在协会中发表自己的意愿,積极参与建设事业。同时,可自发动手参与到项目中,增加与家园的感情。协会可定期组织体现当地文化的活动,并举行互动式的比赛,增加村民之间的互动,也可形成良性竞争。

(3)社会与村民之间,应鼓励社会人群参与,共创美丽乡村。集社会各领域人才的思想,可以加快乡村间合的脚步。例如,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将此作为一个检验自己知识的锻炼场。多样的专业,新型人才,一旦他们的努力成果被认可,便会对当地产生感情,从而带动另一波创业力量。

5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对某一块土地的改造,还承载着体现文化、地域风俗和当地的社会生活的作用,从而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通过一些对比,得出三方面的启示,希望可以通过文中的案例以及启示,拓展进一步的乡村建设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三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徐璞英,国外农村建设的有关经验和做法[J].资料通讯,2016(4):51~52.

[3]陈晓玲.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的历程与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5(7)1142—143.

[4]刘宁刚,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林业建设[J].绿色科技,2005(5):157—158.

[5]韦春嫒,陈科生,乡村绿色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实践与应用探讨:以鹿寨县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为例[J].绿色科技,2016(22):10 ~l2.

猜你喜欢

国内外乡村建设美丽乡村
国内外眼视光学对比研究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