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发
2018-01-24胡根柱李万鹏赵东铭叶露莹
胡根柱 李万鹏 赵东铭 叶露莹
摘要: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扎根于本土,是适应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瑰宝。在社会高速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中国古典园林也需要不断继承与创新,才能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并得以健康发展。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观与当代社会生态文明观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设计理念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中国古典园林的内在理念与山水城市之间的构建关系。希望能通过深入的探究,让中国古典园林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继承;自然;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1-0092-03
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再到“十八大”明确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1],接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足可见我国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但要想将生态文明理念应用于城镇建设中,首要一步就是在城镇规划设计的同时,合理使用城市自身的山水条件,最大程度体现本于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早在1990年,钱学森先生就提出过要将整个城市建设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结合起来[2],可见,中国的古典园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下为当代的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思路。但当代高楼林立的城市格局又与当时的建筑体量格格不入[3],所以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中国古典园林必须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求健康发展,方能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2 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与生态文明观
中国古典园林讲求“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君子比德”及“天人合一”等思想境界,强调人在改造自然时要遵循自然之法,使人与自然相处时达到一定的平衡与和谐。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结合人工创造的地形地貌将自然界中的鬼斧神工,写意地浓缩于咫尺之间。所以说中国古典园林就是自然的小型化,是融入了造园者感情和价值观、一个由地形、山水、花木、园林建筑等造园要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品,是极富诗情画意和人文意趣的一幅自然山水画卷[4]。
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是体现人本思想的生态观,主要表现在中国古典园林在规划、设计等阶段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5]。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中所蕴含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营建园林时如何体现与环境和谐相处,如何使园林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然景观的情趣等。中国的古典园林所强调的自然性,其内涵是崇尚自然的天成之美,追求园内景致与人的情致相互融合的意境美,体现古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无论是造园大家还是园主人都纷纷选择师法自然,在天然山水和诗画意境中探寻真谛,来营造一个模山范水又具人文意趣的园林环境[5]。中国古典园林的兴起和传承,体现了当时造园匠人学习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匠心,浸透着他们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园林内外环境的稳定的决心[6]。
生态文明观是建立在人与自然间的平等、协同、互惠互利关系下的生态观。在思想上,从原先的只考虑人的因素而忽视自然的“天人相分”向现阶段既要考虑人的因素又考虑生态因素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转变;经济上,由简单追求GDP增长导向型转变为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统筹兼顾型的生态观;技术上,由原先的一味追求城市高速发展再到将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协同发展,这些转变都是新型的生态文明观的体现[7]。生态文明观体现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并非简单片面的强调以人为中心,而是在人 自然社会的多元复合体框架下思考其内在协调的适应与发展理念,多元地将三者结合起来,这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条件[8]。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生产力摆在了突出位置,同时还强调人类要遵循和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即使是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必须综合考虑环境整体的承载力,划分出生态红线,不可过度性开发,这是真正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必备条件。
古典园林生态观其内在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等理念与现阶段我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观有许多相通之处,都反应了两者在对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的相似看法。中国古典园林中所包含的生态理念与现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互结合,对引领和发展我国现代园林以及山水生态型城市的建设都起到关键作用。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城市景觀的生态设计时,主要体现为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以现阶段的生态文明观作指导,运用现代生态学原理把握其中的生态效益,并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从城市景观的大区域综合规划,营造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9]。
3 中国古典园林对城市景观建设的启示
我国当代的造园理念与古典园林思想中蕴含的“天人合一”观念异曲同工。但中国古典园林由于是当时历史时期的产物,无论是社会结构、服务对象还是建筑体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它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适应当代社会对园林景观的需求,现阶段要把居民的“记得住乡愁”作为一种实现目标。中国古典园林要在传承中寻求创新,首先要传承的是其因地制宜、效法自然的整体布局,而后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同时要注重人文情怀,突出城市与城市间、城市的城区与城区间不同的文化品位及内涵。园林的传承是将前人的造园艺术予以保护、继承与发展,将这种古典的、具有前人智慧的造园手法和价值观应用到当代的城市建设之中,形成极具地域区分度城市景观[10]。
3.1 效法自然的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主张师法自然,而园林植物又是营造自然环境必不可少的材料,所以,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代的造园家往往要选用适于本土生长的乡土植物,考虑植物的生境及生态习性,包括植物的季相变化、生长型、物候期等,因地制宜地进行搭配,构成稳定、季相丰富的植物景观,时而赋予其主题、内涵,向游者表达景我相融的意境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凸显。现阶段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以改善城区内外生态环境,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为目的,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在构建绿地系统时,其本质同中国古典园林一致,都须效法自然。随着现代的生态学发展,要想建设系统的、科学的城市绿地,则应更多地考虑园林植物的生态位以及地域性,通过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进行合理配植,构成和谐有序、层次分明的生态群落,并利用园林植物的特有的生态效应,改善城市微气候,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4]。
作为生态城市主体框架的园林植物,其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之法,尽量选用乡土树种,在确保群落内植物间能和谐共存的基础上,考虑其景观效果,这样才是合理的、具有地方特点的群落结构。除了植物造景方面,城市景观设计也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从生态节能型的角度去考虑,效法自然的运行规律,形成低耗能、低人工的节约型城市景观。
3.2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现状
中国古典园林在相地阶段会综合考虑各个园林构成要素,如地形、水体、植被等方面。明代的大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中,就有“山林地最胜”的描述,同样地,文震亨在所著的《长物志》一书中也认为“居山水间者为上”,这都说明古人更倾向于在山林水畔处选址造园,这是因为在山林之所这般自然环境良好之处,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承载力,才能够保证人居环境的长治久安[1]。
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包括城市规划,也要与中国古典园林一样,以坚持生态为理念,不断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好现有条件。这就要求设计师根据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突出本土文化的自然景观[11]。当代景观在设计之前必须谨慎选址,在充分了解原地形结构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才是真正“接了地气”的创作。设计师如一味追求个性,将原来的基址改造得面目全非,这既会导致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也不符合现代景观中所要求的要最大程度地保证生态节约这一设计准则,必须予以摒弃[4]。
3.3 注重人文情怀
我国古典园林景观都是造园家或是园主人精心设计安排,无论是要表现皇家气派,还是显示园主人高洁的情怀,这些设计构思都是极富深刻感情的,所表现出的引人深思的意境美正是我國古典园林艺术独特的魅力所在[4]。中国古典园林也成为当时社会结构的一个缩影[12]。在今天,中国古典园林人文情怀的表达方式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强调的要让居民能够“记得住乡愁”,就是在进行的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不只是先进的造园技术或是物质基础营造的硬质景观等堆砌下给人营造的视觉美。人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注入,所以我国古典园林中对意境的表现手法,是值得在现阶段我国城市设计中予以传承和发展的。
当景观设计融人人文情怀的元素,除了景观本身给人的视觉冲击外,更能引发人们思考。这种人文元素可以是当地的历史名人、民族风俗、文化古居等,将这些元素引入园林景观设计,这就成为当地一张最能彰显城市地域特色的名片,为如今同质化严重的城市景观提供一个解决之道。所以,需重视城市中对古典园林原貌的保持及恢复,传承和发展本城市的历史文化,创建历史文化名城[13]。
4 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的概念最早由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提出,就是要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思想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山水城市目的是将城市融于自然,既要满足城市应具备的功能性外,又要将自然的生态性引入城市,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水思想与城市结合,是构建山水城市的必要手段,对城市生态化建设、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等都起到重大的作用。
山水城市提倡将人文文化和自然山水相结合,以努力发展城市自身特色为原则,打造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城市[13]。要想建成山水城市,就要求城市在承继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中的休憩、游览等功能的同时还必须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独特的人文环境[13]。“山水城市”的构想是我国生态城市理论领域所迈出的关键一步。其主旨是把城市融于园林,将城市整体当做是一个被放大了的园林来建设,把人工雕饰之美和自然神韵之美在城市建设中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这就符合我国传统造园理论中对“山水城市”的描述特征:自然景观与人工艺术的和谐统一。其内涵在于组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关系,成为两者相互融合、相互适应的人类聚居地[14]。
“山水城市”的实现牵扯到许多学科交互的理论和经验,包括了城市规划、建筑学、生态学、水文学以及传统造园技艺等,例如,采用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手法中的借景、对景、漏景及植物造景等手法。将城市的山水地形、人文历史、道路街区、绿地系统等构成要素,合理地组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之成为功能性与人文性兼备的生态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是在现代化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本地的自然、历史文化精髓,兼而考虑城市生态和环境美学,提供给市民一个美丽宜人、清新舒适、又具备当地城市文化韵味的宜居城市[12]。
5 结语
生态文明观是处理人类、社会、自然三者关系问题的行动指南,也是在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上必须面对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重点是要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重视其在城市格局中发挥的作用,并运用于城市的各项建设上,努力建成一个融自然于城市的生态之城[15]。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所讲求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与现阶段的生态文明观有机结合,这对指导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8]。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保持城市和自然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巩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能因个别或者局部利益影响人一自然一社会复合体的整体平衡。构建生态城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改善城市内外的共存关系,即城市内各子系统间、城市与周边区域间的关系,提升城市自身的修复能力。因此,生态城市相较于其他非生态城市的优势就在于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推动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观与现阶段生态文明观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原则,借鉴融人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在景观建设中整合资源,后在城市整体景观建设上进行综合规划,营造具有城市地域特点的生态园林景观[9]。从古到今的城市建设中,先人通过传承和不断的实践,总结了一系列城市建设中的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当今的城市建设起到无可取代的借鉴意义。同时,当代城市形态构建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建设,就必须依托于一个可感知的“山水园林”城市形态,真正做到师法自然才是创造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共处的根本之道[13]。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保护与发展,将其中的生态观真正应用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是建成生态型“山水城市”的根本保证。将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及古典造园艺术与当代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城市的自然山水要素有机融入城市规划[12],并在充分分析了城市的自然布局后,还应考虑该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尤其在城市景观同质化的今天,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地带性景观十分重要。自然环境与人文情怀的双重体现,使中国的城市不仅包含了中国特色的园林风貌,又保留了中国传统山水的写意之美,形成一个既有“绿水青山”,同时又是一个极具文化气息的美丽新城市。
參考文献:
[1]王鹏,赵鸣,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思想刍议[J],风景园林,2014 (3):85~89.
[2]吴宇江.“山水城市”概念探析[J].中国园林,2010(2):3~8.
[3]朱建宁,杨云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J].中国园林,2005(ll):1~7.
[4]王莹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创作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 (6):49~51.
[5]王乾宏,弓弼,刘建军,浅论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 22(3):210—214.
[6]阎景娟.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的生态和谐理念[J].学术研究,2007 (12):121—123.
[7]郭昭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D].兰州:兰州大学,2009:37~46.
[8]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2):1~9.
[9]王乾宏.结合生态学思想探析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22.
[10]吴涛.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7—8.
[11]徐伟.中国古典园林对当代城市景观建设的启示[J].艺术百家,2013 (6):233~235.
[12]闫婷.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对当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启示[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34,37~38.
[13]屈桂春,陈麦池.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人居及山水城市新论[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4(3):50~53.
[14]杨彤,王能民,朱幼林,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 (14):90~96.
[15]陶静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J].科技信息,2009 (7):55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