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核桃产业发展分析
2018-01-24陈远东
陈远东
摘要:指出了黔西南州是贵州省主要的核桃产区之一,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是振兴山区经济、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助推脱贫攻坚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2010年以来,核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济效益逐步体现,生态建设作用凸显,示范带动不断增强。随着核桃产业的不断发展,核桃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出现,需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为此,分析了核桃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核桃;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1-0060-02
1 核桃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自2011年以来,黔西南州加大核桃产业基地的培育力度,利用扶贫、林业项目大力推进核桃基地建设,努力将核桃培育成为广泛发展的规模化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二是经济效益逐步体现;三是生态建设作用凸显;四是示范带动日益增强。经初步统计,已实施核桃种植100万亩左右。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核桃面积不断扩大,为做强核桃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因大规模发展核桃时间较晚,推进速度过快,导致技术、管护等方面不足,核桃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足
核桃产业投产周期长,不能短期见效,导致部分种植农户思想认识不一,有的对长线产业没有耐心,有的对后续管护重视不够,有的对存在的问题有畏难情绪,有的甚至否定核桃产业,不能坚持引导、坚持投入、坚持管护,导致产业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2.2 苗木品种混杂,良莠不齐
由于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发展核桃,全州乡土优良核桃优树较少,短时间内核桃采穗圃、良繁基地建设以及州内核桃优良种苗供应严重不足,无法把好苗木关,导致品种混乱,各个品种对立地条件等适生性不一,表现各异。
2.3 管护水平低,单产不高
长期以来,农户把经营核桃树与常规的造林树种对待和管理,大部分农户仍然延用传统散生核桃放任管理方式,后续管护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管理粗放或只种不管,重造轻管,存在栽植密度过大,树形紊乱,除草任务繁重,施肥不够等,导致核桃树缺乏营养和光照,挂果率低,产量低而不稳,效果不佳。
2.4 后续管护投入不足
全州核桃生产主要依赖项目支撑,项目经费只有前期栽植费用(苗木费、人工费),后期无专项管护经费。核桃栽后需要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加上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户基本没有后续投入,核桃生产的经营管理仍然停留在粗放经营水平上。
2.5 技术力量薄弱,推广服务不够
核桃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够,致使一些妨碍核桃生产的关键问题没能及时得到解决。县乡林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现有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对农户专业技术指导有待加强。管护技术的培训、推广、普及没有配套,基本的整形、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普遍滞后。
3 核桃产业发展建议和措施
全州核桃产业以加快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脱贫攻坚为目标,以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突出抓点示范样板、督查通报、考核兑现三项措施,全面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实现核桃基地稳产、高产,品质优良,切实做到产业得发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致富的工作目标。
3.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核桃已成为全州农村重点发展的产业,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核桃是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既是比较经济效益好的木本粮油树种,又是生态效益好,果材兼优的用材树种,更是我州山地高效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可持续增收的优良树种。在全州适生性强、分布广。由于全州核桃产业大规模建设起步晚、后续管理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服务滞后等原因,导致核桃产业目前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与预期的目标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对核桃产业提质增效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管护好核桃这棵“摇钱树、生态树、脱贫树、致富树”,树立“小核桃、大产业”的观念,把管护好已种植核桃作为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3.2 做好宣传发动,坚定发展信心
加大对核桃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手机终端等各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核桃产业发展和助推脱贫的作用,加强对核桃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宣传引导,把发展核桃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全局统筹考虑,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产业脱贫的重要内容加强宣传,切实抓好宣传和正面引导工作。
3.3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取得实效
3.3.1 加強组织领导
保证核桃产业顺利发展,进一步强化“州县政府主导,乡镇负责组织,部门搞好服务,技术人员蹲点帮扶”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核桃普查,找准核桃挂果晚、产量低的“症结”,才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症下药。
3.3.2 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向省和国家争取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和森林抚育等项目资金用于核桃提质增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强核桃产业基地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核桃产业生产经营条件,积极争取扶贫基金等用于核桃产业扶贫健康发展。
3.3.3 强化科技支撑
核桃产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管护不力,一方面农民的管护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有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大技术培训推广力度,在品种搭配、定植密度、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综合配套技术上狠下功夫,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
3.3.4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
以现地实际操作的培训方式为主,举办栽培管理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领导、科技人员、种植大户、农户代表、加工企业负责人到核桃发展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定期不定期邀请省内核桃技术专家、种植能手到全州培训传授经验。
3.3.5 加强核桃示范点建设,坚持样板带动
在核桃种植比较集中和重点发展的乡镇至少创建一个核桃产业高标准示范样板点,通过技术改造、抚育管理等综合措施,达到挂果和提高产量的目的。通过科技示范,让农民看到技术改造和抚育管理带来的实际利益,提高农户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3.3.6 建设核桃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加强优树保护
发展核桃产业,种苗是根本和关键。加大核桃良种采穗圃、良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力度,为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对优质核桃大树、老树、优树的管理和保护,核桃大树、老树,通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生长,具有适生性、丰产性和地方品种特色,是核桃下一步高枝换接和良种繁育的基础。
3.4 科学间作,以短养长,以耕促抚
在核桃初果期以前,优化种植模式,合理间作、立体种植、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复合经营,以耕促抚,这是农民接受并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关键所在,也是核桃种管结合、适时抚育、集约经营的最佳选择。合理间作的过程既是对核桃树抚育的过程,也是保证农民在核桃树栽植早期仍有稳定收入的生产活动。大力推行林豆、林薯、林药、林菜、林鸡等,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全面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种植积极性,确保这一产业快速发展。
3.5 强化龙头引领,强化机制创新
进一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核桃产业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热忱便捷的环境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州创办核桃精深加工企业,鼓励本地企业、个人创办核桃加工企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等的支持力度,提高核桃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大力推广“企业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核桃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大力推广“三变”改革经验,实行扶贫资源“三权分置”,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市场主体,受益权归贫困农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引导贫困农户用自有资源、帮扶资金等人股市场主体,通过流转土地、劳动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获得收益,保障贫困农戶参与和受益。
参考文献:
[1]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核桃丰产栽培技术[M].沈阳:辽宁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贵州黔西南州林业局.黔西南州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R].兴义:贵州黔西南州林业局,2017.
[3]贵州黔西南州林业局.黔西南州核桃产业发展规划[R].兴义:贵州黔西南州林业局,2011.
[4]贵州黔西南州林业局,黔西南州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R].兴义:贵州黔西南州林业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