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模式探索
2018-01-24赵欢欢
赵欢欢
摘 要:探究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模式对于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模式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创新幼儿语言教学内容,以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教学水平。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模式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幼儿时期又是人们学习语言非常重要的时期,师生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能力是在长时间的运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语言教学内容,让幼儿在不断实践中增强自身的语言能力。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升语言教学效率。要将科学合理的语言教学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语言教学活动既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又要随机、灵活地实施;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及时纠正表达错误;要耐心引导幼儿在长时间的听说训练过程中积累词汇、语言,逐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
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利用游戏的方法最为常见,主要是教师通过设计带有规则性的游戏来训练幼儿的发音和说话。例如,教师组织幼儿做发音游戏(抓大鹅、抓鸭子,练习“呃、嘎”二音)、识字游戏和词语接龙游戏,各种语言游戏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和身心发育特点,遵循幼儿的兴趣喜好,从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出发,循序渐进,促进幼儿的大脑和感官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幼儿进行语言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应尽量满足幼儿相互交流的需求,在增强自身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优良品格和良好交往习惯的形成。
二、设置情景化教学活动
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就是让幼儿想说、敢说和喜欢说、有机会说,所以良好的语言应答环境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应精心设置语言教学情境,以生活化、家庭化的情境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季节的特征,让幼儿观察不同季节中幼儿园内的变化,鼓励幼儿走出教室,并让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和感受用语言表述出来,以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
三、设置故事性教学活动
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增加故事性内容的教学方式是最容易受到幼儿喜欢的。大部分幼儿都非常喜欢语言故事,教师可紧密结合语言教学内容给他们讲故事,同时鼓励他们回去讲给父母听。生活类故事、童话类故事、寓言类故事等,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设计,简化为可讲易听的语言故事,充分调动幼儿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愿意参与到语言教学活动中。故事性语言教学不但能够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幼儿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观念,丰富幼儿的感情生活。
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采用故事性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注意下列几点:注意故事开头的趣味性,能够快速提起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点;强调语言表述的丰富性,注重感情的融入;对于故事中较复杂的新词和新句,教师应该及时向幼儿进行讲解;在故事性教学活动中,可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采取提问式教学活动
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运用提问策略,合理开展提问性教学活动,引导和激发幼儿的语言思维,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开展提问式教学活动,首先需要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适时提问,充分利用幽默、诙谐的问题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鼓励幼儿利用语言表达出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从而促使幼儿愿意回答问题;其次,幼儿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适度。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中,所提出的问题必须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主要是问题的难易程度应该适中。例如,在講述“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时,教师则可以提出:“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这个故事的那个地方呢?”一位幼儿回答说:“我觉得猪八戒踩到自己吃的西瓜皮(上)摔(了)一跤最好玩”,另一位幼儿则说:“我觉得猪八戒馋得流口水(的样子)最有趣”。让幼儿敢想、敢说和能说,对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有促进作用。
总之,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教学活动,因材施教,设计有针对性的语言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徐萍. 浅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3):123.
[2] 柯恒波,徐华勇. 浅议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多媒体课件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6).
[3] 刘博.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 发现:教育版, 20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