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18-01-24王天慧杨家敏刘鑫
王天慧+杨家敏+刘鑫
摘要:互联网技术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背景。共享经济不仅能够节约资源的使用成本,提高使用价值,也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本文提出,政府应当努力完善法律制度建设,鼓励企业创新,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背景。
关键词:共享经济;资源节约;互联网
共享经济最开始出现于美国,美国公民利用各种中介渠道来与他人共享闲置的房屋,车辆甚至是个体技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共享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更新。在共享经济依托互联网技术不断成长的同时,人们开始思考共享背后的经济意义,各项社会资源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提升。共享经济在住宿和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正不断向食品、时尚、消费电子以及更加广泛的服务业扩展,许多互联网企业为人们提供共享或租用商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共享经济浪潮已经来临。
一、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特点
(一)充分借助移动技术
共享经济充分借用了移动互联网平台,将各种商品、服务以及数据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共享,这种经济模式受到了诸多人的追捧。移动通讯技术是共享经济成功运行的核心纽带,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物品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借助第三方支付技术,共享经济的支付模式更加简便,操作灵活[1]。
(二)节约资源使用成本
共享理念提倡以租赁代替购买,希望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内在使用价值。通过共享服务,人们仅仅需要支付租赁某一资源的资金即可获取资源在规定时间段内的使用权,当租赁时间到期后,资源闲置,其他人又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进行租赁,从而节省享受产品服务的成品,解决时下需求问题。
(三)增进人际交流
互联网时代,共享服务通过互联网社交、新媒体等平台展开,而共享资源本身是一项门槛极低的服务,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了信息发布中介,人们可以自由的扮演拥有者与消费者两种角色。在未来,共享经济模式更能够通过灵活多变的社交模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人们去结交更多的陌生人。
二、互联网共享经济对传统产业影响
(一)传统产业环境发生变化
共享经济对传统的产业环境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传统的经济交易模式下,供应链供需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供应链的价值,对产业链也造成了诸多冲击,产品的供需不平衡而造成市场价格不稳定,市场的公开有效性受到消费者质疑,除此之外,还会出现诸如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商品过剩的情况。但是共享经济则能够实现产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促进新产业链的形成。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共享经济能够改变传统的供应链合作方式,提高产业链绩效[2]。
(二)更新传统产业就业方式
在共享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共享受到了欧美许多国家的追捧。在某些保险、财务行业,拥有权威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士数量有限,因此各个公司愿意在不同的时间段“租赁”该员工的时间,邀请其为自己公司进行相应的服务,从而提高了高素质人才的使用价值,降低公司使用成本。目前来看,大多数参与共享业务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将这些共享服务看成是额外的收入。这种雇佣模式,对于企业和个人都是有利的,企業管理可以更加灵活,企业规模与运营的调整可以更加便捷。
(三)改变传统消费模式
共享经济模式提倡以租代购,人们的消费模式也逐渐从一次性购买使用转向多次租赁再利用。这对现有的企业制造生产以及消费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占有物品的所有权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指标,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们不需要购买产品既可以享受到产品的使用价值,降低了社会过度消费的频率,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
三、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发展建议
互联网技术充分提高了供需双方信息交流的对称度,降低了共享经济的服务成本,以其便捷性、低成本性受到了各个国家地区的重视。2016年以来,中国的共享经济市场受到各方人士的追捧,各种共享物品服务层出不穷,为社会带了新的商机,如何维持共享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政府需要创新现有的经济管理方式,我国在信用、税收、安全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均存在空白点。共享经济是未来的重点经济发展模式之一,只有积极修订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走向共享的模式,积极整合产业上下游供应链,才能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当相关产业以及企业的创新发展,如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证明,在我国发展共享汽车的可行性较大;共享自行车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最佳选择工具,政府应当鼓励各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为社会推出更多的共享经济服务产品[3]。
四、结论
每种经济模式都需要经历从出现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已经为共享经济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保障,共享的消费方式将会对未来社会经济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共享经济能够改变我们的未来生活。只有通过政策的规范,政府的引导,才能够充分释放共享经济的活力,让这一新兴的竞技模式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分享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张新红,高太山,等.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现状、问题与挑战、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16(4):11-27.
[2]张红艳,范嵩,王希,等.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分析[J].江苏商论,2016(1):68-69.
[3]冯艳茹.分享经济——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商业新模式[J].时代金融,2016(17).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