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1-24祝全福
祝全福
“数学是思维训练最美的阵地”,数学教学主要的任务就是利用数学知识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把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贯穿在数学整个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那么学生数学解答能力也就会得到本质的提高,随着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学习者就不会感到越来越吃力,而是越来越有趣灵活。小学不同的年级阶段思维训练的偏重不一样,低年级应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为主,中年级应重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高年级应以抽象邏辑思维为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维培养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据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要是有步骤有计划的训练,数学的教学就会变得较轻松自如,卓有成效。
一、怎样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丰富表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用眼去观察,动手去摆弄,动脑去思考,从表象到内化,从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第一学段,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等几何体,笔者先拿出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几何体,让学生去识别各种几何,后进行分类,这样通过观察与操作直观地认识了立体图形,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对几何体的认识,把数学还原于生活,于是以让学生说出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中,有哪些常见的几何体,最后通过多媒体,在投影上画出不同的几何体,让学生分别识出哪些是正方体、长方体、圆和球,然后进行归类,像这样从具体形象到抽象分类,从实物到图形,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提高。
2.数形结合,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更是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和抽像思维训练的主要手段。在数学解决问题中,有很多的问题原型比较复杂抽象,如果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特定的问题通过图形表示出意义,便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使复杂的关系变得明朗,那么就从整体上把握住了问题的实质,便于学生理解题意,例如,在小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经常进行一些根据图形列出算式,根据图形编题,如果不采用图形,学生就难以理解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特别是较复杂些的问题,有了图形,学生会很快掌握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解答也就容易得多,这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优点,使得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统一发展。
二、怎样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1.善于归纳,分类小结。数学知识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我们只有把握好其各层内在的联系,善于归纳,抽象出本质的东西,学习也就容易多了。例如,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大部分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定律是相通的,整数、分数和小数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是一样的,教师就应该在复习阶段,引导学生归纳和整理,用字母表示出各种定律,形成统一的运算定律,那样就更方便记忆和运用,无论是混合运算还是简便运算,都可灵活运用。
2.理解知识间联系,重视相关知识的推理。我们不仅要了解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前面的知识对后面知识的推理,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养成了这种思维习惯,学生学习数学就会有质的飞跃。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各种图形面积的公式是密切相连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由长方形的面积推导过来的,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所以在教三角形的面积时就应该通过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确了三角形面积的来源,而且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类似这样的由一个公式推导出其他公式,教师要经常引导,淡化学生对公式的死记硬背,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3.加大难度,强化训练,提高抽象思维水平。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一些优等生可定期出一些奥数难题,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长期坚持,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数学广角中,鸡兔同笼问题和植树问题教学中,除了要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简单题目外,还可以出更难的题目,举一反三,虽是题型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把思维训练摆放在教学第一位,在数学教学各个环节中,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加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结合,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去启发,去拓宽学生思维,使两种思维得到统一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珠田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