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幸福课堂
2018-01-24蒲卫东
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给学生幸福。学生如何才能在学校中感受到幸福,这就需要教师用全新的课程观来构建课堂。
笔者认为,课程不但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还包括覆盖学生成长方方面面的综合课程体系,一个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幸福一生的课程体系。所以,进行全方位的幸福课堂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树立生本观念,打造自主学习的幸福课堂
我校在构建“一校一模”的号召下,结合自身实际,在前期的小组合作探究课题研究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337”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即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三个基本标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释疑三个层面的时间分配,五个教学环节加两个补充流程。“337”幸福课堂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或一种教学理念。课堂上,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生成知识,达到掌握、迁移的目的,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高效的幸福课堂,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此,我校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努力搭建青年教师的成长平台,建立完善的教师成长档案。通过开展“8个一”活动,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积极提供各种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素质。评选了首届校级骨干教师,极大地锻炼了教师队伍。
我们还积极举办优秀教师论坛,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分享。教师素质提高了,课堂效益也就提升了,这也为创建幸福课堂奠定了基础。
幸福课堂的建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确立了以建设幸福课堂为核心的兴趣指数评价课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兴趣指数评价体系,积极构建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小组合作意识,使学习从被动较变为主动。
二、突破德育瓶颈,构建充满自信的幸福课堂
全新的课程体系离不开德育一体化建设,德育课程的开设关乎学生一生的幸福,所以我们尝试在德育课程方面进行探索。
我们在全国励志小组三大步励志教育创始人王军的帮助下,确立了三大步励志教育校本课程,即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一日三次诵读励志信,每日与自己的导师通过励志手册进行心灵沟通,每周一次励志主题班会,每三周一次励志活动和励志之星评选,极大地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幸福。
我們还积极构建德育一体化。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入手,初一级部以养成习惯的培养为主,初二级部注重文明礼仪,初三以青春期教育为主,初四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服务,按梯次、年龄分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丰富社团活动,构建浸润艺术之美的幸福课堂
幸福的校园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所以我们把幸福课堂延伸到学校的第二课堂,成立各种社团,立足四大节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读书节中的诵读比赛、课本剧展演,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选,励志短文的展示等,让学生在书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校艺术节每年一次,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艺术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市级艺术特色学校的复评验收。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蓼河苑社团文化艺术节,为学生举办了个人书法展,相信会使学校的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学校充分利用大课间和阳光1小时活动,积极开展各种群体健身活动和比赛。同时,积极参加区组织的各种运动会和体育比赛,运动会,排球、乒乓球比赛均获得好成绩。
四、构建家校平台,打造延伸社会家庭的幸福课堂
家校沟通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每个学期初,我们先召开家校委员会会议,确定新学期家校共建的思路,制订计划和措施。
一般分三步走:一是把全体家长请进学校,聘请省级励志教育专家做主题报告,培训家长,规划学生人生。学期内分级部召开两次专题家长会。二是进行家访,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学习环境、家庭状况,与家长共同谋划学生的发展。三是利用教学开放日、教学开放月活动,再次把家长请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教学现状,拉近家长与学校的距离。
通过这三步,一学期下来,家长、社会对学校的了解多了,与教师的感情加深了,矛盾自然减少了。再加上每周一次通过学生成长记录中的家长评语,使学校教育延伸到校外、深入到家庭。这也正是大课程观所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明芳.关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几点认识[J].中学教学参考,2016(33):78-80.
[2]杨德林.打造“3335”特色幸福课堂[J].学园,2013(34):81-82.
作者简介:蒲卫东,男,现任黑旺中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