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情入心 文化育人
——浙江绍兴小越镇中学乡情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24

教育家 2017年47期
关键词:乡情育人活动

缘起:一方水土一方人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小越镇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2014年9月开始探索乡情文化教育,把乡情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小越镇,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是爱国思想的基础,让孩子怀揣家国情怀,心中有一份难舍的乡愁,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的乡情教育不能缺失。于是我校从引导学生了解乡情入手,积极开展乡情文化教育。引领学生用眼寻找乡景,用脚丈量乡土,用心感受乡韵,让学生在欣赏乡景中怡情,在了解乡史中增情,在晓知乡贤中激情,用小越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心中的热情,进而不断升华,让学生栖居在诗意的乡情乡韵中。

实践:丝丝乡情入心来

为将“乡情基因”根植于学生心间,学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探索并创新乡情文化教育。

营造乡情文化氛围 近年学校建成乡情文化教育展厅,展厅围绕“诗韵乡情”主题,分成“桃源人家疑此是” “沧海桑田几变迁” “横山越湖人辉映”三大版块,再现小越的乡景乡史。激活“墙面文化”无痕教育功能,将展厅的主要内容“复制”到校园主要楼宇和走廊,建起一个个培育乡情文化的窗口,把乡情文化的种子引进校园,扎根于学生的心田。

开设乡情教育课堂 学校在逐步完善乡情文化教育硬件的同时,致力于乡情文化底蕴的挖掘传承。创设“乡情文化教育讲坛”,开设“倪元璐书法课堂”,组建“乡贤经典诗文诵读会”;邀请从事春晖文化研究的郑国民老师来校开设乡贤人物解读课堂,让乡情文化在课堂中渗透,还把乡情文化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校外,推出“寻访乡景拜名贤”实景课堂教育活动。

设计推广乡情体验活动 学校坚持实践育人的原则,精心设计特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乡情文化放飞美”主题风筝节,“寻访乡里春意美”春澜故里踏春远足,参观“小越罗氏田氏祠堂”,组织“越乡情”校园文化艺术节及“罗振玉”杯汉字听写大赛,“美丽小越·诗意乡情”手抄报比赛,假期探寻乡情“微文化”。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增进对家乡民风民俗、名人名作、胜景古迹的了解,增进爱乡情愫。定期组织学生走访慰问小越籍抗日老战士,寻访乡贤后人,带领学生走进孝子里齐诵《孝子碑》,寻访家乡孝德名人,在言传身教间学习礼义孝德之举,培养爱乡爱国情怀。

开发乡情拓展素材 为了让“文化之溪”长流不竭,学校编成《梦萦小越》《倪元璐书画赏析》读本及书画集。其中《梦萦小越》全书以小越美丽传说开篇,分为乡情乡韵篇、自然山水篇、悠悠古迹篇等七个篇章,详细介绍了小越的历史地理、人文古迹和经济发展概貌。

效果:文化浸润育新人

学生在乡情文化熏陶中成长 学生在乡情文化教育的熏陶之下,对家乡文化、历史、社会发展的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校学生学习礼义孝德之举,向上向善之行的崇美尚德氛围不断浓厚,涌现出了一大批敬孝、崇美、行善、勤学的好少年。

民风在乡情文化滋润中趋善 学校积极探索让乡情文化教育成果“走”出校门。“美丽小越·诗意乡韵”乡情文化教育展示活动,被列入小越镇农民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邀请小越的部分老百姓莅临学校,参观教育展厅,观摩教育展示活动,共沐乡情 “文化之光”。另一方面“走出去”,培训乡情文化宣讲员,选拔一批对乡情文化有较深理解的师生,组成乡情文化宣讲团,走进乡村、社区文化礼堂,介绍学校乡情文化的研究所得。这样做回馈了家乡,滋养了民风。

美誉在乡情文化教育中提升 学校围绕乡情文化所做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诸多乡情文化教育活动在省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大量报道和转载。新华网、浙江省人民政府网、浙江省教育厅网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1篇;绍兴市人民政府网、《绍兴晚报》等市级媒体报道18篇;《上虞日报》、上虞教育信息网等本土主流媒体报道44篇,上虞电视台“人人崇尚美,个个奉献爱”主题教育活动及《上虞教育在线》栏目对学校开展的乡情文化教育都做了专题报道。

未来:乡情课程创天地

乡情文化教育活动不断开展,为学校乡情文化教育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蓄积了丰厚的文化养料。学校将把“乡情文化”元素融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紧扣“乡情文化”总课程,逐步探索开发乡情文化子课程群,着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情文化教育拓展性课程体系。一是知识类拓展课程,结合历史、社会、语文学科教学,做好乡情文化知识渗透。 二是艺术类拓展课程,以倪元璐书法课程为依托,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艺术修养同时,传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实践类拓展课程,建设好犁压湾文学社、倪元璐书法社、“越美”摄影社等一批具有乡情文化特色的社团,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体验美丽乡情,感受传统文化,锻造核心价值观。

体会:文化最具生命力

多年的乡情文化教育实践与探索,让我们对文化的魅力有深切的体会,也更坚信开展乡情文化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乡情文化教育能促进学校工作的提升 通过开展乡情文化教育,拓宽了学校工作领域,夯实了学校的文化基础,也打开了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学校先后被评为绍兴市平安校园、绍兴市家长满意学校;2017年6月,学校被推荐作为上虞区内唯一的一所初中学校参加绍兴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的评比。

乡情文化教育要扎根本土并注重体验 乡情文化教育以小越秀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底蕴、璀璨的人文资源、丰富的名胜古迹为依托,活动的组织、展厅的建设、课堂的开设等都明显地呈现出小越本土文化的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同时,要注重体验教育,学校坚持实践育人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倡导“体验+”教育模式,精心设计并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努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受到教益。

乡情文化教育要注重德育和学科渗透 探索的乡情文化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德育载体,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综合体。为此提出紧扣“乡情文化”教育总课程,逐步探索开发乡情文化子课程群,着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情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在注重以乡情文化为依托的德育活动的同时,做好其他学科渗透,尤其是语文、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真正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把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

猜你喜欢

乡情育人活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六小”活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活动随手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乡情
乡情如歌
一坛乡情煨酒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