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出”精彩与感动

2018-01-24夏琳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父爱母爱麻雀

夏琳琳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明亮安静的教室里,我与可爱的学生正徜徉在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创造的《麻雀》的世界中,为那只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担心着,又为那只勇敢无畏、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发出绝望尖叫的老麻雀捏着一把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伴着学生动情的朗读,我顺势引导:这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各小组总结出这种力量是伟大的母爱。正中下怀,欣喜之余将“伟大的母爱”稳稳地写在黑板上。

就在这时,班上不太爱说话的杨楠一语打破了教室原本的安静。“夏老师,我们如何知道拯救小麻雀的是它的母亲,而不是它的父亲呢?”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令毫无心理准备的我一愣。是呀,难道能够勇敢地舍身救助自己幼儿的仅仅只有母亲吗?相传鲁迅对儿子海婴甚是疼爱,曾自豪地做诗表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齐景公为子当牛、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年已67岁的邓小平为近30岁的儿子洗澡……种种美好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生活中,人们常常热情讴歌母爱,对于父爱却似乎有些吝啬。其实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难以分轻重的。相比较来说,母爱显现出细腻、宽容,父爱则表露出广博、深沉。父亲的爱往往含蓄,极少母爱的细语柔声、溢于言表,可以说,深沉的父爱和母爱一样是炽热的情感。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去细细体味伟大的母爱与同样伟大的父爱呢?在盛赞杨楠问得好的同时,我让学生一起探讨这个问题。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大家跃跃欲试,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呈现出一派议论纷纷的景象。这景象是空前的,它热烈而有序。最后,取得大家的共识,我将板书“伟大的母爱”改成了“亲子之情”。

在我转身擦黑板的那一刻,杨楠提出的问题一直在耳边萦绕。内心里宛如清风徐来般舒畅,那是说不出的感动与兴奋。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忽视了这些可爱的学生,忽视了他们那一颗颗自主探究的美好心灵。十几年来,三尺讲台上,《麻雀》在一遍遍地重复着“伟大的母爱”,课堂上的波澜从未惊过,清晰地记得自己的老师便是如此讲的。然而今天,自主合作的大课堂任探究的激情飞扬。

课标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实践活动的整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语文课堂的开放奠定基础。

这一问,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教学设计不是套用过去的经验设计现在的教学,而是着眼于未来的需要规划今天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合作探究中碰撞,创新思维,丰富想象,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灵动生成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学习的课堂,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才会得以展现。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交流的同时,鼓励学生研究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放飞思维和想象,逐步学会探索,并在释疑中研究创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研究能力,是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重点,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即是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的,是在疑问时创造和更新的。

今天,回味着这精彩的一问,仍有无限的感动在心间,因为学生已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课堂中小露锋芒。正所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相信一朵小荷的含苞待放定会推动整池荷花的盛开,而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全面提升。“让孩子像绿草一样自由生长”,相信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聪明可爱的学生就会放飞心灵,在知识的海洋中真正地自由驰骋。

我愿做那个守望者,静待花开……

猜你喜欢

父爱母爱麻雀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母爱大于天
父爱如山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燕子和麻雀
紧盯着窗外的麻雀
特殊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