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借口”,让阅读教学更深入
———以《半截蜡烛》教学为例

2018-01-24刘晓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诺德杰奎琳借口

刘晓娟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可以有效促进他们语感的提升。课文中作者通过一些关键性词语有效地突出了文本的主旨及内容,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关键性的词语进行捕捉,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高效化。《半截蜡烛》一文描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二战时期为了保护好情报而和德国军官做斗争的故事,文章基于“半截蜡烛”来逐步推进,将一家人面临危险而不慌乱的高贵品质展现了出来。因为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故事发生的时代相距甚远,所以他们并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在细读文本、删繁就简的基础上,将伯诺德夫人和敌人进行周旋的“借口”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捕捉“借口”,解读文本意蕴

当前,阅读教学非常注重语言实践与语用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非常重要。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仔细的阅读,把三个人想要转移蜡烛时的借口标出来,同时让学生思考:“三个人都是什么意思?有怎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交流和思考明白了伯诺德夫人是借电灯,想要指出蜡烛的光线非常弱,进而对蜡烛进行转移;杰克借天气寒冷,要用蜡烛来点火,从而对蜡烛进行转移;杰奎琳借助小女孩所具有的优势,说需要利用蜡烛照明去上楼睡觉,进而完成蜡烛的转移。由此可以知道,三个人的理由是不相同的,但都和人物身份非常贴近,目的也是一样的,那就是对蜡烛进行转移。这样,学生可以以“言”及“人”,充分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接下来,我让学生对人物的细节描述进行关注,把它和人物的“借口”联系到一起。学生围绕伯诺德夫人“小心翼翼、急忙、温柔地”对她内心紧张和外表冷静的特点进行感受;围绕杰克“若无其事、端起烛台”对他内心的镇定进行体验;通过杰奎琳的“粉嘟嘟、纯洁”,深入地感受到她虽然年龄非常小,但是很聪明机智的特点。

这样,将“借口”作为线索,从人物“对话”入手,将课文中关于任务立体化、多维度的细节描写结合到一起,让学生体悟到不同人物既有相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特征,让学生深入体验和了解文本的内容与人物的形象。

二、捕捉“借口”,剖析文本表达

在语用训练视角下,引导学生对文本表达技巧进行剖析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中表达技巧的内化。在《半截蜡烛》这篇课文中,作者是围绕关键性词语进行艺术化表达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表达技巧的剖析。

教学中,我设计了“大家的借口都非常完美,为何仅杰奎琳的‘借口’顺利达到了目的?”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了探究性的思考。要如何说才可以将德国军官打动,进而实现对蜡烛进行转移的目的呢?很明显,伯诺德夫人把电灯和蜡烛放到一块进行对比,属于“常规牌”,不会引起德国军官的注意;杰克要用蜡烛生火,属于“讨好牌”,以点火来满足敌人对温暖的需要;杰奎琳用的属于“撒娇牌”,为了激发敌人的爱心,这和敌人长期在外作战想念家人的心理相符合,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对文本仔细阅读能够看出,三个人所使用的“借口”中,只有杰奎琳用到了问号,教师基于此让学生把杰奎琳的问话改变成陈述性语句:“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拿一盏灯上楼睡觉。”之后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了杰奎琳本来使用的是商量的口气,表示了对敌人的尊重,并很好地隐藏了她内心想要对蜡烛进行转移的心情,这样的效果非常好,将她的镇静和机智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这样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感知,并对比不同人物,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还明白了作者在写作中所使用的表达技巧。

三、捕捉“借口”,分析文本结构

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基于文本整体视角来对作者的文章架构进行感知。这样,学生能够在过程中深入把握文本的结构和脉络,从而达到整体阅读的目的。

在课文中杰奎琳使用的“借口”获得了成功,作者为何不围绕这一重点来写,而是写了很多和杰克与伯诺德夫人相关的内容呢?学生基于文本的语境展开了深入的思考。有的学生觉得杰奎琳年龄是一家人中最小的,如果一开始就对她进行描写是不合情理的,无法让人信服。有的学生觉得如果刚开始的时候就将蜡烛拿走,是非常冒失的行为,会让敌人心生怀疑。还有的学生觉得如果一开始就让杰奎琳成功将蜡烛转移,就会让整个故事显得非常简单,无法营造出“紧张、更紧张、最紧张、松一口气”这样的感受。接着,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结论进行了整合,体悟作者通过极具波折的情节呈现的扣人心弦的合情合理的表达效果。

到这个时候,好像就可以结束教学了。但是关于“借口”,一些学生好像还没有满足,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杰奎琳一家针对这件事情还能够编出什么样的“借口”呢?教师让学生进行了自由的想象,然后通过文字将其描写出来,描写时要将人物所具有的神态、动作和语言体现出来。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读感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围绕看起来非常细微的“借口”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学习,得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了文本内容,还让学生看到了作者创作的智慧,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表达水平和语言能力。

猜你喜欢

诺德杰奎琳借口
诺德美克(上海)机械有限公司
诺德广告
诺德美克(上海)机械有限公司
别找借口
爱找借口的小猫咪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诺德林根:钻石堆成的小镇
偷拍杰奎琳
The Most Ridiculous Excuses for Skipping Work
来自中国的小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