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筚路蓝缕到音乐盛事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掠影
2018-01-24段召旭
段召旭
近年来,由于对美育的迫切需要、古典音乐的普及和音乐演出市场的繁荣,由音乐会、比赛、大师课等活动组成的各类“音乐节”被大量引入到国内。但是纵览这些“盛会”,实则多是以商业利益为主要目标。透过古典音乐“繁荣”的市场表象会发现,真正高质量的、能让专业与业余音乐学习者都能从中获益、且具有持续性发展动力的音乐节,其实仍属稀缺。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自2008年创办至今,已举办十届的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以高度的专业视角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每年都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及广大爱乐者奉献着一场艺术盛宴。
室内乐艺术是欧洲古典音乐的精髓之一,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在创办之初,面临国内还未形成体系化的室内乐教学以及受众寥寥的局面,敢于举办这样的音乐节,并在日臻成熟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参与者学术滋养,体现出了主办者卓越的学术品位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的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施坦威艺术家、中央音乐学院由熹教授就是一位这样的学者。多年在国外的留学及演出生涯,使得作为独奏家的她,深切地体会到钢琴演奏与室内乐之间密不可分的“黏合剂”般的关系,并意识到室内乐这种既可视为大型交响乐的“缩写体”、又可看作独奏作品“放大体”的艺术作品形式,实际上应该成为每位音乐学习者的必修课;而诸多音乐大师也都在室内乐创作这一领域留下了大量不朽佳作,因此室内乐也应该是大众欣赏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强烈的艺术使命感让由熹萌生了发起一个融室内乐与钢琴艺术于一炉的室内乐音乐节的想法,并于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
十年来,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一直秉承为学生打造自己的演出平台,着力推动国内室内乐教学发展与革新的初衷,致力于搭建中国最优秀、最年轻的艺术家交流平台,并为表演专业新秀和作曲专业学生提供登台演出和新作品演出的机会。正是出于这一目的,“琴缘·明日之星”(Enchanted)音乐会系列应运而生,并成为音乐节一项持续性的特色品牌项目。每年“琴缘”音乐会的演奏人员包括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的获奖学生与青年教师,他们在演出中形成多样的组合,选择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曲目,在充分展示技艺水平的同时,又兼顾了教学相长。
在展示青少年学生学习成果这一层面上,“小荷青青——童声合唱团与民乐队专场音乐会”是2017年第十届室内乐音乐节的一次新尝试。由陈冰担任指挥和总监、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民乐学科学生组成的中央音乐学院少年民族管弦乐团,为观众带来了常平的《青春之舞》、王丹红的《云想花想》、吴华改编的《夜深沉》和李滨扬的《空中花园》(由孙晶编配的民乐版)。这些作品的风格内涵和音响形式十分多样,全方位地展示了这支乐团极高的艺术水准。演出当晚与他们同台的有马向华、戴亚、江洋、邸琳、乔佳等众多名家,少年民族管弦乐团的孩子们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稚嫩,而是与这些实力雄厚的艺术家们相得益彰,共同展现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教学多年积累的创作、表演成果。
扶助当代作曲家的创作、为优秀作曲家的新作提供演出平台,为音乐生活呈现经典、现代、跨界的多元样态,也是国际室内乐音乐节的重要使命之一。自音乐节创办以来,上演了叶小钢、谭盾、郭文景、唐建平、杨勇、贾国平、李滨扬、向民、徐之彤、常平、陈泳纲、高平、杜咏等当代作曲家的数十首新作,这其中的许多作品,后来被多次搬上国内外的舞台。近几届还出现了专门为音乐节而创作的委约作品,参演艺术家们成功完成了这些作品的世界首演。
在这种创新理念下,第十届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紫气东来·中国原创、经典作品专场音乐会——谨以此献给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淋漓尽致地呈现了音乐节多年来在“中西合璧”室内乐乐器组合形式上的探索。本场音乐会中有三部基于这一理念的委约作品:刘畅的《墨兰幽香——为琵琶与弦乐四重奏而作》,其音响构成建立在作为核心的琵琶与弦乐四重奏的音色对比和声部间的融合与交接上,在审美和表现形式上均实现了“中西合璧”;李博禅的《丝路拾光——为二胡、琵琶、大提琴和钢琴而作》以极大的想象力发挥出了四件个性迥异的乐器各自的音响特点,并在整体音响上实现了堪称完美的均衡效果;杜咏的《无境Ⅲ纯真年代——为筝与大提琴而作的二重协奏曲》则尝试通过乐器间的碰撞与和鸣表现“人与道的冲突与和谐”*见音乐会曲目介绍手册。,以此来表达人与道的统一方为理想中的“无境”之境。开幕式音乐会上另外三首中国作曲家的新近作品,均以丰富、拓展器乐组合方式和音响效果为创作思维:李滨扬的《弦月清辉——为曲笛、琵琶和筝而作》的音响呈现碎片化,大量留白和噪音的运用,透露出神秘的自然主义;江洋的《望山行路——为民族室内乐而作》植根于中国传统音乐基因,在传统中国音乐思维基础上运用了适当的不协和音程来丰富和声色彩和旋律色调;开幕式最后一部作品,叶小钢的《羊卓雍措——为室内乐队而作》,以10件乐器的编制展现了西藏自然风光恢弘的视觉意象。
每年受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邀请来举行大师班、开办专场音乐会的艺术家,均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大师。他们或往来于顶级音乐厅表演、或为国际知名唱片厂牌录音、或在一流音乐学院任教。纵观十年来音乐节邀请的五十余位大师名单,真可谓是星光熠熠。
如在2009年,受邀在第二届音乐节上举办大师课的匈牙利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托马斯·瓦萨利(Tamas Vasary)。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大师之一,世界顶级唱片厂牌“德国留声机”(Deutsche Grammophon)为托马斯·瓦萨里发行了20多张唱片,这个数量对于任何一位音乐家来说都是至高的荣誉。同时,执棒柏林爱乐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十余个世界一流乐团的传奇指挥经历,也让广大爱乐人为他的艺术成就所折服。
大师课当天,瓦萨利如期而至。在一段不算短的“开场白”中,他谈到自己的演奏观、艺术观,更直言不讳地谈及身上的病痛和各种经历。随后的大师课上,瓦萨利更是在键盘上展示了他的“真知灼见”。比如对于琴凳高低问题,许多钢琴老师都有不同的“清规戒律”,而瓦萨利本人的琴凳就十分有趣,需要用木块把一个普通琴凳垫起来才行。而对于琴凳应该高些还是低些的问题,他表示,坐着舒服才是最重要的。大概出于瓦萨利是匈牙利人的考虑,来上课的中央音乐学院学生演奏的基本都是匈牙利作曲家的曲目,有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死之舞(独奏版)》、巴托克的《奏鸣曲》等。大师对于学生演奏的精彩之处不吝赞美,更鼓励优秀学生应该去冲击国际大赛。在授课过程中,瓦萨利对于作品中的休止符、歌唱性和“音符后面的意思”等问题的独到见解都给了现场师生极大的启发。
在对国际大师的邀约中,还有一个一直令音乐节感到骄傲的经历。现今已94岁高龄的美国钢琴大师普莱斯勒(Menahem Pressler),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乐迷的爱戴。在现场感受大师的演奏风采,已经成为专业音乐人士以及发烧友的夙愿。然而近几年,普莱斯勒预期在中国举行的几场音乐会,都在最后关头因种种原因取消未能成行,令乐迷为大师可能今生都不会与中国音乐舞台结缘而感到万分遗憾。其实,早在2010年的第三届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就邀请到了普莱斯勒来演奏!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发生在2010年10月14日晚上的中山音乐堂,在一首莫扎特《狄多的仁慈》序曲之后,普莱斯勒为观众演奏了莫扎特第17钢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第4钢琴协奏曲两部作品。当时演出反响之热烈自不必说,以今时今日视之,这场音乐会则更显得意义非凡,体现出音乐节策划的独具慧眼和国际视野。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音乐节的闭幕式上,主办方邀请了2000年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三名、2005年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的金奖获得者、著名钢琴家科布林(Alexander Yevgenyevich Kobrin)来担纲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由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协奏。当晚,这部协奏曲在演奏家和乐团的配合下得到了完美呈现,令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的观众们沸腾不已,也为本届音乐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除了阵容华丽的大师班之外,每年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还会邀请一批国内优秀的中青年音乐学者、音乐家来举办讲座或演出。这些名家大多都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演奏心得,并在音乐节上为观众无私地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与表演实践息息相关的艺术,要想真正了解一部音乐作品、并将之传达给别人,很多时候真的是“绝知此事须躬行”,需要通过亲身表演和研习才能做得到。然而许多从事音乐表演实践的艺术家沉浸在对乐器本身的操作之中、不愿或不善沟通,导致向大众传播音乐的话语权经常落入非专业人士之手。由于缺乏音乐表演实践、对技术积累不足,因而在对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的讲解中,有可能会出现刻意回避对作品细节和操作技术层面的论述,过分夸大音乐与哲学、宗教、文学、历史之间的联系,过度解析音乐中精神性的部分,最终的效果就是以抽象解读抽象,始终游离于音乐理解的核心之外。而曾在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专家讲座”板块中登场的许多中青年音乐家,都曾专注于对某一位作曲家的作品进行研究和演奏、将之搬上舞台或录制音像制品,可谓是“在乐器上实践,在乐器下思索”。因此当他们在音乐节上讲解起其人其作的时候,既有理论高度,又能在展示作品的细节和幽微之处,对作曲家实现其表现意图的具体手法进行清晰展示,从而让观众能够极为有效地深入了解音乐内涵。比如2017年音乐节邀请到的国内首位录制全套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小提琴演奏家杨戈芳、与梅西安的音乐结下不解之缘的钢琴家秦川教授、国内首位以专场音乐会形式演奏全套斯克里亚宾奏鸣曲的钢琴家陈韵劼等,就都在各自的讲座中生动地为观众阐述了这些作品的艺术精髓。
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部分,就是广邀在音乐史、演奏史上曾经纵横乐坛的老艺术家来“现身说法”,让年轻学子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真正的艺术传承。这来自于艺术总监由熹教授的“音乐活化石”理念,她认为音乐的“一脉相承”说起来简单,而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容易,很多知识通过书本的感知毕竟是有限的、缺少温度的。当那些曾是音乐史事件亲历者的前辈泰斗出现在眼前,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那份感动和启迪,是每一位有幸到场的观众非常难得的人生体验。
在这个单元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钢琴家周广仁先生在2016年第九届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上所做的讲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周先生,可以说见证了中国钢琴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并已成为中国近代钢琴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日里为人低调的周先生,也很少接受讲座或大师课的邀约,因此当讲座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全院师生的翘首期盼。讲座中,周先生从自己独特身世谈起,说到在上海时先后师从多位中外钢琴教师的学琴经历。从这些教师身上,周先生吸收到了多方面的学养:有演奏法方面的、有教学方法上的、有教材使用上的、甚至还有室内乐演奏方面的……听完周先生的讲述会感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反而给了她博采众家之长的学习机遇。作为历史亲历者,周先生真切地看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和中国钢琴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讲座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周先生对于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最后,她深情地说:“我感谢国家对我的培养,所以我的理想就是一定要好好发展中国钢琴事业,中国一定会成为第一!”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正是在这样的理想激励下,周先生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社会钢琴学校、中国最早的钢琴考级体系和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并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集无数盛名于一身的周先生本人却无比平和谦逊,在讲座中,多次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泰斗,只是幸运。
另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活化石”系列活动,是七十多岁的石叔诚老师在2017年第十届音乐节上,所做的关于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历程的讲座。石老师是具有钢琴演奏、钢琴创作和指挥三重身份的乐坛常青树,曾参与了《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不论从演奏还是创作,石老师都曾与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风雨同舟。讲座开始,石老师就提出了一个十分发人深省的关于中国钢琴作品定义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中国钢琴作品?是指由中国人写的还是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是应该以国别还是作曲家来划分钢琴作品?接着石老师就以其特有的坦率、诙谐聊起了自己所经历过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在特定时代所发生的那些往事,聊起自己与《红色娘子军》《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作品别样的情感联系。期间不断引发观众会心的笑声,而当听到《黄河》大合唱在当年竟然是反动的、禁唱的,观众不禁又暗暗惊讶。石老师继而分析了特殊的政治背景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消极和积极因素,引人深思。石老师认为,中国作品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太少了”,作曲家写的作品比钢琴家写的作品“经弹”,在中国作品的弹法上实际和弹外国作品没有什么两样……字字珠玑都闪烁着一位演奏家睿智的思辨精神。石老师还谈到,自己在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一点不比外国作品“省心”,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作品弹得有说服力。最令观众感到惊喜的是,室内乐音乐节的忠实观众周广仁先生也在现场,并接受石老师邀请欣然上台对中国钢琴作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令讲座气氛达到了高潮!
可以看出,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对于业界“大师”“泰斗”的邀约,绝不仅仅是简单请来装点门面,而是在深入了解每位艺术家的特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之后,找到最适合的切入点,确定讲座或演奏会的主题,让艺术家展示出自己最高的学术成就。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这对于音乐节主办者的艺术造诣和学术眼光有着极高的要求。
如今的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已经从十年前音乐会不足三场、讲座不足五场、每场观众不足百人的筚路蓝缕之态发展为一票难求、场场爆满、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音乐频道逐年对演出盛况进行转播报道的文化现象和音乐品牌。音乐节一路走来,先后举办了60余场音乐会、30余场讲座、230余课时大师课和三届室内乐比赛。这其中的亮点难以悉数,笔者的寥寥几千字只能是挂一漏万、管中窥豹。相信往届音乐节的精彩瞬间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每一位观众的记忆中,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喜悦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