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澄江太平花灯的传承与发展

2018-01-24吴剑峰澄江县文化馆

民族音乐 2018年3期
关键词:旦角花灯太平

■吴剑峰(澄江县文化馆)

澄江松元彝族太平花灯主要流传于松子园和石门两个彝族聚居村,邻近的草格村也有活动。据松元太平花灯艺人李国贞讲,一年终结和新春伊始,两村均要演唱太平花灯以祈求清吉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故称太平花灯。太平花灯传入松元具体时间不详,据当地老辈艺人讲,最初是从汉族地区传入,约清嘉庆年间(1796—1820),请十几千米外一个叫旧村的汉族教灯师傅来教的,当时因交通不便,据说每次接送教灯师傅均由人背。据太平花灯艺人张繁盛和李高德的祖辈推断,松元太平花灯传入沿袭至今约两百年左右。

■太平花灯概述

(一)演出习俗

太平花灯一般在每年秋收秋种结束的冬月初二灯班集会,聚餐打牙祭,由灯班中年纪最大的师傅亲手供奉灯神,玩灯的人衣冠整齐地一起参拜后开始排练,至正月初二开始至二月初二在本村演出,也应邀到外村演出,根据观众需耍也可延长至二月十六。

历史上,每年唱灯时主持人产生的程序如下:冬月初一供奉灯神时,按灯会人数每人煮一碗数字相同的汤圆,谁吃到包有银毫的汤圆,谁就当这一年玩花灯的管事,吃到包有骨头的汤圆的人当二管事,这种推选管事的形式到新中国建立前后已停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太平花灯的演出活动从未间断,现在多由村领导或有名望的老艺人主持。

排练和演出前后有一套严格的一成不变的祭祀灯神的仪式,灯神是女神,太平灯活动开始时,灯神出现,随后每演一场都要供灯神拜灯神,全部演出活动结束后,把灯神烧掉。灯神一年一请,一年一送。

灯神系一尊木雕女性偶像,高约20余厘米,身着布衣,五官墨绘,当年的灯神在演出结束的正月16送灯神后烧掉,次年再新刻一尊。灯神背面墙壁上贴红纸,上书“乐王祖师、鼓板琴师、花灯小姐、花灯娘娘、太平花灯之神位”;两侧书“清吉平安、牛马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吉语;供桌摆一个高约25厘米的竹编红纸裱糊的方形印灯。

近些年来,随着群众文化的广泛开展,松元男女青年又组织了一支演现代花灯的业余文艺组织,称为新灯班。新灯班和太平灯班均独立活动,互不搭班,互不干扰。村、组领导都同样爱护,给予支持。

(二)演出程序

演出前,演员们化妆穿戴好后,首先敲锣打鼓列队穿村到上寺请“灯神”。队伍由一对长号和大锣、大钹、小锣等在前开道,随后1人抬印灯,两边4人持8根短木棍保护,接着是4筒秧老鼓,一边1根霸王鞭,最后是4个男扮的灯姑娘、1个花灯老倌、1个花灯婆婆,整个队伍约24人,请出灯神后要由灯婆婆背着,来到空场上准备演出。

太平花灯演出不需要搭台子,选一块宽大的场地便可。正面摆放1张桌子,供奉灯神,其他三面是观众。灯神离开寺庙和回归寺庙,都由《大凤阳》中的旦角演员背着。

太平灯演出的节目,有歌舞、小唱和戏剧3类。独台戏的故事、人物、情节并不复杂,矛盾冲突也不激烈。演唱的曲调多种多样,其中既有松元彝族的山歌小调,又有汉族地区流传的戏剧唱腔,演唱时可灵机变换。

太平花灯演出每次都是从花灯歌舞《正月燕子报春早》开始,松元人称“团场灯”这个节目完后,才可随意演出其它节目。演出结束要演《收场调》(据说这是消灾免难的节目)才算有头有尾,皆大欢喜。

每天一般只演二至四个小节目,中间还会穿插彝族的跳乐,让观众也上场,开展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太平花灯白天在广场上演出,晚上也会被请去“踩家”“踩地盘”。

松元的太平灯,除在松元彝族村子演出外,还到周围的苗族、汉族村子去演出。如大塘子、海口、官庄及华宁县青龙镇一些村子,宜良县竹山乡的一些村子,最远的地方还去过建水县的龙潭村一带。出村去外地演出,一般2月初2结束回来。有时已经到2月初2,还有人请他们去演出,也可以延长,但时间不能超过2月16。

(三)表演形式

太平花灯的剧节目原来有30余个,现经整理还保留24个,其中戏剧占绝大多数,以悲喜剧及闹剧为主,内容与外地同名花灯剧类似,剧目有《朱买臣休妻》 《大凤阳》等15个;歌舞有开场曲《正月燕子报早春》和收场调《打扮真打扮》2个,每场演出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表演;小唱有《祝英台》 《栽秧闹五更》等7个。

在戏剧表演中,旦角多使用折扇和手巾,生角使用折扇、蚊刷,用枝条作马鞭。男女身段多用崴步,手臂上下翻舞,有时矮步转身,不停地穿梭走动,以增强动感,走步特征是生角以脚尖点地为主,旦角以脚跟先落地为主。在表演、唱词、对白、人物交流上没有传统表演程式,只是旦角要求用小嗓道白和演唱,嗓子实在翻不上去的也会使用大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很易吸引触动观众。

在舞蹈上,有“秧老鼓”“霸王鞭”“短棍”“赶毛驴”等,多是集体舞,队列的变化有“双龙抱柱”“白马分繫”“满天星”“勾钱”“龙摆尾”“散蜜蜂”等组合。

秧老鼓:四面筒鼓,每人一筒夹在腋下,以手击鼓由园场、前跨步、蹲步、转身时对跳组成舞蹈。另有2人持小锣、大钹,与鼓配合,节奏激烈。

霸王鞭:即金钱棍,单人或双人舞。以棍拍肩击脚,抚胸敲背,采用跨步、蹲步、骑马桩、小弓箭步、转身等几个动作,节奏平稳。

短棍:动作简单,一上一下,击肩、平伸四个动作,不断反复。

赶毛驴:太平灯的“驴”是用蔑扎成驴头,戴在人的头上,扮演者身穿长袍,两手各执一根短棍杵在地上,以保持扮演者四肢着地的平衡,另外一个演员在一旁扬鞭赶驴。

曲调保留了传入时的特征,具有显著的个性。在所有曲调中仅有《螃蟹歌》 《十二属》等少许曲目与外地花灯类似,个别剧目或曲目唱腔吸收了少量彝族音乐元素。

(四)表演用具

1.服装。旦角上装为红色绸质绣花裙袄裤。老旦为青色满襟裹边宽大上衣,下着褶裙;旦角穿镶红边无袖布褂,前胸后背各用白布镶一圆形,前胸书“太平花灯”,后背书“松子园”;生旦均不着靴子和彩鞋。旦角头饰有小生巾、乌纱帽、菱角形黑色和尚帽,老生家院戴筒形折叠毡帽,最简单的是用红绸扎一绣球拴在遮阳帽正中;小旦头饰是“勒子”,周围镶嵌各色亮光小珠,正面系5串20余厘米长的丝线彩旒,如帘子垂下遮着演员的脸;脑后多扎一假发髻,老旦只系一黑色“勒子”和假发髻。

2.道具。表演中旦角使用折扇和手巾,生角使用折扇、蚊刷和用枝条做马鞭。生旦身段多用十字崴步,手臂上下翻舞,有时矮步转身,不停穿梭走动以增强动感。

3.伴奏乐器。伴奏乐器有月琴、小胡琴和简单的打击乐;歌舞及祭祀活动用打击乐加长号,演出戏剧时不用打击乐,起止由弦乐指挥。乐器定弦,月琴定2-5弦,小胡琴定6-3弦,从不变弦。一般先调月琴的音高,再按月琴的6音或3音,调小胡琴的内弦或外弦,从不变弦。调高多定在1=G至1=bB调,弦调好后一般不变调。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太平灯表演间歇要插进彝族的歌舞活动,则月琴要另调为2-6弦伴奏,小胡琴可以跟着凑热闹。

在戏剧表演中,还穿插着一些烘托性或过场式的器乐曲,常用的有《八谱》《跑谱》 《大开门》 《水捞月》 《小鹧鸪》等。这也是由汉族地区与剧节目同期传入的,多数都是唢呐演奏的戏剧曲牌,可太平花灯只用月琴和小二胡演奏。

■太平花灯的特征和价值

(一)主要特征。太平花灯在演出习俗、传承方式、遵照原样、生活化的表演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征。

演出习俗如每年唱灯时主持人的产生、接灯神、拜灯神、送灯神、烧灯神等;传承方式主要由父子、叔侄、翁婿等家族式相传,传男不传女,故又称“家灯”或“子孙灯”;仍沿袭云南花灯早期的戏剧、歌舞、小唱“三渠并流”模式;严格遵照传入时的原样排演,不增不减不改,只演传入时的30余个剧节目(现仅保留24个);戏剧表演生活化,无程式化动作,不用打击乐;歌舞节目融入了彝族民间秧佬鼓、霸王鞭等传统艺术;演员均为男性,表演中生角足尖先落地,旦角足跟先落地,旦角演唱或道白均用小嗓。

(二)重要价值。太平花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太平花灯的24个剧节目至今仍基本保留云南花灯早期形态,对研究云南花灯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具有较大参考价值;表演中涉及的道德规范、习俗风尚、生产生活知识等,是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起到对本土文化的教化和传承作用。

由于它适应人们传统的娱乐方式与审美情趣,群众乐于参与,并在其间找到自我表现的空间,满足自身审美需求和参与欲、表现欲,具有普遍的愉悦功能;表演形式率真淳朴,内容大多真诚善良,能产生感化作用,其亲切熟悉的唱腔和生活化的表演,让人在自娱和娱人中享受情感快乐,唤起共鸣,具有明显的宣传教育及审美教化功能;传授、排练和演出中贯穿的祭祀仪式和习俗活动,如自带酒菜、集体聚餐、结队绕村、接送灯神等,具有增强团结、凝聚族群的潜在功能。

太平花灯的音乐(含曲调、曲牌、演唱、演奏、伴奏、乐器等)有鲜明个性及特征,对研究云南花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发展以及和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结合与演化,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实例;独特的传承和演出习俗、质朴的表演方式,为戏剧表演如何贴近生活提供了借鉴参考。

■太平花灯的保护与传承

松元太平花灯传承方式比较独特,主要是父子、叔侄、翁婿等家族式相传,传男不传女,故又称“家灯”或“子孙灯”。不传女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最初教灯的祖师爷是女师傅,被奉为灯神,为了尊敬她故而女的不能扮灯;二是姑娘迟早要嫁出去,教会走了班子凑不齐人。其实,真正原因听有的老艺人讲,是太平花灯灯神供在本村上寺,过去观念落后,歧视妇女,怕女性入内亵渎神灵,给村寨带来不幸。为此,太平花灯演员的两个行当生角和旦角均由男性扮演。

太平花灯所有演唱剧目或曲目无文字资料,全靠世代口传心授,因而形成了学唱太平花灯只有用心记才会唱的信条。

(一)濒危状况。松元和石门两村现在基本还能按传统习俗开展活动,但灯班艺人中年龄最大者八十余岁,年龄最小者也近五十岁,平均年龄约六十岁,年龄严重老化,全面掌握太平花灯艺术的师傅大多已属高龄,传授困难。

由于太平花灯演出内容长期不变、表演形式相对简单,年年照样,服装道具破损严重,再加无文字资料,全靠口传心授,又是家族式传承,年青人不愿意参加,近几年演出逐年减少,面临失传危险。

(二)保护与传承。澄江县和玉溪市文化职能部门始终关注和扶持着太平花灯的演出与传承活动,经常前往发动组织,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1.1985年玉溪地区文化局在搜集整理戏曲时,已将太平花灯曲调收集整理编辑为资料册《澄江松元太平花灯资料》。

2.2005年在搜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已将太平花灯申报批准定为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电子文档和书面文字资料。

3.县文化馆经常协助当地村委会组织演出活动,并帮助鼓励中青年学习并参与太平花灯的演出活动。

作为保护单位,澄江县文化馆制定了保护计划: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分工负责,对太平花灯进行深入普查,并将普查成果归类整理,研究存档;编辑出版有关太平花灯的宣传画册、剧本及戏剧音乐书刊以及电子音像制品;添置服装道具和乐器,筹建太平花灯传习所,收集整理和保存有关太平花灯的剧本、音乐、服装道具,录制影像资料;定期或不定期对外展演,向群众传授太平花灯表演艺术,发现和培养青年太平花灯表演爱好者,使之后继有人。

猜你喜欢

旦角花灯太平
看花灯
探究戏曲旦角身段艺术特征
太平风俗美
挂花灯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做花灯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赏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