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图形在国内外博物馆文创产品中运用现状研究—以凤鸟图形为例

2018-01-24杨秋月西京学院

艺术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凤鸟文创图案

□杨秋月 西京学院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气质,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传统图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审美的集中体现。如何发扬、传承传统文化是时代的新课题。在国家层面大力宣扬文化自信的时代大背景下,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把传统文化和文博行业发展建立命运共同体是强强联手,是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为贯彻落实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博物馆条例》,增强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使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应倡导和鼓励文博行业充分开发资源。促进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并打造博物馆自身品牌,提高文博行业的设计生产开发水平和创作热情,逐步培养游客消费习惯,将博物馆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融合,更好地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的文创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对传统图形的运用水平差距较大。

随着国内文博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而博物馆也一改以往的学术化、专业化的姿态,以亲民化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在各种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上有突出贡献。遥远的古代文物突破了传统的展陈方式,被开发设计成各种创意文化产品。各式文创产品赋予古老文物鲜活生命力的同时也承载着博物馆的文化宗旨。“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文化传播理念使博物馆更好地履行了公共教育的社会职能。传统图案纹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名人的智慧结晶,更是历代社会、风俗、审美的窗口。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这些古老图形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凤鸟图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装饰纹样,是各个历史时期最受艺术家们青睐的装饰纹样之一,其形式变化繁多,瑰丽多彩,寓意也十分符合古代图案的寓意规律。所谓有图必有意,有意比吉祥,凤鸟图形自古就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如和平、祥瑞、美丽、尊贵等。其外形在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寓意,所表现出来的外表形态都不尽相同。从整个凤鸟图形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发展历程和华夏民族的发展史是一致的,鲜明的造型符号特点是对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东方美学的完美诠释。时至今日,它蕴含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对现代设计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缺乏对传统图案凤鸟纹元素的深度挖掘,缺乏创新性的转化。最常见的方式依旧是将原图像“照搬”。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截至2018年其淘宝文创商店已有数十款凤鸟图形的文创产品,其中包含万次贴、手机壳、行李牌、胸针、鼠标垫、屏风摆件和笔记本等。部分产品在图案创新上仍有所欠缺,形式美不足,没有创意性转化。其他博物馆几乎没有或者寥寥几款凤鸟图形的文创产品也没有充分利用传统图案,设计观念比较落后。

总体来说,国内的文创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现阶段传统图案元素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应用中显露了以下几点不足:(1)产品图案以复制临摹为主形式,缺乏创新性;(2)包括图形在内的产品设计缺乏地域和馆藏文化、历史特色等;(3)产品设计观念陈旧,造型单一,没有很好地吸收当下的新材料和新科技。

国外对传统图案的运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三种模式:第一,整体图案的运用,将产品制作成原文物的样子或者印发原文物的完整图案。常见的产品如明信片、镜头布、鼠标垫、茶巾和墙饰这一类。第二,采用“截取”的手法,将原文物表面的纹饰局部运用到产品合适的位置上,化内容为装饰图案。例如印有罗塞塔石碑上文字图案的扑克牌、杯垫、背包和笔等。第三,将原文物的整体形状与“截取”的部分图案进行重新组合,完成传统图案的创造性转化。例如,大英博物馆的罗塞塔石碑系列,文创产品制作成罗塞塔石碑的形状后,受体积所限不能将石碑上的所有文字包含其中,于是大英博物馆将截取的一部分文字配入石碑形状文创产品中,制成钥匙链、衣服、手机触屏笔和巧克力等文创产品。

国外将传统图形资源应用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做法由来已久,伴随博物馆学的发展,其在产品的创意、开发、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模式及产业链。博物馆文创产品不仅增加博物馆收入,扩大其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凤鸟文创图案
陶溪川文创街区
凤鸟的神秘主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从物质到信仰
淡黄柳·怀人
铧芯文创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