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舞蹈表演的审美要求

2018-01-24吕玉珠青海省海西州民族歌舞团

艺术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神情表现力舞者

□吕玉珠 青海省海西州民族歌舞团

舞蹈表演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我国的舞蹈表演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且多民族融合的国家特点也使得我国舞蹈种类繁多,舞蹈表演形式多样。对舞蹈而言,究其根本就是舞者通过自身肢体语言来表现某种感情和思想,从审美的角度上来看,对于这种肢体语言表现形式,审美主要集中于动作姿态、舞蹈表现力、舞者神情、背景乐与舞蹈的契合度等,本文中笔者分别对中国舞蹈表演的审美要求进行阐述。

一、中国舞蹈

单纯就我国的舞蹈形式来看,我国的舞蹈可以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古典舞是从古至今逐渐发展起来的舞蹈形式,兴于汉,胜于唐。民族舞,发展历史无从考究,可以说在有人和有民族后,民族舞蹈就应运而生并发展起来了。现代舞,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其融汇了多种舞蹈形式,以一种自由奔放的舞蹈肢体语言来展示现代人追求自由的意愿。

二、动作姿态上的审美要求

对于中国舞蹈而言,动作姿态讲究拟物形物,拟形类形。以孔雀舞为例,杨丽萍的孔雀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大众点评其孔雀舞的表现多为神似孔雀,姿态形似。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舞者通过肢体动作模拟某种动物神态和肢体形态,并让观众们能够在观赏到该肢体动作后随即联想起该种动物,这种肢体动作就具备一定的美学感受,当然这种美学感受因人而异,因地区而异,热带季风性气候的人对于柔美的肢体语言更欣赏,而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人群则倾向于豪迈和奔放。总而言之,动作姿态的审美要求即舞什么像什么,蹈什么似什么。

三、舞蹈表现力上的审美要求

对于舞蹈表现力而言,其注重的是舞者对整体舞蹈节奏和肢体开合的控制,注重的是与舞台舞美及舞台音乐之间的默契配合,所谓表现力,在于大开大合的肢体,也在于侧目轻瞥的眼神。对于表现力的审美要求,即是将舞蹈的内涵进行展示,也就是说,当你舞蹈赞颂黄河的时候,你的肢体语言要有黄河的奔腾不息,你的表现力也要充分地表现出黄河的汹涌与澎湃;当你舞蹈赞颂静湖的时候,你的肢体语言要轻柔似微波,表现力要柔和似春风。对于舞蹈的表现力而言,其决定着舞者能够达成的成就,也是舞蹈审美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动作姿态的把控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来达成,但是对于舞蹈表现力的提升,需要在不断地舞蹈和摸索中进行自主构建,这种表现力的传授不是书本和语言能够实现的,亦不是仅靠观摩就能够习得的。

四、舞者神情的审美要求

在舞蹈的过程中,肢体语言的美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氛围,表现力能够让观众深入舞者所营造的氛围之中,而神情则是撩拨观众心弦的手,一颦一笑,一转眸一定睛都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会给观众不同的感受。梅兰芳大师的京剧动作,之所以获得高度赞扬,其对眼神的把控和神情控制居功不小。对于舞者神情的审美要求舞者要能够自如地对自己的神情进行控制,能够让自己的神情跟随舞蹈表演进行转变。该柔情的时候要媚眼如波,该愤慨的时候要怒目金刚。该笑的时候笑,该哀伤的时候哀伤,舞者的五官要能够随着自己舞蹈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并随着舞蹈的展开而变化。

五、背景乐与舞蹈的契合度

背景乐与舞蹈的契合度,可以说是舞蹈审美基本的要求,但之所以放到最后进行讨论,是因为背景乐与舞蹈的契合度并不是死搬应套、遵章守训的,其灵活性更高且与舞者的个人感悟能力相关。例如,在进行舞蹈的时候,旋律逐渐加快的时候,是该旋转还是跳跃,在旋律舒缓的时候,是该俯身还是仰面。这种背景乐和舞蹈的结合,需要舞者充分对背景乐进行把控才能够形成,需要长时间对背景乐进行舞蹈和联系,感受背景乐的感情和神情,这样才能够保障自身的舞蹈与背景乐能够达成较好地契合,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背景乐与舞蹈之间共同传达出的感受,即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和美学感受。

在观众进行舞蹈审美的时候,听觉占据了整个审美的大部分,可以说当背景乐是大漠边关长河落日的时候,舞者就算将孔雀舞跳得再柔情,观众也感受不到这背后的美学。只有当舞蹈的舞动与背景乐相契合,舞者姿态与背景乐相匹配,才能够实现舞蹈的审美要求。

在本文的研究和论述中,笔者就中国舞蹈的审美要求从舞蹈肢体语言、舞者神情、舞蹈背景乐到舞蹈表现力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对于中国舞蹈的审美要求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所撰述的内容皆为笔者对舞蹈审美的感悟,希望能够为舞蹈审美提供方向思路。

猜你喜欢

神情表现力舞者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美
神情在中国舞中的作用初探
纤变墨画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