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歙县卖花渔村花木盆景与特色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2018-01-24王兰英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4期
关键词:徽派卖花渔村

王兰英

(歙县徽城镇林业工作站,安徽 歙县 245200)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历史文化悠久,徽派盆景艺术独树一帜。近年来,该村在做好特色花木盆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连续7年举办卖花渔村梅花节,打造卖花渔村徽派盆景等特色旅游品牌,把盆景变风景。同时,充分发挥网路销售和盆景协会作用,汇聚信息,推广技术,培育人才,创造特色产业最大效益。通过花木盆景合作社+农户、花木盆景销售线上+线下、林业+旅游的转型发展,推动林业产业、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林农增收致富。

1 卖花渔村概况

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又名洪岭村,地处山青水秀的新安江上游,皖南山区的丘陵地带,是我国著名的盆景之乡。全村206户、人口670人,总面积237.1hm2,有林地面积219.6hm2,森林覆盖率高达92.6%,其中培育盆景苗木的山场达133.3hm2,有盆景初坯苗圃66.7hm2,每年成型可销售盆景花卉约4万钵。家家户户以种植盆景花卉、培制花桩、制作盆景为生,村中形态各异的盆景处处可见,罗汉松、梅花、杜鹃、榆树随处撒绿;庭院内、房前屋后、山洼溪边,无边无际的盆景跃入眼帘,各种各样高低错落的树桩将庭院装扮得犹如花园一般,天井里、窗台上、阳台上到处都是树桩盆景,就像一个巨大的盆景公园。山间的苗木花卉沿着山势向山顶蔓延,村庄屋舍淹没在绿树修竹间,绿意盎然,更显天蓝地绿云白风清,一年四季皆是景,徜徉其间,让游人体验花海中的田园生活梦。

该村2005年获市级“生态文明村”;2008年该村徽派盆景技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荣获花卉盆景“省级示范村”称号;2011年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级“十有”村;2012年荣获“安徽省徽派盆景发源地”、“ 歙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称号;2013年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2014年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2016年被授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学实践基地”;2017年获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优秀旅游乡镇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卖花渔村,已成为皖南远近闻名的生态富裕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黄山市样板。

2 “卖花渔村”由来与种植花木盆景特点

2.1 美丽村名由来及徽派盆景

据当地史料记载,卖花渔村本名洪岭,唐朝末年,中原一支洪姓人氏因避战乱迁于此而形成村落。因这里四面环山,唯山底一条谷地,不足两米宽的小溪沿村中小道流淌,登临山顶一览村庄,形如鱼。村头如嘴,村腰渐宽如鱼肚,村脚如鱼尾。再之,村里人多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于是洪姓家族遂将三点水加到鱼字旁边,期望洪家能像得水的鱼儿一样快乐自在。村庄自此兴业发达,又因村民以种花、卖花为业,故卖花渔村名声渐振,远近闻名。

卖花渔村种植徽派盆景历史虽然悠久,但因为历史原因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慢慢得以恢复。但是,在1971年,上海市为欢迎美国总统的来访,特派员来歙县卖花渔村选购花卉盆景用以装点厅室园林。尼克松总统在参观访问之余,偕夫人一行在周总理的陪同下游览了上海人民公园,观赏了陈列在那的“徽梅”,对“徽梅”的艳姿美态赞不绝口,此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记者又专程到卖花渔村采访。1995年,国际友人鲍汉威先生组织加拿大徒步旅行团,首次来该村观赏盆景花木,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后来,村里一条通往外界的4.5km公路开通后,加上互联网与联通世界,“卖花渔村”因而也成了“徽派盆景”的代名词。

2.2 卖花渔村花木盆景特点

卖花渔村是中国最古老的五大盆景流派之一“徽派盆景”的发源地,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造型艺术源流长。因为当地盛产梅花,自唐朝起就开始制作梅桩盆景,传统造型以三台式、扭转式、屏风式、疙瘩式为主要形式,讲究主干造型,其中以盛产“游龙式”梅花驰名海内外。龙游梅桩头大如龙头,干如龙身,枝如龙爪,一株树桩上常常有10~20个弯不等,遒劲弯曲,如游龙一般。培养一株较好成品的龙游梅常常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利用蟠扎、整型等手段才能成型,是一门精细技艺。卖花渔村流传“爷爷种花,孙儿卖。”之说法。古徽派盆景技艺已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一般地区的梅花盆景基本是用桃树、李树等嫁接的,而卖花渔村的梅桩盆景全部用梅花的枝条压枝而成。由于梅花是长寿树种,而桃李树寿命短,有些盆景看起来老态龙钟,而实际上盆景根部很容易因虫蛀而死亡,而当地出产的梅桩盆景因为没有嫁接,不但寿命长,而且品位高。由卖花渔村培育的梅桩盆景,在全国举办的历届“二梅”展览中,几乎囊括了近1/2的金奖、银奖和铜奖,足见其实力之雄厚。目前,在卖花渔村拥有3名国家级“盆景大师”和12名省级“盆景园艺师”。

现在卖花渔村村民种植的花木盆景种类繁多,有梅花、蜡梅、雀梅、复色枫、碧桃、紫薇、黄荆、杜鹃、天竺、桂花、六月雪,还有黄山松、翠柏、桧柏、罗汉松、榔榆等,尤以梅花、桧柏、罗汉松、榔榆为代表树种。该村花木盆景的造型,受新安画派的影响,也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尤以梅花桩景最为著名,它与徽州的文房四宝同时著称于世。

3 盆景特色村助推美丽经济快速发展

自改革开放后,这里的盆景产业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盆景种植面积占全村总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该村和当下一些山村不一样,村里几乎没有人外出务工的,基本蹲在家中“拈花惹草”,凭着一把刀、一把剪,不停地雕塑着自己的“艺术人生”。来到黄山歙县卖花渔村,就像走进一个巨大的盆景公园。如今这个村已成为一个集花卉盆景种植、良种繁育、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特色村。2017全村的旅游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卖花渔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富裕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盆景,现在全国各地莫名而至的顾客、游客络绎不绝到村来旅游光观或采购盆景,有力促进了该村盆景产业走向海内外。

每年到初春季节,卖花渔村漫山遍野、房前屋后盛开的梅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成了摄影家的天堂。据了解,今年春花季游客最多的一天有上万人,村里都接待不下,一直到晚上6点多用换乘车才将游客送完。每逢花开的季节,但凡周末,游客都有数千人。例如,该村的“景秀园农家乐”创办于2014年,一次性可接待100多人的吃饭和20多人的住宿。创办灵感缘于镇政府介绍了100多名游客来吃面条。越来越多的游客促发已在苏州市开豆腐店多年的张丽仙和老伴从苏州返回家乡办农家乐。“景秀园”业主张丽仙介绍说:“第一年人气不算旺,只接待有1000多人,不过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达6000人左右。今年花季根本就忙不过来,每天要请8~10个人相帮,多的时候一天接待400多人。今年一个月的花季旅游毛收入就达到了10多万元”。

该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艺术氛围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到卖花渔村走古道、赏春花、看盆景、吃农家饭的客人逐年递增,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延伸了盆景产业链。该村多户村民改造庭院办起了农家乐,目前,卖花渔村的农家乐有15家,每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同时带动了当地茶叶、笋干、腊肉等土特产销售,形势日益红火。通过“赏花”更加提升了花木盆景的商业价值,“中国徽派盆景第一村”的品牌效应已经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致富效果,实现了农、林、旅融合创新发展。全村206户、670人,通过种花、卖花及接待游客,家家户户走上了富裕路,2017年,年收入10万元以上30户,5至10万元40户,全村人均收入达23000余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4 主要经验及做法

4.1 借助互联网平台促销

自2012年开始,卖花渔村每年举办梅花摄影、乡村旅游节等,提升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随着通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逐渐兴起,卖花渔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批年轻人带领村民通过网络拓展市场。目前,村里有50多户村民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微信、微商进行线上销售盆景。他们在网上不仅卖自家的盆景,还义务帮助村里其他花农销售。去年,该村支书洪定勇的儿子就通过网络联系了3批客商到村里购买盆景。其中,来自山东林营的客商在村里一次性就挑选了20多万元的梅花和罗汉松盆景。而且近两三年的盆景销售,不仅仅限于春季和冬季的繁忙,就连往年淡季的夏季也忙碌了起来。2017年,该村盆景网络销售额突破500余万元,解决就业300余人。优质的盆景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便利的物流,正不断走向全国。电商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盆景的销售,带动了该村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该村经济转型发展。

4.2 积极组织开展学习交流

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兴村富民”目标,以“产业+文化+旅游”的新型产业经营模式,让村民在产业链上比作用、做贡献,开展技艺交流和参展,发扬和传承徽派盆景制作技艺,通过传统销售+网上销售,扩大经营渠道,增加经济效益,强化品牌营销,设计卖花渔村LOGO,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卖花渔村的许多年轻人主动到外面去学习新的盆景制作技艺,研习闽南派、苏派等各派技艺,提高盆景制作技术。年轻一代盆景艺人已逐步将盆景造型的重点转移到自然式上,从传统模式中逐步脱离出来。除了梅花、罗汉松、侧柏等桩景,也尝试制作赤楠、枸骨、角子枫等小型盆景,再陪衬上奇石,意趣横生。卖花渔村在2016年第七届安徽省花卉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9个的优异成绩。

4.3 加强非遗传承,提升文化内涵

卖花渔村徽派盆景技艺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该村现有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人。徽派盆景造型技艺独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做好徽派盆景非遗传承工作,培养青年盆景技艺人才近百名。卖花渔村还积极参加各类花卉盆景交流会,连续四年举办卖花渔村梅花摄影节,吸引了广大摄影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走古道、赏梅花,摄美景、品徽韵。并且将每次举办的“卖花渔村摄影节获奖作品”在徽州府衙、黄山风景区、黄山市各大酒店等进行展出。同时给各摄影协会会员提供了一个锻炼平台,让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得到了交流,以传播徽派盆景文化技艺,提升卖花渔村内涵。在全国各地著名园林及园林单位中都活跃着这里盆景制作经验丰富的卖花渔村花农,他们的作品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给人以美的享受。

4.4 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服务功能

优美的生态环境,赋予了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近年来,该村以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为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健全设施;规范管理,提升素质;突出特色,围绕旅游发展经济。同时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以改善生态环境、交通环境、村中环境、饮水环境为主,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硬化、净化、亮化、美化为重点改造村中环境,良好的生态、优美的村庄、畅通的交通有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全村带来了人流、物流,也给群众发展旅游产业带来了机遇,村两委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借助旅游资源优势,改造庭院,发展农家旅游接待。整洁明亮的厅堂,摆满盆景的农家小院,成了该村农家乐接待的特色。

随着卖花渔村的名声大振,当地也意识到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便把渔村小学的旧址修建了村史馆,馆内详细记录卖花渔村的历史及习俗,还有梅花品种及1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介绍。游客在欣赏梅花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经济发展了,村庄环境、卫生保洁、乡风文明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同时,该村在镇政府和郑村派出所的支持下,加强了技防建设。对卖花渔村名贵盆景进行拍照、编号、登记,建立专门档案,纳入公安信息平台,给盆景定制“身份证”。截至目前,卖花渔村100余棵名贵盆景定制安装了身份标牌,40余户花农自发安装了监控探头。下一步,卖花渔村将深入挖掘更多的潜在价值和魅力,计划制作精品盆景,提升产品吸引力,建设集观光、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盆景精品园,把盆景产业与乡村休闲观光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徽派卖花渔村
小渔村的变迁
意大利五渔村
夏日小渔村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卖花歌
卖花姑娘和小鸟
多元期新徽派版画的传承与革新
卖花歌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