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 VR R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的思考
2018-01-24许晓
许 晓
自2016年VR元年开始至今,各个学科领域的学者投身VR技术的研究当中,关于VR新闻的研究,要么是从媒体制作和人才角度考虑,要么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而本文结合二者,从VR新闻的制作生产到消费者阅读,逐层分析。
2016年是VR(虚拟现实)元年,以Facebook收购VR设备厂商Oculus为首,各大资本的纷纷注入VR行业,VR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各行业都在摸索与VR技术应用的结合点。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的Nonny de la Pena在她2010年发表的论文上首次提出“沉浸式新闻(ImmersiveJournalism)”,它使用了 CG技术和VR技术,利用VR设备给读者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感,读者以第一视角体验事件现场发生的过程,充分感受到VR内容中的人物和环境,让人们对新闻报道建立其更深入的解读联系。VR技术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一种新方式,但是新闻的下一次转型机会,会不会是因为VR技术对内容呈现方式的革新呢?本文笔者将从内容制作端和内容消费端来分析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困难之处。
一、内容制作端
(一 )制作成本过高
与传统媒体的展示形式相对比,VR带来的读者体验确实可以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沉浸感,但是VR新闻的制作成本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能够接受的。硬件上VR设备的费用问题加上Unity 3D和Maya和一些开发软件的许可费,还有技术人才的薪酬,确实是需要不菲的投入。以甘内特旗下的《得梅因纪事报》推出的大型解释性报道《丰收的变化》为例,这则报道的制作资金投入超过5万余美元,除了记者和摄影师,还需要道达尔电话制作360全景视频和镜头编辑的技术支持,整套制作高昂的成本投入让许多蠢蠢欲动的媒体意识到,VR新闻制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据VR新闻的制作方Mini USA公司市场部营销经理Lee Nadler透露,与传统的全媒体新闻制作,包括视频、文本等,VR视频在拍摄和后期处理方面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物力、人力,其中后期制作要花费比过去十倍还多的时间。同时,媒体单位的人力成本也成倍增加。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原来的摄像师和后期制作师,还需要大量的CG制作人才、编程人才等。
(二 )生产周期较长
新闻报道的目的在于第一时间向读者反映事件的实际情况,讲究时效性和真实性,从第一时间把新闻口耳相传,到写在纸上、在广播中报道、进行电视直播、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传播读者获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捷。尤其是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对于媒体来说,要想吸引大众眼球,保持行业权威性,引入巨大流量,必须争分夺秒抢夺先机,这样才能维持用户黏度,防止用户流失。再看VR新闻,从获得新闻信息,再到内容编辑制作,这其中众多环节复杂繁多,涉及学科广泛,即便是有团队的分工配合加班加点,也很难在短期之内可以完成,这样一来新闻就很难在第一时间发布出去,完全丧失了其及时性。即便是VR新闻制作完成发布出来,而读者早已熟稔事件详情丧失了第一时间的好奇心和知情欲望,那么VR新闻的存在反而是信息的冗余,造成巨大的不必要和资源浪费了。
(三 )制作难度大
VR新闻的制作素材需要记者亲赴现场进行实地信息采集,而像一些灾难、恐怖暴乱、战争场景,即使是长焦镜头拍摄的内容也无法满足VR新闻制作要求,记者们要携带四方位或者全方位摄影机,配备多方向摄像头,比如Google YI JUMP VR 摄像机、Jaunt ONE VR 摄像机、Nokia OZO 全景相机等进入前线进行采集,这无疑加大了新闻采集的难度和危险性。往往新闻现场的变化是难以把控的,而摄像机镜头是固定的,没有预先的场地布景和现场走位,现场的混乱和障碍物难以避免地出现在视频当中,更有可能出现突发情况造成预料不及的意外事故。由于客观环境造成的采集信息资料缺失和不完善,很难在后期进行补充和修改,这就极易导致记者辛苦采集来的信息因无法使用而白白浪费。
在制作过程中,内容与VR设备的匹配度也需要制作人员成百上千次地测验调试,虽然看起来都是些细枝末节的轻量工作,但是实际执行起来也是相当繁琐,耗时耗力。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导致整个作品重头再来。
(四 )对团队人才要求高
传统的新闻工作者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包括采访编辑、摄像录制、后期制作等,但是VR新闻的制作除了这些职业技能以外,还要掌握如何利用VR设备和三维建模、后期软件、用VR摄像机采集新闻并进行后期制作,其中不仅仅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影视制作的知识,还涉及到编程、人机交互等交叉学科技术知识,这对传统新闻从业者来说确实是个极具难度的挑战。在 2015年的两会期间,新华网的VR团队在全国媒体、观众面前成功地利用VR技术播报“两会”进程。在《测测你能不能当好“两会记者”》节目中,网友可以自由选择身份,通过总理、省长、群众、记者、外宾、黑衣人六种人物身份的换位,来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位置上对于会场内部的视角感受,游览两会新闻中心的会议现场。在备受瞩目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在支撑。因此,VR新闻的产生需要的是一个庞大的团队而非一人之力可成,这对新闻人才队伍的培养又制造了新的难题。
(五 )可选题材有限
VR作品给人带来的是视觉上的冲击感,所以针对讲究读者眼球效果和画面感的新闻报道可以应用VR技术,比如体育赛事、旅游类新闻、解释纪录性新闻(如《丰收的变化》)等。但是像政治类新闻、财经新闻、一些追踪报道就很少采用VR新闻的形式,因为在此类题材的新闻中,读者还是对文字和图片的敏感度和可读性更高。
二、内容消费端
(一 )设备普及问题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看新闻可以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等触手可及的方式,而阅读VR新闻,除了需要一台手机,还需要一台VR眼镜。据《2016VR大数据报告》显示,仅有10.56%的用户观看VR新闻,并且64.1%的重度VR用户使用VR时长小于30分钟,用户黏度严重不足。75.80%的用户购买VR眼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尽管是消费级VR设备的普及率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用户量决定市场规模,而VR设备的普及率很理性宣示,这块市场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二 )生理体验
一直以来VR为人诟病的就是眩晕感。造成这种不良体验的原因分为三种,一是设备显示内容有延迟,造成严重的失调感,从而产生眩晕,据研究,这种延迟如果能降低到19.3毫秒以内,大脑就很难察觉;二是个人前庭感官的敏感程度,就是晕动症,这个要取决于个人的生理体质差异;第三个就是VR内容的画面质量差,造成的晕眩。遗憾的是,经过各个公司长期不懈的努力,眩晕感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显著解决。这也是为何VR技术萌芽于九十年代,却一直未成气候的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 )伦理情感
VR第一视角的体验感让观众感受案发现场,从而建立起更深刻的情感链接和深刻体验。对于一些比较血腥、恐怖的新闻现场,将血淋林的现实做成VR给受众,营造“身临其境”感?用户的情感体验真的愿意买单吗?更有一些本身潜意识存在犯罪欲望的用户,在观看VR新闻里逼真的犯罪场景后,很有可能激发其犯罪冲动。
三、结 语
尽管VR技术是信息3.0时代的高频词,每个行业都争取利用VR技术有所作为,但是经过2016年一年的布局和蓄势,VR行业并没有大家意料中的出现行业高潮和大规模市场化。再到 2017年,其热度已经慢慢褪去,鲜有人再提看好VR发展,多数网络媒体幡然醒悟重新发声VR元年是巨头冲动,概念消费的小高潮,行业离蓬勃发展还有很长的技术道路要走。而对于媒体行业,应立足自身基本要务,让技术服务于新闻,而不能让新闻迎合技术。做VR新闻不是不行,但是要对内容作甄选,比如旅游类、教学类、纪录型新闻,通过VR技术可以让读者有更鲜活的体验感,更便于读者理解,但是像财经类、灾难事故类题材,可能就要斟酌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