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哈尼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
2018-01-24昆明学院音乐学院
■沙 茜(昆明学院音乐学院)
11月30日,4000余桌哈尼宴席绵延绿春县城,将绿春2017年中国·绿春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文化旅游节活动推向高潮。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誉为“世界上最长的宴席”绿春哈尼长街古宴每年11月30日定期举行,期间还相继举行民族歌舞文艺晚会、长街古宴礼俗祭祀活动、民族服饰及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万人乐作舞、民族服饰和土特产品展销、摄影书画展等系列活动。随着绿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绿春当地政府对哈尼文化的重视与不断地挖掘,除了长街古宴大大超越了当年的纪录,更是将哈尼诸多的民族文化融入长街古宴之中,使得长街古宴不仅是一场哈尼文化的盛宴,更是绿春县最为响亮的一张文化名片。至今已具有千余年的历史,承载了哈尼族厚重而古老的民族文化。绿春县为红河州下辖县,原名“六村”,1958年建县时,周恩来依据境内“青山绿水,四季如春”的特点,亲自定名为绿春。这里的景色秀丽,年平均气温16.6℃,干旱季分明,雨热同季,四季如春。属云南省西部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是云南典型的湿热区之一。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是适合人居住的好地方。这里的好山好水孕育了哈尼、彝、瑶、傣、拉祜、汉等民族,少数民族占人口比重的98.7%。其中哈尼人口占总人口的87.4%,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被誉为“哈尼山乡”。
■绿春哈尼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一)“文化绿春、生态绿春”
绿春是哈尼族居住最集中的家园,是中国哈尼与标准语言所在地,是诞生都玛简收神话传说、生长遮天树王的哈尼原始宗教文化圣地,是所有哈尼族同胞的精神家园。绿春哈尼文化丰富多样、原始神秘,至今保持着底蕴丰富的文化品质。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绿春众多哈尼族支系不同的节庆活动、饮食习惯、风俗礼仪和歌舞服饰、口头文学、传说故事、工艺、饮食等,都形成了异彩纷呈、绚丽多彩、独具匠心、风味别致的民族特色文化。走进绿春就走进了民风民俗的摇篮、就走进了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的海洋、就走进了一副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卷。绿春不仅有着底蕴丰厚的哈尼文化,更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气势磅礴的哈尼梯田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一望无际的二甫云海构成了气象万千的人间仙境;面积达97万亩的黄连山形成了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流景;万亩樱花把苍茫群山点缀得绚丽多彩……
(二)“发展绿春”
绿春虽然地处边疆,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绿春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重点扶持县,近年来积极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绿春县正突出构建和谐,加速发展一条主线;深化资源、边境、民族问题的多种认识;继续解放思想,打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实现优势资源转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改革开发;加快哈尼文化生态县的发展步伐。
(三)“弘扬民族文化”
绿春作为世界哈尼族最集中居住的地方,国务院确定的哈尼语标准音所在地,原始宗教阿惈欧滨祭祀点,哈尼族神话《都玛简收》流传地,长街古宴之乡,传统哈尼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那么多的民俗文化,要让世界了解这个古老的民族,唤起国内外各界人士更加关注和重视对哈尼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要传承和保护哈尼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始终倡导民族文化“价值共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始终注重民族文化“价值保存”,坚守哈尼民族文化的根与魂;要始终追求民族文化“价值再生”,致力于民族文化事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同步繁荣、互助发展;进一步以积淀厚重的原始生态民族文化为基础,继续举办传统节庆活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为加快哈尼文化生态县建设步伐,该县将全面实施文化“十个一”工程。如:“一宴”,继续打造“中国·绿春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一舞”,打造绿春民族歌舞品牌,把古朴、雄伟、壮观的原生态民俗舞蹈在全国甚至国际影响;“一歌”,制作一组有特色的哈尼民族民间歌曲;“一报”,把绿春独特的民俗民间文化制作成专版,通过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一碟”,制作一套光碟,宣传绿春的经济社会发展、民俗民间文化和生态自然景观等;“一剧”,把绿色都玛简收的传说制作成一个影视剧,搬上荧幕等。绿春人将不遗余力的有科学、有规划的大力弘扬自己的民族民俗文化,要始终不忘初心,走好当代哈尼族传承和发展哈尼文化的新长征路。
■哈尼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一)通过学校教学目的传承和保护哈尼族传统文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哈尼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哈尼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如:哈尼族传统民居蘑菇房被现代化楼房、别墅取代;哈尼族传统服装日间被汉族流行服装取代;年轻人外出打工,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年轻人不再听唱哈尼史诗、传统民歌;民族语言不再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相继离世等等这些现象的相继出现导致了哈尼文化的日渐萎缩。如果我们不用心来保留其传统文化,那么哈尼文化将会消失。通过学校的教育来保留此文化传统,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走进校园,让学生学习到哈尼族的传统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哈尼族的生活质量普遍不如汉族,在努力缩小差距的过程中,缺乏对本民族理智客观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自己民族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哈尼族传统文化在本民众中渐渐消失。在遗产地学校教育中融入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能让学生学习到本民族的语言了解一些哈尼民族民间音乐,让哈尼族的年轻人能看到国家和政府对自己文化的重视,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自信心。
(二)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是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这3个方面相互融会贯通的。家庭教育能够传递最本真的哈尼族传统文化,它是哈尼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社区教育及地方教育是哈尼族传统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一,但需要依托学校辐射到社区,达到发扬和传承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目的。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来说,学校教育在办学条件、文化资源和空间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学校有能力具备开展民族活动的空间、有丰富的师资、先进的硬件设备等。学校可以建设一些民族文化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开设特色民族项目课,以理论研究、合唱、舞蹈、民族文化展览馆等多样形式使民族元素合理地出现在校园的多个角落,把民族文化搬上舞台,民族文化走上讲台,让学生们在唱歌跳舞中学习民族文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依托此平台把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播出去,可以让世界听到更多的声音,同时也要依托学校电子计算机资源的优势,积极培养孕育电子商务助学创业团队,开展民族文化,打造积极健康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和了解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打造其学习的重要平台,更广泛地弘扬传播哈尼族民间文化。
■结 语
在美丽的绿春这个地方,哈尼文化是其“中国哈尼城”的自信之源。中国哈尼城的建设、哈尼家园的建设,它必将让更多的哈尼人转变发展观念,能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结合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互联网模式,挖掘和开发出更有特色、更具魅力的哈尼风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哈尼文化,让哈尼的优秀文化能够传承下来,也让世界能够了解更多的哈尼族这一美丽民族的文化魅力。